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小銜接的策略與研究

2018-01-23 08:18謝娟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幼小入學兒童

謝娟

幼兒園大班孩子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能否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幼小銜接則是關鍵所在。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教育的終結階段和小學教育的開始階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探討怎樣使幼兒更好地實現由學前向小學過渡的方法和途徑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小銜接的意義

幼小銜接是整個教育階段中第一個重要的銜接環節,銜接得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幼兒未來的長遠發展,因此這一問題歷來都得到了較大的關注與重視。所謂“幼小銜接”,泛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活動,可視為是為幫助幼兒銜接幼兒園和小學前后學習環境所需付出的準備。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一個系統整體,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連續性要求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相銜接,前者為后者做準備。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一個重要轉折,是兒童主體對變化的外界環境重新適應的時期。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是社會性適應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它是兒童交往、學習、生活的基礎和保證,幼小銜接進行得不順利,孩子身上往往會出現睡眠不足、身體疲勞、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等現象,心理方面也會表現為精神負擔重、情緒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會導致社會性方面的人際交往不良、怕學、厭學,以及學習成績不理想。當今社會中的孩子獨生子女占絕大部分,而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們的寵愛和溺愛,使他們形成了“唯我獨尊”“唯我獨享”和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往往產生“人人為我”的心理要求,這種心理傾向和要求與社會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則形成沖突,長此以往,會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進而或多或少地有著不合群、自私等影響社會過程的表現。

二、當前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1)單向性。不少幼兒園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方面都主動像小學靠攏,而小學與幼兒園的銜接很少,形成銜接工作的單向性。事實證明,雙向準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2)片面性。幼小銜接工作往往出現片面性,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只關注兒童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題,部關心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注兒童的生理健康,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3)表面性。不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背書包上學,活動時間延長,每天布置作業等。而幼兒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三 、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1)做好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日常聯系工作。建立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之間的聯系。幼兒園教師可以參加小學教師的教學活動,參加研究幼小銜接的研討會,與一年級教師之間進行教育教學雙向交流活動,使雙方在交流?;チ私?、互相配合,互相補充。這是搞好幼小銜接的主要前提。

幼兒園教師只有在了解小學一年級教學情況的基礎上,如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課時安排、教學形式、方法以及對學生的要求,才能為完成幼小銜接,幼兒園大班進行必要的安排和適應性訓練。小學教師也應深入研究幼兒教育的特點、具體內容,然后根據一年級授課大綱要求,適當地對新生進行適應性訓練,這樣才能在兒童生理和心理上順利適應幼小之間過渡。

(2)加強幼小教材的連續性,系統性。這是搞好幼小銜接的重要環節,對于培養兒童學習興趣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幼小教育內容重復,會使幼兒對所學內容興趣降低,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馬虎,給教師教學帶來困難;反之,如果幼小教學內容出現明顯脫節,則易造成兒童對所學知識理解上的障礙,同樣也會對所學新知識不感興趣,喪失學習信心,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必須組織幼兒園大班教師與一年級教師對幼小教學內容進行仔細分析比較,認真調查研究,作好幼小教學內容銜接工作。小學也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在幼兒剛讀小學一年級時,應布置一個充滿童趣又能體現小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減少幼兒離開幼兒園的心理反差。同時,學校應盡量給幼兒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如適當調整課堂節奏、課間上廁所的時間較自由、在學習上暫時降低難度等,以減輕新生的壓力,縮短幼兒到小學后焦慮的時間,從而讓他們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和方式。

(3)做好幼兒畢業離園工作。幼兒在幼兒園快樂地度過了自己的幼年,即將進入小學學習,這是幼兒一生中頭一件大事情。幼兒應嚴肅認真地做好幼兒畢業離園工作,使幼兒對老師、幼兒園產生依戀的感情,這是對幼兒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的良好時機。幼兒畢業時,可舉行班或全園慶祝大會,慶祝會上可向幼兒祝賀,對他們提出新要求;小學老師和小學生也可以參加發言,歡迎幼兒到小學去學習;也可以請家長發言。會議結束后,應有文娛節目和拍照留念。整個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使幼兒充滿歡樂和自信,讓他們帶者教師的囑托奔向新的學習生活。幼兒入小學后,幼兒園還應去小學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聽取小學多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意見,總結幼小銜接經驗,使今后的銜接工作做得更好。

(4)指導家長掌握正確的幼小銜接方法,家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兒童從學前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家長起著十分要的作用。家長工作包括端正家長對兒童入學前后要求的認識,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和學校對兒童入學過渡的要求和教育措施,了解子女的全面情況,以及掌握正確的家教方法。許多家長在兒童入學準備的問題上,往往存在各種不正確的認識。比如有的認為入學前就應該讓兒童學會讀和寫,學做數學題;有的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要求過高過急,而不太重視兒童入學前的健康準備和入學后的作息時間;不少的家長對兒童的游戲不理解,持有疑義;更有家長不了解兒童的特點,不善于引導和幫助,打擊或壓制了兒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蓮囊韵聨c入手。

首先,激發幼兒入小學的興趣。為讓孩子愿意上小學,產生做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愿望,家長應注重激發孩子的興趣。如帶孩子去鄰居的小學生家做客,了了解小學的生活,知道哥哥姐姐上小學后學到了許多本領,這些都是幼兒園所學不到的;早上送孩子入園,路上看見小學生背著書包去上學,可以對孩子說:“瞧,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生羨慕之情。作為家長,應用積極的語言來教育幼兒,切不可用恐嚇的語氣說:“你再這樣皮,就讓小學老師來打你,教訓你!”這樣說會造成孩子對小學產生恐懼感,不利于孩子對小學的適應。

其次,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小學的作息時間和幼兒園是完全不同的,家長應從大班下學期開始就有意識地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睡覺、上學的相對穩定的作息制度,讓幼兒有時間概念、生活節奏。

第三,為孩子準備合適的學習用具,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從大班開始,家長應讓孩子單獨睡小房間,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 ,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在家里,家長指導孩子多開展一些相對安靜的活動,如聽故事,看圖書,既培養他的傾聽能力,又可培養他的閱讀能力。并配合教師培養幼兒正確的書寫姿勢,為順利適應小學生活作準備。

作為幼兒園,幫助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知識,提高他們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的認識??赏ㄟ^家訪、召開家長會、開設家長園地、開辦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活動等形式,讓家長學習育兒知識和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促進相互了解,宣傳家教知識,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這些對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做好幼小銜接的適應性入學準備教育工作,都有積極的作用。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小學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需要幼兒園和小學的改革,需要家長熱心支持及其觀念的改變??傊?,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和家長三方共同努力。

猜你喜歡
幼小入學兒童
突破鄉鎮地區幼小銜接的瓶頸
入學通知書
做好幼小銜接,共促幼兒發展
苦惱的“幼小銜接”
五行真經
甜蜜歡顏
入學面試
入學第一天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