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家道家風為核心的治家思想研究

2018-01-19 16:04黃惠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研究

黃惠娟

【摘 要】家道家風是家庭和家族中重要的部分,是反應一個家族的狀態和內涵的重要標準,家道是根本,家風是氣象。本文介紹了家道家風的含義,分析了家道家風在治家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并列舉了以孝治家、以禮治家、順其自然治家的案例,說明了以家道家風為核心進行治家的作用。

【關鍵詞】家道家風;治家思想;研究

引言:以優秀的家風家道為核心的治家思想從古代就有了雛形,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家族家庭形成了各種明確的或者默認的家風家規,這些對于調節家族矛盾,促進家庭和睦,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有重要作用,雖然各家的家風家道核心不同,但在治家上都有行孝、守法、懂禮、勤儉等思想,對于我國當前的傳統文化繼承和社會精神文化建設有重要價值。

一、家道家風的概念

家道家風不是物質層面的東西,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傳承和發揚。有的家庭通過家訓、家規將家風家道流傳了下來,有的通過家庭、家族的口耳相傳保留了下來,在長時間的積累和變遷中形成了默認的、獨特的習慣,作風。人們在家庭中生活,受到影響會自然而然的接收家風家道的渲染,從而慢慢的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契合家風家道的要求。

二、家風家道治家的作用

優秀的家道家風能夠幫助人們建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對于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處理生活、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有著積極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組成單位,一國千萬家,千萬家成一國。家教,是人們最貼近的課堂,家教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家族的興衰和社會的穩定。樹立良好的家道家風,對培養高尚的品德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忠厚誠信的品格

我國的儒家思想要求人們做到光明磊落、誠信正直、寬以待人,在當前社會誠信也是最被看重的一點,家風家道都很重視誠信原則,原因在于誠信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維持關系共同發展的基本要求,沒有誠信,相關的道德、法律也就無從談起。儒家文化強調和睦、誠信的處事原則,推崇仁愛、恭敬、和諧的思想。古人家風家道中還特意強調交友的慎重,不與有誠信問題的人來往,體現了家風家道對于誠信這一品格的重視。

(二)培養節儉的治家思想

勤儉節約是家風家道中的重要部分,從古時候起人們就把其作為治家的重要思想,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子女勤勞儉樸的美德,形成勤儉樸素的家風,對于提高家庭的和諧,建立文明的社會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培養好學勤勞務實精神

古時候人們認為學而優則仕,因此家風家道對于學習非常的重視,認為人們并不是生來就是圣人,只有不斷的學習、鉆研、完善自我才能有所成就。家風家道不僅只對知識的學習予以重視,同時還更加注重品德的修養。唯有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勝任更高的位置,讀書不是為了炫耀高人一等,而是從中學習做人的哲理以及修身養性。傳統的家風家道將勤學、務實作為求學、為官的重要因素,對于家庭和社會的風貌有重要的影響。

(四)培養修身養性的立身之道

家風家道推崇以仁為本的治家理念,即寬、信、敏、恭、惠等做人的品德,培養人們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教育人們要想要修身,先要修心養性的哲理,這點在許多名人的家訓、家誡中都有提到。

三、家風家道治家的思想實例策略研究

(一)曾國潘家風家道的治家思想

曾國潘作為晚清重臣,可以說是以家風家道為核心治家的典型,其一生寫過1000多封家書,從各方面敘說家事,教育子孫。在家庭關系的處理上堅持事親和行孝,把孝作為家庭關系中的首要,對長輩以孝回報,以使長輩歡心為行孝的準則。對同輩則以德來愛之,認為兄弟關系和睦是家庭興旺的前提,但和睦不是不講原則,違法亂紀,而是互相支持,互相監督,兄弟之間要及時摒棄前嫌,共同建設家族。而在生活方面,曾國潘竭力主張耕作、采摘等活動,認為一旦步入仕途家族中很容易出現驕奢淫逸的情況,而只有堅持作農事、紡織、辛勤勞作,才能確保不會忘掉根本,戒掉窮奢極欲的缺點。在教育方面,曾國潘繼承了傳統家風家道的特點,認為大多數人生來就是差不多的,圣人和愚者都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培養品行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在修身養性方面曾國潘主張堅持良好的生活節奏,不僅僅是通過飲食、作息來調養身體,還要求家人注重心性的培養,戒驕戒躁,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以上種種都隨著其1000多封家書流傳,并成為了獨具特色的家風家道,其核心在于以孝、德、寬來處理家庭關系,以勤儉節約來保證品德的高尚,以規律的作息、生活以及心態來修身養性。

(二)司馬光家風家道的治家思想

司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但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禮學家。其家風家道中無不體現他以禮為先,以禮治家的思想。在治家的過程中,司馬光要求家人做到謹守禮法,在其家范中認為遵守禮法,才能家道正,繼而使社會和國家正。司馬光家風家道中所說的禮指的是傳統的綱常禮教,在生活中對于如何侍奉長輩,如何與兄弟相處,如何教導晚輩甚至如何指揮下人都有具體的規范。司馬光提倡以先賢為榜樣,不斷的向其學習靠攏,在教育上要以德為本,通過各種繁瑣的家規來約束人的各種行為,使其符合禮儀規范,在讀書之前先培養優秀的品德,司馬光還認為早教對于子孫有重要意義,提出“凡子始生,若為之求乳母,必擇良惠婦人稍溫謹者”。在教育的過程中提倡恩威并施,既要對其施加恩愛,感化內心,同時也要適當嚴格,提高子孫的嚴謹性,同時樹立長輩的威望。司馬光還注重過程的深入,針對不同年齡的人要進行不同的教育,從最開始的孝,到后面的常識、禮儀、歷史最后到哲理和詩書。在生活作風上司馬光要求家人“衣取蔽寒,食取果腹”,由于當時的生產能力有限,加上社會上的奢靡風氣,因此司馬光對于勤儉節約的要求非常嚴厲??偟膩碚f,司馬光的家風家道核心在于以禮治家,使家族的人知禮法、守禮數,重視早教,提倡德教,要求生活中以節儉為本,家族中人各司其職,各盡其才,共同維護家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三)范蠡家風家道的治家思想

時間再往前推算到春秋時期,范蠡作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實業家,前半生輔佐勾踐滅吳,后半生棄官從商,激流勇退,成為后人進退自如的典范。范蠡看到自己的計策成功治國,于是將治國的實踐用在了治家上,其家風家道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計然之術”,其核心在于關注民生、發展經濟。范蠡治產積聚、農商立家,在治家過程中始終秉著以農為本的原則,建立自己的富豪之業,多方面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辛勤勞作,積累財富。同時范蠡在生活中尊親和家,沒有傳統的長輩做主的風格,而是發揚民主的作風,這在古代是非常少見的情況,范蠡任人唯賢,做事順其自然,即使積累了巨大財富也不忘告誡親人居安思危,趨利避禍,對于他人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將美德流傳到當時的各國人民耳中??偟膩碚f,范蠡治家如治國,做到艱苦勞作,戒驕戒躁、居安思危、順其自然、擇時而動、發揚民主,體現了他自然、隨和的治家思想。

四、結束語

樹立家道家風,對于人的培養是潤物無聲,是一種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影響人的行為和思想。弘揚優秀的家道家風,可以確立人生目標,豐富精神文化,構建書香門第,涵養貴族精神,促進和諧社會,推動國家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余祖紅.淺談宋代家訓的治家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7):212.

[2]馬方超.曾國藩家風之治家思想研究[J].山東青年,2017,(3):176-177.

[3]言午,雨曉荷.家風家訓[J].晚霞,2014(23): 4-7.

[4]黃德鋒,潘洋.新時期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思考[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6,9(3):95-101.

[5]黃建軍.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J].湖南教育A,2014,(4):50-50.endprint

猜你喜歡
研究
極限的計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與圓相關的兩類直線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