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致課程·快樂德育:三維度構建德育課程

2018-01-19 18:15陳慧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德育課程

陳慧敏

【摘 要】“理想的德育”囿於現實的禁錮與無奈。如何建設有效的載體,讓德育的形式被學生認同并接受,讓德育始于德,終有德?我校構建的快樂課程體系,通過常抓細節訓練來夯實快樂德育,開展各類體驗活動來推進快樂德育,建立“快樂積分”激勵機制來評價快樂德育?!犊鞓返掠芬罁W生的年齡、心理、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從學生主體體驗出發,從“學習、活動、生活”三個維度挖掘行為細節訓練點,讓學生經歷道德認知、細節訓練、實踐體驗三個階段螺旋上升的道德習得過程,達到道德行為的優化,獲得道德規范的養成,享受道德成長的快樂。

【關鍵詞】快樂德育;三維度;德育課程

《快樂德育》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從學生主體體驗出發,從“學習、活動、生活”三個維度挖掘行為細節訓練點,讓學生經歷道德認知、細節訓練、實踐體驗三個階段螺旋上升的道德習得過程,達到道德行為的優化,獲得道德規范的養成,享受道德成長的快樂。

一、串接主題:構建《快樂德育》課程框架

1.著眼于細節處,厘定德育主題

我們努力挖掘學生行為養成過程中的細節訓練點,并從中篩選了16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主題,進行“快樂德育”校本實踐活動叢書的構思。這16個主題中,每個主題都貫穿低、中、高三個學段,形成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細節訓練及道德認知的序列,共48項主題活動。每個活動各落實一個細節,融認知、體驗、實踐、訓練為一體,力求課程設計更合理,真正實現學生道德的發展由細節出發,過程承載,直達快樂。

2.定位于系統性,理順課程序列

“快樂德育”是一種“系統的、有序的、生活的、體驗的”德育模式,力求把課內知行和課外行知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孩子開辟一片實踐的土壤,其核心是道德細節,過程是活動體驗,目標是快樂成長。

(1)內容系列。學校確定每月活動主題,每周細節訓練支點,分年級段列出細節訓練的項目,有計劃、有層次地開展德育校本課程。各年級德育目標達成的不同要求,不同活動方法、不同評價手段,形成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層次要求;既有統一形式,又有層次特點。從而由淺入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的活動規范。每一個主題下均有三個德育活動課,分低中高開展,從而豐富主題內涵。如健康主題下分為《健康你我他》《陽光體育 快樂健身》《告別妒忌》三個活動課,從低段的“每天早晚要刷牙”的日常衛生習慣的養成訓練到中段的陽光運動健身的開展,至高段的“他人進步不眼紅”的心理健康,既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又進行了道德細節的訓練。

(2)過程系列。從活動策劃、宣傳發動、組織實施、檢查評比、總結表彰,各階段既有側重,又相互銜接,形成連續滾動發展,環環遞進的過程系列,促使活動過程扎實到位。

(3)形式系列。校園實踐——主題活動、雛鷹爭章、校園義工、快樂總動員、澤小世博活動、玩轉德育棋譜等;班級實踐——隊活動、班課、晨間談話、細節訓練等;家庭實踐——親子活動、小鬼當家;社會實踐——參觀、訪問、游覽、考察、服務等。

二、引領踐行:創設“三維體驗”德育路徑

1.以“細節型”訓練促習慣養成

教育不是戲劇,少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但從不缺乏值得玩味的細節。而學生的行為習慣正是在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中形成的。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教育中的細節,才能成就良好的習慣。案例1:以下是我校打造文明餐廳時出現的一幕:各班排著兩列整齊的隊伍進入餐廳,有序領取餐盤后來到自己的位子安靜就餐,小桌長時不時輕聲提醒組員吃光盤中食物,保持桌面整潔,有序輕放餐盤,值日老師在其間穿梭巡視。桌長的協調、光盤章的頒發、分貝儀的檢測,讓這里的餐廳變得靜悄悄,用餐中彰顯淑女氣質和紳士風度。

此外,細節訓練力求細致化,層次化,讓每一個訓練點既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又扎實有效。比如排隊訓練——低段要求:兩人對齊不說話;中段要求:前后對齊腳步輕;高段要求:隊伍靜齊行姿美。每一年段都有相應的要求,循序漸進,不斷拔節,歷練一月,不斷鞏固。同時,每月各班會領到一張相關項目的細節訓練跟蹤單,記錄每一周來細節養成的學生名單。學生通過努力讓自己榜上有名,快樂不言而喻。

2.以“主題型”活動促道德內化

主題教育,為學生營造道德體驗場。人類對于事物的認同強度,總是從自身生活向周遭事物呈同心圓式遞減,因此,需從學生自身的生活場景出發,用親身經歷的生活事件來激起道德情感認同。為此,學校立足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其成長規律,設計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快樂體驗中促使道德內化。

“給孩子魚吃,不如給孩子釣竿?!边^完新年,孩子手中都有一筆不小的財富,如何管理這筆資金,“理財快樂行”主題活動應運而生。在孩子呈上來的理財計劃中,有的是把資金全部交給父母,有的拿出一部分買喜歡的玩具(不問價格)。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孩子對錢的認識和合理消費的概念還比較粗淺。理財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而家長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也許最多是說上幾句就了事,更是很少加以引導。后續活動中,通過理財小鏈接,幫助孩子了解世界各國的兒童理材計劃,并推薦孩子閱讀《富孩子》《財富夢想家》等書籍,讓他們學會像富人那人思考,學生通過討論、辨析,重新修改了自己的理材計劃,并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玩具是不是買太多了?文具為什么總是丟三落四?……教師趁勢倡議開展“今日我當家”體驗活動,讓孩子模擬家庭理財,制定一份“家庭開銷計劃”。這樣一來,細節訓練“精打細算會理財”也順利達成,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主題統整”教育活動,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德育,為每個孩子打造至真、至美、至善、至樂的童年,讓他們在體驗性的活動中得到潤澤和幸福?!澳晡兜目鞓敷w驗”讓學生在完成寒假游學圖譜的基礎上,知家風承家訓,做良好家風傳承人;“圖書跳蚤市場”讓學生在裝飾圖書攤點、設計營銷方案、推銷班級圖書等活動中初步感知經營之道,增強小主人翁意識;“奔跑吧,康乃馨”將喜聞樂見的電視綜藝節目搬進校園,讓學生在任務達成中學會感恩母親……誠然,生活是育德的土壤,只要善于培植,寓教于樂,快樂德育并不遙遠。endprint

3.以“實踐型”服務促行為自省

針對獨生子女缺乏服務意識和勞動體驗,我校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對班級內務進行分工和包干。每個責任人手上都會拿到一份“責任清單”,清單上清楚地寫著自己應該行使什么職責,達到什么效果,如果完成得好有什么收獲,完成不好會有何結果等。每天下午15分鐘的勞動時間,學生在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責,通過師生評分,評出每月“小勞?!?。這種責任承包強化了責任意識,增強班級歸屬感,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氛圍。

同時,學校組建“餐廳巡視”、“文明糾查”、“常規競賽”、“ 雛鷹電臺”等七大義工組織,他們以“幫助別人 快樂自己”的情感體驗為重點,自愿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招募義工時,學校根據項目所需仔細篩選,并合理安排義工任務,讓學生在參加“校園義工”活動中享受到快樂。例如餐廳巡視員,按照高低年級搭配,同班協助的原則,我們把餐廳巡視員分成五組,每天一個組長負責匯總,全組人員共同巡視餐廳的各個角落,最大程度減輕學生用餐中沒有老師的管理可能出狀況的可能性。從各班餐廳路隊、打飯、就餐的紀律,再到光盤和倒餐盤情況,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記錄。在此項活動中,“校園義工”通過細致的服務,不但體會到“管理者”的責任,也體會到了為別人服務的快樂。

三、蓄積快樂:潤養“明理知禮”精致少年

1.環境濡染滲透樂

(1)我愛我家——樂境。我們不斷對班級環境進行精心布置和主題化營造。在教室里,黑板右上方張貼著每月訓練細節的“溫馨提示”,如:“上下樓梯,你會靠右走嗎?”、“今天,你說謝謝了嗎?”等等,提醒學生時刻注意雅言雅行;墻報上的“名人名言”、教室門口的班級形象窗,給予學生勵志勤學的正能量?!白尳淌业拿恳粋€角落都長著一雙關注學生點滴的眼睛”, 使之成為學生舒展姿態的“快樂老家”。

(2)雛鷹剪影——樂活。在快樂德育的實踐中,我們設計了一道“最美澤小人”的照片墻。課余,文明禮儀糾察組的義工和值周老師用微鏡頭捕捉學生們的雅言雅行,以照片的形式記錄張貼在展示窗內,每月更換一次,引得學生頻頻駐足。信息臺用慢鏡頭回放,放大美麗行為細節,深深觸動學生的道德琴弦。無須教師的循循善誘、煽情引導,無形中孩子的內心已播種下了“文明”的火種。

(3)陽光驛站——樂心。心靈的和諧就是德,陽光心態決定了能否有快樂的心情。每周三,澤小之聲廣播站開辟了心靈之窗欄目,隊員們通過投稿傾訴成長的煩惱,心理老師悉心疏導;音樂長廊每天12:00準時開放,學生在音樂盛宴中,心情變得舒暢;每天中午,心理老師會定時到心靈交流站為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心理輔導。陽光驛站像巨大的磁場緊緊吸引著每一個學生,碰撞著每一個心靈,引領著每一個行為。

2.多元評價延續樂

(1)樂的充值——點滴的快樂積分。在參與體驗與實踐的同時,學校通過多元評價激勵孩子成長。學校積極探索評價方式的改革,通過構建“點滴積分,快樂消費”的管理模式下的“快樂積分卡”評價機制,激活、撬動孩子們成長的內動力?!翱鞓贩e分卡”旨在變革傳統的德育“等級制”評價模式,突出道德評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體現《快樂德育》課程的開放性和整合性,提升學生的快樂指數,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寬廣的平臺。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學校就實行了“快樂總動員”評價機制,通過積分的獲得和消費,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催發內在的潛力,激勵學生的行為。從一開始的紙質快樂卡到現在的電子積分儲蓄卡,經歷了多次改革和創新,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評價方案和激勵機制?!包c點刷刷積分入卡果果邀你 快樂出發”是我們的快樂口號。一卡在手,隨時存儲。我們把銀行的儲蓄機制帶進校園,學生每獲得一次行為習慣上的進步,一次課堂常規的好表現,一次競賽活動的成績,快樂積分便隨之存儲,不斷累積?!翱鞓房倓訂T”將評價由靜態轉向動態,由甑別轉向鼓勵,點點積分見證著學生的成長。

(2)樂的支付——別樣的兌換方式。有了消費,賺取快樂積分才會有動力。例如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只有憑借一定的積分,才可以獲取參與的機會;迷人的紅領巾書吧貴賓卡是金錢買不到的,只能靠大家手里的積分才能兌換;每學期評選學校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等榮譽的時候,快樂積分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每年六一前夕,學?!岸鄻诽槭袌觥崩飻[滿了文具、圖書、手工藝品,使用快樂積分就可以買到心儀的商品……就這樣,快樂積分成了“快樂德育”的能量源。學生從中明白:用行動增加自己精神財富的人才是真正的理財家。

快樂德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快樂養成,精致發展。在對快樂德育實施的前后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逐漸克服了不良習慣,行為在悄悄發生變化:細節跟蹤單上,被評為優秀的學生的越來越多;在校園義工活動中,學生累并快樂著享受著,快樂積分使學生始終激情飛揚,儲蓄著快樂。細節型的快樂德育在精細雕琢著學生的道德行為,學生在體驗美好的道德情感中,逐漸成長為一個精致少年。

參考文獻:

[1]方展畫.浙江省德育精品工程[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1)

[2]丁安廉等.美麗的德育在課堂:中學階段欣賞型德育教學模式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9)endprint

猜你喜歡
德育課程
中職學校德育課程改革之我見
談中職德育課程實踐內容體系的建構
談中職德育課程實踐內容體系的建構
小學德育新課程教師的角色解讀
簡談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中職學校德育課程教學探討
體驗式學習模式在中職學生德育課程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淺論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信息化教學與中職學校德育課程整合實踐研究
論中職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的有效性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