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考古好玩》看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

2018-01-19 00:15李世洪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考古

李世洪

考古人,宛如人類古往今來的發現者,研究者,守護者,傳承者。他們懷著尋回過往的偉大使命,從都市到村野,出繁華如粗樸,將生命的舞臺搭建在一片片青山綠水間。場景的轉換,既平常又不平常,角色的變化既尋常又不尋常,當奔波四方的考古人在嫌隙里安下心來,便也會尋揀那些平常又不平常的考古故事,還有那些搖曳生姿的考古傳奇,串成家珍,系上屋檐,點綴了四季。通過加強對考古學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很多人看來,考古是一項很神圣也很神秘的職業,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考古,不了解考古人,對考古方面的知識也知之甚少。一些對考古感興趣的人面對大量專業程度相當高的書籍,往往會因看不懂而對考古失去興趣。對于一些對考古感興趣但又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來說,用一些通俗性的語句來介紹考古什么,考古具體干什么會較容易讓他們接受。高蒙河的《考古好玩》就是一本這樣類型的書。

《考古好玩》的價值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其一,該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其中不乏幽默的語句,生動風趣,沒有像專業考古書籍那樣艱澀難懂。把專業術語轉化成公眾語言是該書的最大亮點之一。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要把眾多專業術語轉換成通俗易懂的大眾能明白的社會語言,沒兩三把刷子是深入淺出不出來的。書中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作者高蒙河高深的專業功底的語言功底。一些幽默的描述更是讓讀者能夠開懷大笑,不僅增強了該書的趣味性,也擴大了其可讀性。

其二,該書中選擇用來佐證其觀點的例子都是來自考古隊自身的考古實例,大多數是高蒙河自身及周圍的考古經歷。并附有眾多真實的圖片,圖文并茂,形象又生動。體現最透徹的便是在第二章《考古人》,這一章主要講述考古人在考古工地上的衣食住行等,在講述考古隊的衣食住行時,作者便用了大量自身在考古的經歷來說明。對于從事考古事業30多年的高蒙河來說,30多年的考古經歷足夠為自己的觀點提供佐證。作者這種用自己實際經歷來向讀者介紹有關考古的知識的方式,更像是在講故事一樣,再加上幽默語言,把一個個考古故事講述得形象又生動。同時講述了大量考古界大師的有關故事,比如考古界的泰斗人物蘇秉琦、張忠培等人的趣味考古故事。通過一個個短小的考古故事把考古知識傳遞給讀者,讓讀者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收獲考古知識,同時了解考古隊里生活的點滴;除了借助自身考古經歷來闡述觀點外,作者還就當前人們對考古的一些疑問采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向讀者詳細解疑。

再次,該書涉及的內容與時俱進,并且客觀公正。不以為吹噓。即作者在闡釋觀點的時候能夠結合目前的時政。針對目前一切考古界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比如作者能夠結合當代考古本科生的一些現狀提出看法,他在書中這樣寫道,考古界是20年一代人,代代相傳,像紫檀木,像常青藤。但現在不少學考古的本科生不再注重師承了,他們在學四年,甚至說不出本系教過他們的老師的師承,也不太了解他們老師出身的學府。還不知道他們有哪些著論和哪些經典觀點和創建。

其三,在吸引讀者方面,作者可謂是獨具匠心。除了有趣的書名之外,其目錄也是寫的非常不錯。大多數讀者在選書的時候,首先是看的是書名,其次是目錄。作者正是抓住了讀者的這一選書習慣,在該書的目錄上下來功夫。該書目錄簡單明了,趣味性強,能夠吸人眼球。

其四,要說該著作對學術界的主要貢獻,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該著作相比于一些專業性強的著作來說,對學術界的貢獻是相當有限的,但貢獻多少還是有的。在序言中作者便明確說明,該書是由作者的博客中帶有故事性以及評論性的考古隨筆而來。同時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也盡量以初中或高中程度的讀者為寫作對象。在我看來,處于這樣年齡段的人正是培養興趣的時候,而《考古好玩》正是以幽默風趣的手法來撰寫的,所以自然就能吸引讀者,激發其興趣,某種程度上這是在為考古界培養興趣者,培養未來的考古“精英”。我認為這恰好是這本書對學術界最大的貢獻。作者肯定是考慮到會有人因為看了他的《考古好玩》而對考古產生興趣,想要繼續了解考古的相關知識。而這一小節內容恰好給他們提供了方向。在我看來,這正是作者在引導考古興趣者向考古進一步發展方法。這招當真是妙哉!

其五,該著作的適宜讀者群,用作者高蒙河的話來說該書的適宜讀者群便是初中或高中程度的讀者為寫作對象。正因為如此,作者在選題和敘事的時候盡量遵守了以下原則:一是不上傳專業論文;二是少講道理,多講故事,當說書的,不當教書的;三是不羅列新發現的考古發現,多講述考古是怎么發現的一個個幕后故事,輕結果,重過程。身為入門者,這樣的書能讓他們更簡單的了解他們所學的專業。

綜上所述,《考古好玩》是一本適合考古愛好者閱讀的好書,也是一本適合考古入門者了解考古學科的書。通過對其相關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我們的歷史學習興趣。雖有些許瑕疵,但并不影響它的價值所在。任何一本書都有適合它的讀者,《考古好玩》亦如此。endprint

猜你喜歡
考古
失落的金村:一段跨越百年的考古故事
考古“熱起來”,文化“傳下去”
中國考古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UNDER THE SEA
“考古”測一測
在考古工地的現場如何上廁所
周末加油站(Ⅵ)
事實上考古不是挖恐龍
考古學家
公眾考古在田野考古中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