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價值與生成對策

2018-01-19 19:56王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現實價值語言表達學前教育

王佳

【摘 要】本文立足學前教育現狀,在簡要闡述學前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價值,并重點從三方面入手指出了具體的生成路徑,以期為廣大學前教育者提供有益思考與啟發。

【關鍵詞】學前教育;語言表達;現實價值;生成路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于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闭Z言表達能力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方面,它不僅是衡量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而且是判定幼兒語言能力的核心標準。因此,加強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價值與生成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一、學前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與教學現狀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喜歡表達,無論是獨處時還是與人交流時,他們總是喜歡說個不停,且樂此不疲。也正由于此,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前階段是最好的培養時機,也是其語言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階段。但就現狀來講,當幼兒有著很強的表達欲望但卻不能很好的表達時,大部分幼兒教師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盡管有許多幼兒教師具有這一意識,但很多時候卻不知道該如何實施。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因為幼兒教師沒有樹立明確的幼兒語言教學目標,沒有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形成正確認識,不善于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去激發幼兒表達欲望,尤其是對語言教學需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如何順利達成?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主要有哪些構成要素之類的問題缺乏深入思考。此外,在幼兒語言表達教學結束后,許多教師對教學過程和結果不作及時反思和總結,最終導致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無法得到有效培養和提高,許多圍繞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活動也流于形式。

二、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表達能力的價值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提高,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促進人與人深度交流的先決條件,而且是實現個體自我價值的必備素養。為此,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對促進個體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幼兒心理學觀點來講,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正處于關鍵的形成期,并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發展潛能,也就是說,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養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并集中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可有效增進師生間的多維互動,進而有效提高幼兒學習能力;

其次,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可提高幼兒人際交往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幼兒社會適應能力;

最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可樹立幼兒生活和學習的自信心,強化幼兒積極向上的心理意識,同時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生成對策

針對學前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和教學現狀,幼兒教師需在明確其現實價值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優化,以實現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高效生成,進而促進幼兒語言核心素養的養成與提升。

(一)激發表達動機,創造表達機會

一方面,幼兒教師應充分了解每一個幼兒的性格特征,并結合實際靈活創設一些趣味性、游戲性較強的情境,以充分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例如,幼兒教師可創設玩具數量少于幼兒數量的情境,然后引導那些沒有得到玩具的幼兒利用禮貌用語去和有玩具的幼兒交流,讓他們將玩具分享給自己,這樣就能夠有效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禮貌用語的興趣。

另一方面,幼兒教師要為幼兒創造相互交往和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將感官信息、主觀認知和內心愿望組織成通順的語言,并表達出來,為幼兒想說、愛說創造有利條件。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幼兒語言表達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幼兒口語敘事能力。例如,教師可為幼兒創設可讀性的區域環境,在墻上貼上幼兒感興趣的圖片,然后經常性地引導幼兒就某一話題去展開交流討論,進而拓展幼兒自由表達空間。

(二)優化外部環境,養成良好習慣

首先,幼兒教師要善于創設合適的語言環境??梢哉f,合適的語言環境是引導幼兒進行自主表達的前提,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外在的社會環境,這也就決定了他們必然有許多話題是無法理解和無法發表看法的,所以不管在家庭中還是在幼兒園中,家長和教師都要結合實際為幼兒創設合適的語言環境,以誘發幼兒語言表達的主動性。例如,當家長或教師發現幼兒不開心時,就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說出內心真實想法,然后告訴他們具體的解決辦法,在增進彼此互動中幫助幼兒養成自我表達的良好習慣。

其次,幼兒教師應合理增加幼兒語言交流的內容。語言是在實際運用中得以豐富和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只有在實際運用中才能有效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結合實際,適時合理地豐富幼兒在語言交流時的內容,以進一步激發他們語言表達的欲望,并為其創造更多的表達機會。具體來講,教師應將語言教育滲透于音樂、美術、語文等課程活動中,一方面讓幼兒在各學科學習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讓幼兒在與其他幼兒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語言體系,而這些課程內容的拓展延伸,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路徑。

最后,幼兒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幼兒良好語言習慣。謙遜有禮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也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而這就要求個體不僅要在行為上養成禮貌習慣,而且要在言語上養成禮貌習慣。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思想道德素養培養的關鍵期,教師必須積極優化外部語言環境,向幼兒傳授禮貌用語和禮儀知識,進而有效培養他們良好的語言習慣。例如,在進行丑小鴨童話故事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與丑小鴨相比,讓幼兒充分意識到有父母、長輩、朋友的關心是多么的幸福,然后引出“謝謝你的關心”、“爸爸媽媽辛苦了”等禮貌用語。

(三)注重實踐拓展,促進綜合提升

在學前教育實踐中,幼兒教師應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目標,注重實踐拓展,豐富語言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幼兒在語言運用中進行創造性表達,以促進幼兒語言綜合素養的提升。例如,幼兒教師可結合幼兒年齡特征,靈活組織開展小班念兒歌比賽、中班故事表演賽、大班演講能人爭奪賽等拓展性較強的活動,讓學生逐步養成敢說、愛說的語言習慣。

當幼兒敢說、愛說后,教師可引導幼兒從模仿型表達逐步轉向創造性敘事,真正培養幼兒語言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可將區域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有效結合,通過創設特定環境,組織幼兒圍繞相關話題進行角色扮演,以培養幼兒語言創造思維,提高幼兒口頭敘事和人際交往能力。此外,幼兒教師還可組織幼兒自主搜集整理資料,然后自編自導講述特定內容,如“趣味生活”、“我的快樂周末”等,要求幼兒要聲音洪亮、有理有序,清晰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有效樹立幼兒語言表達的自信心,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幼兒語言表達的創造力,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提高。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師必須提高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視度,并采取情境創設、游戲激發、實踐拓展等有效措施,確保幼兒語言教育的高效生成,進而達到培養幼兒語言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曉麗.如何在學前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思維能力[J].好家長,2017(20):26.

[2]史海蕓.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03):203-204.

[3]朱麗云.論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5(07):74.endprint

猜你喜歡
現實價值語言表達學前教育
數學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研究
編寫劇本臺詞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當代價值
盧卡奇物化理論對中國當代啟示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新媒體在高職生政治價值觀教育中的價值研究
小小主持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