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投顧不能占領整個財富管理市場

2018-01-18 08:14芮萌
大眾理財顧問 2018年1期
關鍵詞:財富資產客戶

芮萌

當下,智能投顧僅作為一項資產配置,但隨著其技術的進步及客戶的認可,其服務內涵將會增加。

中國的財富正在急劇增長,每年復合增長率為20%,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是4.8%)。但中國人通常最關心兩件事:子女的教育和理財。從小到大,我們有沒有正兒八經學習過這兩門課?好像沒有。教育子女、管理財富好像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在未來的10年,我們要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閉著眼睛投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財富管理的標準一定是專業的,一定是標準的,而且需要復合型的人才。

今天我想聊一聊智能投顧。8年前,UBS交易大廳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今天,這樣的場景不再重現,人都被機器取代了。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1)荷蘭ING銀行,宣布一個可以讓他們在未來省下近9億歐元的“數碼轉換”計劃:先砍掉5800名員工,占員工總數13%;未來再視情況讓另外1200名員工轉職或是裁掉。

(2)德國商業銀行,到 2020年他們會將銀行中 80%的工作都數碼化、自動化,最終將會裁掉9600名員工。

(3)美銀,計劃在消費者銀行分部減少8000多個工作崗位。

(4)花旗銀行,2015—2025這10年間歐美銀行將裁員30%,數量最多達到170萬人。

以上數字都是非常驚人的。

那么到底機器能不能取代人?智能投顧是利用新的技術,包括云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將現代資產組合的理論應用到模型當中,結合個人投資財務狀況、風險偏好和收益目標為投資者提供最佳的投資組合。

財富管理一般會經歷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賣產品,今天的中國就處在一個賣產品的階段,不管是理財師也好,財富的擁有者也好,到了一個機構首先問你有什么好的產品?而且這個產品是非常單一的,是固收類的產品,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風險一定會上升,所以我們需要資產組合,而不是賣產品;第二個階段賣咨詢;最后是賣一站式解決的服務。今天我們講到的智能投顧,可能會做一些取代人的工作,但它只是一個初級的取代。

智能投顧的發展背景

智能投顧在過去兩年為什么能在全世界得到井噴式的發展?背后有它的一些邏輯。

第一,資產波動加大。經濟下行,各類資產劇烈震蕩,個人投資者的焦慮難抑。而多元資產配置可以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減少組合收益率的波動,幫助投資者實現穩健收益。

第二,資產配置對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目標和風險偏好選擇投資產品?配置哪些產品?配置多少?何時買入?何時賣出?對普通個人投資者而言,這些問題實踐起來非常困難,對專業知識、經驗及條件的要求很高。

在資管這個行業,最牛的人通常是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但過去20年來,對沖基金的回報率在下降。我們跟什么比?跟基準比,基準其實要求不高,就是美國1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再加上5%。比如當前美國1年期的國債收益率只有1%,加上5%,也就是6%。但最近10年,這些對沖基金經理都沒有跑贏(圖1),換句話說,資產越來越波動,越來越需要專業化的服務。

第三,人性的弱點。我們通常講,投資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或者說是貪婪的人性。人在投資過程中很難克服情緒影響、始終保持理性。帶有情緒的投資會引發錯誤的判斷,貪婪和恐懼往往是我們投資失敗最重要的根源。

第四,產品和服務獲取復雜。下圖2是中國的資管行業的產品,分成兩大類,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又可以分成基準利率市場和信用產品,下面有各種各樣的產品。作為專業的理財師,當你向客戶介紹這些產品的時候,有多少對這些產品有了解?一個非標產品的說明書這么厚,你有沒有完全學習過?這只是中國的資管產品,國外產品的更厚,很多陷阱你是不知道的,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專業知識。

第五,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的進步。智能投顧帶來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可以服務尾部的客戶。原來因為成本比較高,只能服務財富最多的20%客戶。但人工智能的優點是邊際成本為零,那些無法服務到的尾部客戶,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來服務他們(圖3)。

未來,財富的擁有者是“90后”“00后”,他們對智能投顧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這為智能投顧的發展提供了客戶基礎(圖4、圖5)。

對沖基金的收益率越來越低,也就是主動式投資的回報在下降,市場變得越來越理性,大家會從主動式投資變成被動式投資,比如ETF產品的出現。下頁圖6是全世界ETF的規模,從2007年到2017年這10年的發展速度是非???。2007年,全世界的ETF在市場上的交易為8070億美元,到2017年4月,已經達到3.8萬億美元,增長速度非???。這為智能投顧提供了工具基礎。

智能投顧在過去幾年之所以得到高速的發展,主要依賴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進步。全球財富管理的服務模式整體上呈現出從線下至線上、資本門檻從高到低、客戶體量從大到小、產品從單一到多元、服務費率逐漸走低、投資方式多樣化等趨勢。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我們運用了一個新的投資顧問的模式就是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的技術基礎

過去一二十年,隨著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從原來的像人一樣看,像人一樣讀,像人一樣聽,到今天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學習,需要一些技術基礎。首先是運算能力,其次需要數據,最后是算法(圖7)。

智能投顧的分類

如果對智能投顧進行分類,可以分成3類:

第一類是資訊提供型,通過智能算法對市場熱點進行抽取,整理出市場持續關注的投資題材或表現優異的板塊推送給客戶。endprint

第二類是咨詢建議型,通過智能算法得出的結果作為給予客戶投資規劃、建議的依據,但并不直接參與客戶的投資活動,如Mint、Learn Vest 等為客戶提供投資規劃,Personal Capital 提供投資建議。

第三類是資產配置型,即接受客戶部分或全權委托投資,以股票、債券、ETF 等為投資標的,代理客戶進行操作,如Betterment、Wealthfront、Future Advisor 等,這一類的投顧公司目前發展最快、受托管理的資產規模最大。

這也是智能投顧發展到如今的3個商業模式,在這3個商業模式當中,發展最快的是最后一個,因為它有盈利模式。所以今天我們所講的智能投顧,通常指的是第3個,資產配置型的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與傳統投顧比較

我們如果做一個對比,智能投顧和今天人對人的、面對面的傳統投資顧問有什么區別?見下表。

首先看服務的流程,智能投顧是用客戶的測評,然后自動化的產生方案,然后客戶調整,方案的確定,最后是投后自動化的管理,這是它服務的流程。從服務的模式來看,智能投顧是互聯網線上的服務,操作的過程相對于傳統的人對人的服務來講比較簡單,而且費率低,另外它還可以提供稅收、盈虧、房貸等增值服務,另外它的策略執行力比較強,因為它是機器,會嚴格按照事先的指令行事,而人會受情緒的影響。還有服務的時間,它可以7×24小時服務。但它也有劣勢,客戶的情緒安撫是沒有辦法做的,畢竟人跟人之間需要交流。

智能投顧的服務流程決定其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約(圖8)。

第一,用戶。智能投顧的獲客成本很高,增加客戶黏性的成本也相應較高。

第二,標的。目前,可采用智能投顧的投資都是被動型的ETF,可供交易標的不足。

第三,數據。智能投顧還缺乏有效數據的沉淀。

第四,監管。目前,基金銷售和投顧牌照分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智能投顧在中國的發展。

智能投顧的未來

如果我們對未來智能投顧發展做一個展望,今天它可能只是作為一個資產配置,隨著其技術的進步,以及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智能投顧的服務內涵會增加,可以從教育儲蓄投資、信貸、理財產品發展到成為管家式個人財富中心,如圖9所示。但這些只是服務長尾客戶,是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服務或者無法服務的人群,真正的私人客戶,他還是會留在傳統金融機構,因為人畢竟需要面對面的、有溫度的交流,這樣才能獲得信任。

其實信任,也是財富管理這個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而不是專業能力。如果你不能獲得客戶的信任,那么他自然不會把錢交給你來管理,你有再多的專業知識都不行。智能投顧只能取代部分的服務,或者服務部分的客戶,而不能占領整個個人財富管理行業。endprint

猜你喜歡
財富資產客戶
好奇心是一生的財富
為什么你總是被客戶拒絕?
如何有效跟進客戶?
如何應對第三輪財富洗牌?
23
把維護作為一種資產
“火紅財富”的擁有人
吃苦也是一種財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