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二啟示四設置”實踐

2018-01-23 08:18趙瑞明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平行線設置教材

趙瑞明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提問方式。數學課創設問題情景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啟發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表達數學語言的機會。數學課堂提問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基本方法。根據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特點,結合本人長期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數學課堂提問的一些基本技能。

(1)數學提問技能的構成要素。提問是一個設凝釋凝交互作用的動態發展過程,而不是簡單的發問操作。一般說來,它包括教師的構思,初始發問,學生共同評核問題的答案,現將這幾個問題作簡單的闡述。①啟示構思。數學提問與其它教學活動一樣,需要精心設計構思。提問的內容,一般來說應圍繞教學的重點,側重于學生的思維障礙之處,應該在鉆研教材,設計教學作安排,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恰當地控制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②啟示發問。發問的方法要靈活多樣,從發問的形式來看,可口頭發問,板書發問,運用媒體發問等。從發問的角度來看,可開門見山地直問,可以在變中求新地問。

(2)提問設置。課堂提問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僅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精彩的教學藝術,設計得好,應用得當,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有積極的作用。

設置一:數學課堂提問必須圍繞本節課教學目標設置問題。如在教學《平行線》時,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三個問題:在創設了“學生在紙上任意畫出兩條直線”的情境以后,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能根據兩條直線的關系把自己畫出來的圖形分類嗎?”稍作停頓,在學生分類之后引出平行線,我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能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在多數學生得出平行線概念之后,我又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線?”課堂教學中由于較好地把握了提問的時機,緊緊圍繞著這三個問題,組織了相應的活動,且保證每個環節的活動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進了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及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設置二:數學課堂提問要抓住本節課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設置問題。首先,要找出教材的關鍵問題,也就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重點處提問,重點就會突破,在教材的難點處提問,難點就會突破。如在教小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概念時,老師可以拿出一個月餅給小麗和小強分著吃,老師把月餅切成大小相等的兩塊,每人分得半塊,就用1/2來表示。

設置三:數學提問要促使知識逐漸由淺入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掌握,總要經歷一個由不懂到懂、由淺到深的認知過程,教師只有在關鍵時刻恰如其分的提問,才能加速深化過程。

設置四:數學課堂提問應該注重聯系生活實際。新課標要求我們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所以要由學生在現實生活這個大課堂中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再去發現或創造出來,因為生活中客觀存在著大量極有價值的數學現象。我們聯系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創造出現實而有效的課堂情景后,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才真正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才會主動地去觀察、試驗、猜測、驗證與推理交流,切實體驗到知識再生的全過程,從而達到創建有效課堂的目的,讓學生不僅學到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還體驗到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的重要價值。當我們打開教材時,大家不難深刻地感受到每一課的內容都演繹著一個生活故事,情景生動具體。因為有了在生活中這些與數學有關的生活知識后,他們對數學就并不是一無所知或感到陌生,看到這樣熟悉的剛發生的情景他們就會馬上急不可待地開始探索研究。

通過“二啟示四設置”實踐數學課堂提問,學生學習興趣變濃了,教學質量大大提高了(本班現有20人學生,其中90分以上的為8人,80分以上的為8人,70分以上的為2人,60分以上的為2人)。

綜上所述,從課堂教學設施的技能來看,提問技能是各項施教技能訓練的良好基礎,現代教學提倡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提問同樣是現代教學活動的基本方式。

猜你喜歡
平行線設置教材
教材精讀
變電站五防系統臨時接地樁的設置
平行線
ControlUWP 讓Windows 10的設置更方便
浮窗手勢讓手機操控更輕松
添加平行線 求角真方便
“平行線及其判定”檢測題
不可思議的平行線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