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2018-01-19 19:35施天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德育工作實效性途徑

施天賜

【摘 要】班級的德育工作直接關系到班級所培養的人才質量,是班級各項工作中的首要工作。作為班級管理者,要明確的是如何順應新課程改革,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為此,我們必須正確分析班級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有效的途徑全方位地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

【關鍵詞】中學;德育工作;方法;途徑;實效性

一、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

班級可利用班主任例會和班級德育經驗交流會等場合,組織學習德育文件、文章,圍繞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交流、討論,統一認識,提高班主任教師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全體班主任、副班主任觀看教育片和報告,學習他人他校的先進經驗,促使班主任講究育人藝術,提高班級管理水平,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拓寬德育教育途徑

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聯系當代中學生的思想現狀、心理特點,班級可長期利用每周星期一國旗下講話的場合,選擇適合的話題,對全班學生進行集中教育。利用晨會或課間操時間,由負責德育的學生干部總結前一周德育工作情況,公布、表揚班內外出現的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問題與整改的方法,促使相關學生及時做好整改工作。每學期至少開展多次集中教育活動,針對各年級級段學生的具體特點,多次開展專題教育講座。

三、長期開展班風建設綜合評比活動

由團支部為龍頭,制定班級班風評比辦法、標準,確定評比項目——升旗儀式隊列、課間操、眼保健操、行為規范、衛生責任區、花草責任區、學生出勤、紀律遵守和不定期抽查。把班級的常規工作進行細化,統一衡量,有效促進班集體"爭優創先"工作的長期開展,使校園環境、教學秩序、校風建設不斷優化。

四、探討課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引導廣大教師、班主任遵循課改的新理念、精神,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摒棄原有“好學生”的觀念,倡導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學會自主學習,學會動手操作,學會做事。積極探索“三好生”、“優秀學生干部”和“先進班集體”評選標準的改革方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五、加強禮儀道德教育

(一)加強禮儀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學生在班級里不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家里不懂得尊敬長輩唯我獨尊:在社會上不懂得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胡言亂語等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在我們農村,近幾年來,教育發展很快,孩子們享受到優質教育已成為現實。但是,由于原來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受習慣勢力的影響,彬彬有禮在農村很少看見。反之,粗野的舉動,庸俗的談吐隨處可見,耳熏目染。學生養成了許多不文明的習慣,這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梢?。深入開展禮儀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班級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禮儀道德教育必須與班級、家庭、社會三方面相結合,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禮儀氛圍

1.禮儀道德教育必須與班級教育相結合

班級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青少年學生養成文明禮貌行為的重要場所,禮儀道德教育又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因此班級中的禮儀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健全的禮儀道德規章制度。為了使禮儀道德教育有法可施,有據可依,必須建立一個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把禮儀道德教育作為辦學特色,先建立制度,通過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陋習,通過收集上來的資料建立一個規章制度,利用班會課、晨會活動逐條演講,使學生句句理解,時時對照,加強訓練。其中訓練必須有規定性和重復性。對學生站、寫、讀姿勢和課堂常規,禮貌用語、學生儀表衣著,按規范要求進行反復訓練。同時建立互相監督、檢查評比制度,做到每兩周一評,期終一總評,使禮儀訓練規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

(2)營造環境,熏陶文明禮儀氛圍。創立一個整潔優美,文明的氛圍,給學生以一種良好的環境,對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我們學校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學生走進校門,第一眼就看見“崇尚文明禮儀道德,學做文明新人”幾個大字。隨處可見從學生當中征集來的文明禮儀警示語,教室、走廊等一些醒目的地方也可看見一些使用禮貌用語的宣傳牌。同時還利用學生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班級的良好精神面貌,從而促進了禮儀規范的養成。營造一個文明禮儀氛圍對禮儀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2.禮儀道德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平時的言談舉止以及對子女的要求等,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直接在孩子身上發生作用。因此家長良好的禮儀形象,家庭的文明禮儀氛圍是十分重要的,理所當然家庭也是禮儀教育的重要培養基地。

3.禮儀道德教育必須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社會是一個大德育環境,青少年學生的模仿力很強,影視、報刊等宣傳媒體和各種公共場所的影響作用不能忽視,我們應該在全社會倡導和營造文明禮儀的氛圍。

(1)培養社會角色。禮儀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合格而文明的素質教育的社會成員,形成社會角色。少年兒童在社會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特定位置,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但是每個人并不只擔任一個角色。一個孩子可能同時擔任子女、學生、觀眾、顧客、乘客等不同角色,而且每一種角色所遵守的規范都是有區別的,所以要進行不同角色的認識及相應的禮儀教育。

(2)深入社會實踐。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其“禮儀”規范就無法發揮,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要教育青少年學生樹立信心,懂得在應用得體的禮儀言行的同時,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去表現這一點。

禮儀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禮儀是現代文明的具體表現,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形式。中國是“禮儀之邦”,注重禮儀是我國人民的優良傳統。一個人文化素質、品德修養的高低,都會表現在他的外在禮儀形象上。對廣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可從小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基礎道德水平,促進良好的校風的形成,從而推動班級精神文明的建設,并影響社會風尚的好轉。也是提高班級德育工作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的有效途徑。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級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只有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講方法,求實效,我們的學生必定能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王正.讓優秀者更優秀,平凡者不平凡——初中班主任工作札記[J].教師,2011年10期

[2]周勇.關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討[J].教書育人,2011年11期

[3]張燕.潤物無聲 用愛心播種希望——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課程(教研).2011年06期

[4]崔華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研究[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7期

[5]劉向陽.嚴師 慈母 摯友——淺談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21期

[6]王春琴.言傳身教 身教為先——試論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S1期

[7]葛文剛.談表揚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學苑教育,2011年17期

[8]楊春花.引領 寬容 發展——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J].教育革新,2008年01期

[9]姚樹華.淺談新課改前提下的初中班主任工作[J].教育革新,2011年04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德育工作實效性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淺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內蒙古從10方面加強德育工作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