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網絡合作教育探索

2018-01-19 19:49張春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微信

張春霞

【摘 要】在傳統家校合作教育的基礎上,建立起以溝通軟件為平臺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以“校園網站”、“微信”、“QQ”溝通平臺,建立起學生、家長、教師三位一體家校教育體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家校網絡合作教育實踐活動,從中發現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家校合作教育不僅能深層次、多方位的實現教育目的,而且提高了學校教學、教育質量。

【關鍵詞】網絡下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校園網站;微信;QQ;直播平臺

一、網絡環境下新型家校合作教育平臺的搭建

“現代教育強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是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既全面且個性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健康成長。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5.27億,在整體網民中占比達83.4%。移動上網日趨常態化。飛速發展的信息與網絡技術為家校網絡合作教育提供了條件。在此基礎上我們結合我校的校園網站,利用家校微信群、QQ群、直播軟件搭建起了一個融信息交流、資源分享、合作教育,協同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網絡環境下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平臺。

二、網絡環境下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活動的設計

傳統的家校(職業學校)合作教育往往因家長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無法參與的制約不能夠深層次全方位的開展,網絡的開放性決定了它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解決了這一世紀難題。為我們職業教育開展深層次、全方位的家校合作教育提供了契機。

根據開展的職業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調查問卷報告數據的分析我們設計了固定的“家長教育”“心理教育”“教育沙龍”“親子游戲”等活動。另外根據不同班級的不同學生的情況各班主任還開設一系列的特色活動。

三、網絡環境下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活動實踐探索

為了促進新型家校合作教育的發展,同時也為了檢驗網絡環境下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活動的設計實際效果,從中總結出可以推廣和復制的網絡+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我校開展了如下網絡+家校合作教育活動:

家長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對象:汽修專業二年級三班家長

活動主題:孩子最喜歡的游戲是……

活動目的:由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入手,引入家長與學生的代溝問題進而引導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能力。

活動平臺:家長事先均觀看自己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然后由班主任進而引導家長展開討論。

活動過程:

家長觀看直播平臺里自己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而猜測游戲里的人物是自己的孩子,并讓家長們展開討論評價。

由班主任由游戲引導到學生與家長的代溝問題,讓家長討論“代溝的產生”、“對同一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與做法,進而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家庭關系緊張”的問題。

由班主任在群里播放專家講解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學習用心理學,換位思考等新的方法教育孩子

活動效果:

首先,家長教育活動通過微信群結合直播平臺等軟件的功能,實現了學生家長全員參與到家長教育活動中來,參與率有了百分百的保證。其次,通過游戲與專家講解這些新穎的活動內容的設計,刺激家長們對于“怎樣的教育是一個富有成效的好教育”進行了思考。家長經過這次活動教育觀念有所轉變,教育能力有所提高,親子關系逐漸和諧起來,從側面助推了家校的合作教育向前發展。

四、反思與展望

至此,我們深刻體會到,網絡下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活動的開展受到家庭教育者、家庭受教育者、學校管理者三方的一致好評,其效果非常的明顯,對新型的網絡下的家校合作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過,也存在問題,如:實踐中我們也感到學校對協同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家校協同活動中,家長、教師參與協同的熱情和程度也有差異。由于網絡下的新型家校合作教育活動成功實踐,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實踐內容與范圍,嘗試從多次成功的活動總結出可以復制推廣的模式。

開展家校合作教育,促進家校形成育合力,形成相互參與、相互合作,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的內容。網絡下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是現代教育發展學生健康成長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楊玉柱,劉孟海.家長教師協會:探索協同教育新機制[J].中小學管理,2008(3).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013-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調查研究報告[DB/OL],2014-8-26.

[3]王清平.共創家校協同教育完善現代學校制度――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于長學副司長專訪[J].中小學德育,2012(5).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6]GHB1503)。endprint

猜你喜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