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瞻性護理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8-01-20 19:47
中國醫藥指南 2018年18期
關鍵詞:前瞻性疾病護理

唐 煜

(遼寧省錦州市傳染病院,遼寧 錦州121000)

調查顯示,多數老年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癥、腦血管病變等基礎性疾病,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如果護理不及時或者措施不得當,極易引發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影響療效,甚至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此為了增強臨床治療效果,強化護理工作至關重要,本研究以65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為例,采用對比分析法主要探討前瞻性護理對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樣本選取時間: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樣本對象: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根據隨機序貫法分組(對照組,n=32;觀察組,n=33)。對照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74.2±4.3)歲;疾病類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2例,慢性支氣管炎9例,支氣管哮喘11例。觀察組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齡(74.6±4.5)歲;疾病類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3例,慢性支氣管炎10例,支氣管哮喘10例。上述數據組間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遵照科室護理流程以及病情特點執行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常規宣教、病情觀察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前瞻性護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 病情評估:患者就診時熱情接待,詳細詢問其具體臨床表現、疾病發展程度以及體征等,針對性協助患者完善檢查。然后對患者心理狀態、用藥以及飲食情況進行評估,并針對個體感染發生的具體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為其制定具體干預方案。

1.2.2 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點靈活選擇教育形式,例如呈現文字資料或者視頻資料、 面對面講述、舉辦健康小講堂等,內容包括感染常見誘因、表現類型以及危害性,提高患者對院內感染預防的重視程度。同時在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的基礎上針對性疏導,指導其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例如注意力轉移、放松療法等),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1.2.3 切斷感染源:結合患者的病情需求以及科室實際情況制定隔離相關規定,要求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分泌物以及污染物、治療裝置以及實施氣管切開手術之后要嚴格執行洗手制度;所有護理操作均嚴格執行無菌規定;定時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潔凈;定期清洗消毒床單被單,做到一床一套;嚴格控制家屬以及朋友探視次數以及時間;若患者出現皰疹或者口腔潰瘍可涂抹龍膽紫,若口干則可涂抹液體石蠟,能夠預防霉菌感染等[2]。

1.2.4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據患者藥敏試驗以及細菌培養結果予以其敏感抗生素干預,最大程度縮短患者用藥時間;減少以及避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情況;指導患者掌握有效排痰技巧,針對排痰困難患者采用機械振動排痰儀器輔助,并強化霧化吸入治療。

1.2.5 日常生活方式干預。飲食指導:結合患者飲食喜好進行食物搭配,以富含高蛋白、高膳食食物為主,忌油膩、辛辣以及生冷,注意營養均衡,指導患者戒煙戒酒。運動干預:指導患者遵醫囑加強運動鍛煉,運動方式以散步、健身操等有氧運動為主,強度要循序漸進進行調整,以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3]。

1.3 觀察指標:統計兩組患者感染(體溫>38 ℃超過2 d,伴有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檢測為陽性,白細胞含量上升)發生率;采用3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主要指標包括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情感職能、心理健康,每項指標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根據SSPS19.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到的研究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感染發生情況:觀察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6.1%(2/33),明顯低于對照組28.1%(9/32),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χ2=7.011,P<0.05)。

2.2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對照組生理功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情感職能、心理健康評分分別為(74.2±6.2)分、(70.2±7.3)分、(63.5±8.4)分、(68.9±7.6)分、(80.1±7.5)分、(76.4±8.6)分;觀察組分別為(88.2±6.3)分、(90.1±4.3)分、(80.5±7.4)分、(79.6±8.4)分、(93.1±6.3)分、(87.1±7.2)分。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t值分別為6.635、7.251、6.837、5.987、6.257、6.183;P<0.05)。

3 討 論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數量逐步上升,再加之老年群體自身功能逐步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其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隨之降低,在此情形下極易引發呼吸感染或者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對于患者預后恢復極其不利。

前瞻性護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模式,主要是指在出現護理不良事件之前預見性進行護理問題搜集以及整理,然后科學有效進行風險評估并制定針對性方案進行干預,將其應用于呼吸疾病患者臨床護理工作是院內感染預防的重要舉措[4]。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前瞻性護理,措施制定過程均建立在院內感染危險因素分析以及實踐調查基礎之上,操作中強調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感受以及需求,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措施靈活調整,護理針對性以及有效性強;其中病情評估能夠充分了解患者各方面情況,可為制定科學有效的干預方案提供參考;健康教育則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以及改善患者對護理干預的配合程度;切斷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最大程度規避引發感染的危險因素以及控制耐藥性,降低感染發生概率;日常生活方式干預則可提高患者的身體免疫力,加強對致病菌的防御功能[5-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且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上述護理模式應用優勢明顯,預后理想。

綜上所述,前瞻性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提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前瞻性疾病護理
進擊的疾病
尿碘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
易與豬大腸桿菌病混淆的腹瀉類疾病鑒別診斷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形式正義的前瞻性要求:麥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3D-ASL在TIA預后的前瞻性評價中的價值研究
夏季養生之疾病篇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