?

老年性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OCT檢查的效果觀察

2018-01-16 12:49何小平
醫藥前沿 2018年5期
關鍵詞:斷層掃描老年性黃斑

何小平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人民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近年來我國白內障患者數量逐漸增多,主要與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群體人口變多有較大的關聯。當前針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主要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且配合人工晶狀體植入,可有效幫助其提高視力,改善視力障礙,提高生活質量[1]。但根據相關研究可知,若患者術前伴隨黃斑區病變,則手術對視力的改善并不理想,因此需重視術前黃斑疾病診斷。傳統采用眼底血管熒光造影可有效判斷,但存在費用貴、操作復雜及藥物過敏風險等,難以推廣。而近年來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在臨床上加強推廣,不僅可呈現高清晰三維圖像,且可發現隱匿性黃斑病變[2]。本次研究對老年性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并選擇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接收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220例作為研究資料,詳細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擇22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資料,均為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且經檢查確定眼底大致正常而表現為黃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其中伴隨糖尿病史患者80例,高度近視患者40例,年齡超過60歲患者190例。22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齡在52歲至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36±3.72)歲。排除既往角膜病、眼底病或葡萄炎患者等,眼底不清晰影響眼底檢查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患者,散瞳眼底鏡檢查患者等。

1.2 治療方法

220例患者均計劃實施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并在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常規檢查包含視力檢查、最佳矯正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及眼底鏡檢查等;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采用Topcon3D OCT-2000儀器進行檢查,設置掃描深度為2mm,分辨率為10μm,利用儀器自帶軟件對受檢患者黃斑區視網膜部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眼底鏡檢查的漏診情況及白內障并發癥黃斑病變的危險因素。

2.結果

2.1 220例患者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結果分析

22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共發現黃斑病變18例,占比8.18%,其中黃斑水腫患者8例,老年性黃斑變性6例,玻璃體黃斑牽拉1例,黃斑區出血1例,黃斑裂孔1例,黃斑萎縮1例;該18例患者均經術前普通眼底鏡檢查而為明確診斷合并黃斑病變,即漏診率為8.18%。

2.2 18例黃斑病變患者危險因素分析

伴隨糖尿病史患者80例中檢查黃斑病變數為11例,占比13.75%;高度近視患者40例中檢查黃斑病變數為5例,占比12.50%;年齡超過60歲患者190例中檢查黃斑病變數為14例,占比7.36%。

3.討論

白內障屬于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老化、遺傳、營養障礙、免疫、代謝異常等引起,主要表現為視力減退、眩光感、視力進行性減退、近視度增加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3]。老年性白內障做作為最常見的白內障類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發病率,一般認為與老年人代謝緩慢發生退行性變有較大的關系,而且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老年性白內障成為全世界致盲和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老年性白內障為雙眼病,但不同眼睛發病存在先后,一般表現為眼前固定不動的黑點,且呈現無痛性視力下降。當前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主要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方式,雖然其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可改善患者視力障礙,但仍然有部分患者會因為黃斑區病變導致術后恢復不佳,因此需要重視術前準確發現黃斑區病變,通過進行預防性治療以保證手術治療效果。傳統采用常規術前眼底鏡檢查方式,但對細微病變檢測率不高,很容易漏診。如本次研究結果中,術前普通眼底鏡檢查漏診率為8.18%,有18例患者漏診,若直接進行手術治療,則可能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術后視力障礙的改善。近年來臨床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應用在黃斑區病變檢測中較為普遍,其作為新型眼科診斷儀器,可有效檢測黃斑疾病,且具有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無創性、穿透性強及可重新操作等優勢,不會對患者造成強烈的不適感,很容易被患者接受,利于提高檢查依從性,而且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還不會受到角膜、晶狀體屈光狀態及屈光間質混濁程度的影響,可高清晰度顯示視網膜組織的顯微形態結構,詳細觀察到輕度視網膜下積液、色素上皮脫離、光感受器細胞內外節磨盤等通過常規檢查難以發現的病變[4]。本次研究對老年性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的效果進行了探討,結果顯示22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共發現黃斑病變18例,占比8.18%,表明經過常規檢查排除后,再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仍可發現較多合并黃斑病變患者,即可以將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作為有效的術前檢查措施。此外伴隨糖尿病史患者80例中檢查黃斑病變數為11例;高度近視患者40例中檢查黃斑病變數為5例;年齡超過60歲患者190例中檢查黃斑病變數為14例,表明糖尿病史、高度近視及年齡偏大等因素均為發生黃斑病變的危險因素,在術前檢查時需要重視對該類患者的盡早排除,尤其將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作為該類患者的常規檢查。

我國近視眼發病率較高,若白內障患者伴隨高度近視,則其合并黃斑裂孔、玻璃體視網膜牽拉、黃斑區出血、視網膜神經上皮撕裂等可能較高,而上述病變又是影響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術后視力的重要因素。高度近視患者會因為自身病理性改變,促使形成形態不規則的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萎縮灶,繼而導致眼底背景色改變,不利于常規眼底檢查發現黃斑區病變和視網膜病變。而且高度近視患者在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后,可能因為超聲能量的損傷導致眼壓不穩定,且可能造成前房涌動,也造成眼壓不穩定,繼而引起超高度近視患者術后黃斑區改變,增加視網膜厚度,甚至引發玻璃體條索對視網膜的牽拉和視網膜劈裂。糖尿病史也屬于常見的發生黃斑病變的危險因素,可能發生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任何階段,表現出黃斑水腫、神經上皮層脫離、色素上皮層脫離、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等。根據相關調查研究可知,糖尿病黃斑病變是導致致盲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若患者早期出現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細小的連續性破壞、視網膜神經上皮脫離等癥狀,則黃斑病變可能出現在視力損傷之前,進一步增加檢查難度,即采用眼底鏡、三面鏡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等檢查方式,無法發現細微的改變。依據臨床類型可以將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兩種,分別為非滲出性和滲出性,而90%患者為非滲出性黃斑病變,且可因性質不同表現出玻璃膜疣、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脈絡膜新生血管等,也是屬于致盲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5]。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是從上世紀90年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光學成像手段,其可以有效測量生物組織的背散射光強度和相位,并可進行顯微結構的層析成像,且其分辨率比傳統超聲成像高,且體積和制造成本比MRI低,因此在臨床使用中得到推廣。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具有對活體組織成像、分辨率微米級、對組織形態直接成像、不要制備樣品和離子輻射等優勢。其采用回波成像方式,即利用近紅外線及光學干涉原理對生物組織成像,即可以清晰顯示神經上皮層內界膜或外界膜,詳細觀察IS/ OS層的局灶性損害,利于疾病的診斷和追蹤。因此目前臨床認為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對眼底病變的診斷水平,特別是利用三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引起眼底病影響技術進入新時代。雖然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其價格相對比較昂貴,難以全面普及,而且混濁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檢查結果,且成像質量依賴醫師操作性較多。

綜上所述,老年性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除術前OCT檢查的效果較好,其可以進一步檢測出常規眼底檢查無法診斷的黃斑病變,為早期治療和術后觀察提供可靠的依據。糖尿病、高度近視等作為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并發黃斑病的危險因素,應重視對其的術前OCT檢查。

[1]陳金龍.眼前節OCT觀察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后早期前房角變化[J].醫學信息,2016,29(34):310-311.

[2]劉健,徐潔慧,樓繼先,等.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糖尿病患者黃斑部視網膜影響的OCT觀察[J].浙江醫學,2017,39(10):801-804.

[3]王肖,周珺,吳曉璇,等.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前后P-VEP與黃斑OCT的變化[J].眼科新進展,2016,36(6):572-575.

[4]李丹,崔巍,馬曉程.高齡白內障患者同軸1.8mm微切口超聲乳化術后黃斑區視網膜厚度的臨床觀察[J].臨床眼科雜志,2016,24(1):303-305.

[5]高松哲,楊新懷,全嬋娟,等.眼前節OCT觀察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后早期前房角變化[J].海南醫學,2016, 27(4):648-649.

猜你喜歡
斷層掃描老年性黃斑
本期英文縮略語名詞解釋
得了老年性骨質疏松怎么辦?
裂孔在黃斑
穴位貼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基于CT斷層掃描的手術入路策略在復雜脛骨Pilon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中的應用
B型超聲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在老年玻璃體后脫離臨床診斷中的價值
動態心電圖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診斷作用
基于加性指標的網絡斷層掃描的研究
從虛從瘀論治老年性便秘
TA與Bevacizumab玻璃體腔注射治療BRVO黃斑水腫的對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