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淺見

2018-01-23 08:18顏紹培
當代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建設途徑校園文化中職

顏紹培

【摘 要】 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對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培養高尚道德品質極為重要,能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掌握更多生存與競爭的本領,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校園文化建設不能只注重物質文化建設,要在物質文化建設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義;不能僅僅把校園文化建設當作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手段,而要把校園文化建設放在中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大背景下來建設。

【關鍵詞】 中職;校園文化;建設途徑

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向導,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為終極目標,服務于中職人才培養。一所中職學校,若能把學生的學業技能與校園文化活動妥善結合,便會有力地推動校園內的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的學生,盡管智力愛好性格情趣有異,但共同的文化活動,往往能產生極大的凝聚力與榮譽感,使校園生活和諧輕松、活躍高雅,青春的活力得以高度發揮,個性愛好也得到發展。校園文化活動是自發的也是自覺的,是受社會生活影響也受自我心靈主宰的,是無處不在的也是高雅與庸俗不斷斗爭的,是充滿現代意識的也反映學生復雜心態的,是心靈的自然袒露,受著時代文化潮流影響??梢哉f,校園文化是個染色體,會把人的靈魂染成不同的顏色。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高尚的品質情操,刻不容緩。[2]

一、中職校園文化綜述

中職校園文化是辦好學校重要的精神資源和無形資產。它既包括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諧的人際關系、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的優良傳統,又包括教育設施、學校制度規范及人財物等。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實踐中逐步創造和積淀起來的,體現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文精神,是一種精神財富的傳承。良好的校園文化推動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和形成,激發師生創造力,增強校園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中職校園文化建設現存問題

當前,我國中職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校園文化建設的效果。只有認清存在的問題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1.濃厚的官僚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政治,沒有政治理論的指導,校園文化建設就會偏離正確方向。但是,過分強調政治,將導致校園文化內容的單調、僵化,阻礙校園文化的發展。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養成了唯上唯書,習慣一種格調、一種聲音,形成了官僚文化。十幾年前,學校領導“不象當官的”;而現在是越來越“象當官的”。校園文化本身具有多樣性、自主性的特點,有的學校,不管是什么活動,哪怕簡單的歌詠、書法比賽等,都請領導來宣布“開幕”或作“重要講話”,長此以往,學生成為唯唯諾諾、唯馬首是瞻的人,與中職人才培養目標背道而馳。

2.片面的思想認識

許多學校物質文化建設上舍得花錢,對收效快的項目,普遍重視;但對潛在的精神文化建設積極性不高。校園文化反映學校的精神面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庇械膶W校平時對校園文化建設不聞不問,遇到上級部門檢查便掛標語、拉橫幅應付。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幾次活動就能解決的。有的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來,以為只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事;有的把校園文化建設看作教育活動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校園文化建設附屬于學生管理部門,限制了校園文化作用的發揮。[1]

3.明顯的功利娛樂

校園文化體現一定的娛樂性是必要的。但是,當前中職校園文化普遍地存在著娛樂性內容過多的現象。網絡游戲、逛街、酗酒滋事等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學生崇尚“吃一點、喝一點、玩一點”的生活模式,相信“青春不樂,一生白活;青春不美,老了后悔?!庇械膶W生追求感官享受,上網、聊天、打游戲等,圖一時快樂,有的校園文化活動為了逐利,有意無意中縱容了這種情緒,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

1.尊重學生,落實學生主體性

學生主體性強調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切實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變“我被參與”為“我要參與”,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傳承和創新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真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校園文化環境的受益者。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的主體意識獲得了空前的解放,出現了新的主體性迷失的情形,具體表現在正義感、責任感的淡化,榮辱觀、是非觀的混淆,公德心的缺乏,個人行為失范以及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抬頭。我們要培養學生相對客觀的而非急功近利的態度,對社會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各種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把學生作為社會主體性成員來培養,使學生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擁有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寬松、和諧、融合、親切的校園文化形式,易使學生心理上接受,行動上自覺。校園文化作為校園的主流文化,所肯定的事物被多數學生所追求,所否定的事物被多數學生所鄙棄。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權威意識,樹立服務人類進步、社會發展、學生成長的服務意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行事貴有恒,長久自芬芳。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建設應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的保障體系、評價機制和長效機制。要注重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育人作用,幫助學生把對中國夢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把對中國夢的認識落到具體行動上。倡導和支持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鼓勵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參加勤工助學,支持學生開展科技發明活動,強化創新創業實踐環節,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營造創新創業文化,引導學生走上自我發展之路。抓住重大活動、事件、節慶日等契機和暑假、寒假,,圍繞一個主題、集中一個時段,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努力打造第二課堂育人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覆蓋到整個校園,使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享受校園文化大餐的過程中自覺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加強校風建設,培育良好教風和學風

校風是一個學校各種風氣的總和,在學校辦學過程中長期積淀而成,是學校創品牌、樹形象的重要保證。良好的校風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進力和約束力,促進學生個體成長。

學風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治學態度。學校應堅持幫助學生深刻了解求知對于推動社會進步、完善人生的重要意義;形成自覺學習、不斷創新的人生態度。

師風對于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品德高尚的教師作為校園文化的傳播者,言傳身教,將“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真諦實踐、傳承、教導。優良的學風需要具有學術風骨、品德高尚的大師級人物以其品格、氣質影響學生。 [2]

4.崗位示范,增強服務育人意識

學校內部無論專技崗位、管理崗位,還是工勤崗位,都是服務主體。應著力培養校內部服務主體的“四種精神”:老老實實做人精神,善于運用這種精神影響和熏陶學生嚴以修身,真誠做人、高尚做人;踏踏實實干事精神,善于運用這種精神影響和引導學生嚴以律己,不事張揚、謀事要實;默默無聞奉獻精神,善于運用這種精神影響和鼓勵學生嚴以養性,樂善好施、淡泊名利;任勞任怨勤勉精神,善于運用這種精神影響和勉勵學生嚴以凈心,擺正心態、放平心緒。在服務學生成長中實現自身進步。

5.重視物質文化建設,打造育人環境

中職學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依托校園自然條件和物質基礎設施,形成綜合教育文化氛圍,體現和折射校園文化底蘊,以優美的校園環境實現熏陶、感染和教育作用,從而影響學生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特征,起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挖掘校園網絡教育功能?,F代教育技術快速發展,網絡教育成為當今國際國內教育發展新的生長點,引導著現代教育技術主流發展方向,它在支持有效利用各種資源、強調個別化學習方面顯示出突出的功能。因而高校要盡快實現教學、科研、圖書等資源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實現資源共享,拓展教學空間。對網絡資源的有效運用,可以實現網上選課、專題討論、信息交流等,還可以通過郵件群發等功能節省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營造便捷、和諧的信息通路。

(2)景觀建設不容忽視。景觀建設形成學校的外在形象,凈化師生心靈,陶冶師生情操。目前,中職校園文化景觀建設突出的問題是個性化缺失,規劃設計模式趨同,缺乏傳統校園的獨特魅力,新建校園尤為明顯。學校環境區別于風景名勝,規劃建設上應有自身特點。建設要切合教書育人主題,體現教育的意義和功能,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實現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營造高尚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3]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文化在學校的體現和延伸。校園文化是一道永恒的風景,它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靠師生長期共同努力來構建和形成。同時,校園文化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只有逐步改善和維護,才能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獨特文化,這樣的文化如“涓涓細水,長流不絕”。

參考文獻

[1]王義遒.通識課程與大學文化素質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楊懷中,龔貽洲.象牙塔之謎:校園文化學概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3]李克敏.努力提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水平[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09).

猜你喜歡
建設途徑校園文化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淺談數字檔案資源與檔案信息化建設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設現狀的低碳港口建設途徑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國防動員軟實力建設途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