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奪天工

2018-01-22 19:03張明
民間文學 2017年12期
關鍵詞:曹丕

張明

“巧奪天工”是我們經常聽到、用到的一個成語,形容人的技藝十分高超,比天然生成的還要好。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夸贊一個人的,是誰呢?這還要從三國時說起。

三國時期不僅英雄輩出,也是美女如云,留下了許多亂世佳人的故事和傳說。在眾多的美女當中有一位女子,姓甄,人們稱她“甄妃”,史稱魏文昭甄皇后。在民間,一直流傳“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一語,甄宓指的就是“甄妃”,甄妃與大、小喬在當時被列為傾城美女。當年的甄妃比小喬還小六七歲,這樣一個秋水為神、暖玉為骨、面若桃花、德才兼備的女子,想必是風姿綽約、風華絕代的。

說到甄宓,不得不說洛神的故事。多少年來,在洛河兩岸,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傳說中,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于是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黃初三年,曹植入朝京師洛陽,朝拜了哥哥魏文帝曹丕之后,在返回封地鄄城中途經洛河。這時日已西下,人困馬乏,于是就在岸邊卸了車,漫步于洛河之濱的樹林中,極目遠眺水光瀲滟的洛水,不覺心神恍惚,思緒飄散,只見一個絕妙佳人,立于山巖之旁。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她的體態搖曳飄忽,像驚飛的大雁,婉曲輕柔像水中的游龍。她身披明麗的羅衣,頭戴金銀翡翠首飾,周身綴以閃亮的明珠,姿態優雅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情態柔美和順,隱隱散發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徜徉。忽然,她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左面倚著彩旄,右面桂旗庇蔭,在河灘上伸出素手,采擷水流邊的芝草。曹植驚愕萬分,不禁拉住身邊的車夫說:“你看見那個人了嗎?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艷麗!”車夫回答說:“臣聽說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君王所見的這個人,莫非就是她!”這時風停了,洛水止住了波濤,洛神忽然不知了去處。

愛情之真摯、純潔,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以致離別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斷。宓妃的倩影和相遇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浪漫而苦澀,心神為之不寧,徘徊于洛水之間,令人不忍離去。這一幕使曹植文思泉涌,揮筆寫下了名傳千古、膾炙人口、情真意切、讓人遐想無限而又凄美的《遇甄賦》,也就是后來的《洛神賦》。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據此創作了《洛神賦圖》,畫中的洛神霧鬟云鬢,衣帶飄飄,向云端而去,但她欲去還留,顧盼多情;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望著遠方水波之上的仙子,癡情向往。傳說《洛神賦》就是以甄妃為原型創作的,并引起了歷代文人的種種猜測,但洛水女神到底是誰,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人們把甄妃與洛神相提并論,遐想之余更多是對甄妃的懷念和寄托。那么,這位甄妃又是怎樣的人物呢?

甄妃,字嫦娥,別稱甄姬,中山毋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生于漢靈帝光和五年十二月。她是東漢太保甄邯的后裔,家世顯赫,她的父親甄逸曾任上蔡(今河南上蔡縣)縣令。甄妃三歲時,父親去世。據說,甄妃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每次入睡之時,家人都能看見半空中有人將玉衣蓋在她的身上,舉家為此驚奇不已。當地有一著名的算命先生叫劉良,他為甄家子女看相,他看了其他的人,都不開口,當看到甄妃的時候,不禁大驚失色,連忙脫帽指著尚是幼兒的甄妃道:“這個小姑娘日后定是貴不可言?!?/p>

《三國志》里記載了甄妃的幾件小事。甄妃天資聰明,過目不忘,且自幼好學,飽讀詩書。從小到大她從來不喜歡湊熱鬧。有一天,門外鑼鼓喧天,有騎馬游戲的從家門口路過,家里的姐姐們都興高采烈地跑到閣樓上觀看,只有甄妃不跟著去。姐姐們很驚奇,問她為啥不去看,她說:“這種拋頭露面的事,豈是我們好人家女兒做的嗎?古書上說,賢德的女人都要學習前代的經驗和教訓,用來警誡自己。連書上的東西都不懂,看這些又有什么用呢?”姐姐們聽了都目瞪口呆。九歲時,甄妃就喜歡讀書,不時到書房外偷聽哥哥們讀書,常向他們要筆墨紙硯寫字。哥哥們都很吃驚,說你這個娃,應該學針線才對,怎么喜好讀書寫字啊。在甄家執教的先生為甄妃的好學所打動,就破例收下了這個女學生。長大后,甄妃才學見識名冠當時,尤以詩文見長。甄妃自小就有超越長者的見解,東漢末年天下兵亂,百姓流離失所,衣食不繼,皆變賣金銀珠寶換取食物。甄家是富戶,就借機用家里的糧食低價換來很多珠寶。當時甄妃只有十幾歲,她對家里的做法非常擔憂,認為在此亂世之際聚斂財富,不但容易引來亂兵盜匪的垂涎,更容易引起民憤,危及家人的安危,于是就對母親說:“現在兵荒馬亂,饑民越來越多,我們卻大量買入稀世寶物。古人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錢財多了勢必會惹火燒身,況且人人貧寒饑乏,依女兒之見,不如以糧谷救濟鄰里,廣結善緣,一旦有變,可以避免災難?!奔胰寺犃苏珏脑?,都覺著她的話有道理,立即照著她說的辦了。甄妃天性慈孝,姑嫂間感情很好。十四歲時,二哥甄儼過世了,她就日夜操勞,無微不至地幫助嫂子照顧侄兒們。甄妃的母親生性嚴苛,她總是要母親對嫂嫂好一點,勸母親要善待嫂子,要待嫂子像女兒一樣。母親聽了很感動,就讓她和嫂子一起生活,一家人十分和睦。

甄妃對長輩家人極重孝悌友愛之情,這些事很快就在鄉里傳揚開了。不久,就傳到了冀州牧袁紹的耳中。袁紹出身于四世三公,在當時管轄黃河以北所有的州,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世人都認為他可以唾手而得天下,可謂富矣貴矣。袁紹有三個兒子,他聽說甄妃才學出眾,貌若天仙,而且是官宦人家出身,門當戶對,于是便派人前來為次子袁熙向甄家提親,這樣,甄妃就成了袁家的兒媳婦?;楹蟛痪?,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妃留在冀州侍奉婆婆劉夫人。

可惜好景不長,袁紹在與各地方勢力的混戰中輸給了曹操,袁家很快就一敗涂地,到最后袁家的大本營鄴城也被曹操父子占領了。根據《魏略》《魏晉世語》的相關記載,當曹軍攻破鄴城后,早已對甄妃垂慕已久的曹丕迫不及待地闖進了袁府,當他見甄妃“玉肌花貌,有傾城之色”時,一下驚為天人,頓時頭暈目眩,連手中的劍都握不住了。

曹丕是曹操的兒子,在征得父親的同意后,曹丕娶了甄妃。此時甄妃二十二歲,曹丕十八歲?!度龂尽酚涊d,成婚的頭幾年,曹丕與甄妃舉案齊眉,兩人琴瑟和鳴,小日子過得非常不錯。作為正室,甄妃給曹丕生了一子一女,兒子就是后來繼任皇位的魏明帝曹叡。曹操和夫人卞氏,更加喜歡甄妃了。曹丕和甄妃更加恩愛,甄妃全副心思,都花在了丈夫曹丕的身上。endprint

甄妃是個賢淑的女人,從不和曹丕爭執,并對其姬妾也是以禮相待。她勸勉后宮得寵的姬妾努力上進,對失寵的安慰勸導,她勸曹丕不要獨寵自己,對其他妻妾要做到雨露均沾。她還勸曹丕要多納妻妾,好讓曹家枝繁葉茂。曹丕聽了非常高興,覺得她很善解人意。她還非常孝順,把婆婆卞夫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婆婆也經??洫勊w貼賢淑。

曹丕迷戀甄妃的美貌,更愛甄妃的文才,每逢邀請文人墨客飲宴時,都讓甄妃一同飲酒賦詩。在曹府,甄妃口碑非常好。一次,卞夫人隨班師的大軍返回鄴城,甄妃前往迎接。當卞夫人所乘的轎子剛剛出現在遠處,甄妃便已經歡喜得淚流不已了。卞夫人看見兒媳如此孝順,不禁感動得流下眼淚,拉著她的手說:“你怕我上次生病也會像從前那樣反復難愈嗎?唉,我只不過是偶感不適,小病而已,十幾天就好了。你瞧瞧我的氣色,好得很呢?!贝撕蟊宸蛉艘娙司涂洌骸拔夷莻€兒媳婦,可真是孝順的孩子??!”

甄妃居住在鄴城長秋宮,院子里面有個小花園,清水碧波,綠樹百花,如詩如畫。池塘邊小橋流水,景色清幽,十分雅靜,甄妃時常坐在池塘邊散心。池塘里有一條小蛇,光潔的身上布滿了綠色的花紋,嘴里經常含著一顆紅色寶珠。每天早上,當甄妃在窗邊梳妝打扮的時候,那條小蛇就乖巧地游到她面前,在水中嬉游,十分好看。甄妃慢慢發現,這條蛇經常變換造型,盤曲成各種奇巧的形狀,樣子總是不同。甄妃受到啟發,她動了心思,就把自己的發髻照著蛇身的形狀來盤,再配上頭飾,顯得特別好看,好看得超乎人們的想象。曹丕看后,大為贊賞,稱之為“靈蛇髻”。宮里別的女性見了,也都很喜歡,競相模仿甄妃,但不管是誰,都沒有甄妃盤出來的效果好。此事被清代文人張英等輯錄在《淵鑒類語》“蛇”篇中,“后(甄妃)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后來,人們就把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稱作“巧奪天工”,用來比喻技藝高超。自己的發型居然催生了一個成語典故,估計甄妃也沒有想到。

甄妃比曹丕大四歲。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稱帝,當時曹丕已有三十三歲,而甄妃已經三十七歲。曹丕和甄妃共同生活了十多年,文武全才的曹丕雖然當上了皇帝,但在感情上卻一直得不到滿足,他的內心感情十分豐富,十分向往兩情相悅的真摯情感。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在甄妃那里越發感到少了一種溫柔多情的心,因為兩個人有著相同的性格,不愛說話,不茍言笑。曹丕一直悶悶不樂。為了解脫郁悶,他便尋得了姿色秀美并且擅長女紅的郭女王。

郭女王是曹丕的小妾,據說她從小就有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父親贊嘆說“此乃吾女中王也”。意思是說她有“女中王”的氣度,于是就在閨名之外,為她取字為“女王”。

郭女王的少女歲月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在黃巾之亂中,她的父母和兄弟們都不幸離去,她自己由官宦人家淪落為一個婢女,后來因其美貌被主人送給了曹丕。郭女王一生節儉,素有孝行,對待下屬平易近人,常常約束自己家族的人,讓他們不要胡作非為。郭女王比甄妃小一歲,比曹丕大三歲。與甄妃相同的是,在夫妻關系上,也身兼妻子與長姐雙層職分;與甄妃不同的是,甄妃的聰明更多表現在家庭內部方面,而郭女王卻擁有參與政治斗爭的智謀。據《三國志》記載,在曹丕與諸兄弟爭奪魏王世子的過程中,郭女王屢出奇謀,為丈夫出謀劃策,表現得比甄妃更有智慧。曹丕即位為魏王后,常帶著能夠給自己出謀劃策的郭女王出征,郭女王成了曹丕身邊不可或缺的謀略夫人,常伴曹丕左右,屢出奇謀,還和曹丕一起同心協力謀劃漢獻帝禪位的事。

曹丕移情別戀寵愛郭女王,不再寵幸甄妃,甄妃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也每況愈下。不久,他便把甄妃丟在鄴城,帶著郭女王和其他幾位受寵的妃子回了洛陽。

鄴城在洛陽東北三百公里之外,甄妃獨居鄴城,難解心中愁結,于是寫下了《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薄短辽闲小芬猿镣吹墓P調抒發了被棄的哀愁與悲痛,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刻骨的悲傷之情,結尾更是令人肝腸寸斷:“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泵鞔斓澢湓凇墩勊囦洝分懈锌嗽娫疲骸霸娛獠荒苁荑?,工拙之間,相去無幾,頓自絕殊?!睆摹短辽闲小防?,可以讀到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的相思和一往無悔的深情。

然而,讓甄妃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首表達自己內心凄惻哀怨心緒的情詩,不但沒有使曹丕體會到她的心意、顧念多年的夫妻情分,反而適得其反,竟被認為甄妃是在表達對他的不滿,是在指責他是負心漢,進而心生怨恨。曹丕讀到這首詩后非常震怒,于是由洛陽派使者前往甄妃獨居的鄴城舊宮,將甄妃賜死。

使者走后,曹丕請術士周宣解夢,周宣答曰:“天下將有貴族女子冤死?!辈茇勓运朴兴?,猛然間想到賜死甄妃的事,不由后悔起來。他馬上下旨派人去追回使者,但是為時已晚。就這樣,一代美人香消玉殞,年僅四十歲。endprint

猜你喜歡
曹丕
七步成詩
曹丕組織“驢叫葬禮”
曹洪真的吝嗇 ?
曹丕做好本分當皇帝
給曹丕的建議
這場著名的兄弟殘殺是個謠傳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傾情傾度 傾色傾聲——曹丕《燕歌行》解讀
曹丕的擊劍比賽記載
曹睿給曹丕上的一堂親情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