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云教授運用健脾活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淺析

2018-01-24 06:20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8年16期
關鍵詞:化生萎縮性西醫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難治病,常伴有癌前病變,甚至發生胃癌,以胃黏膜固有腺體減少,胃黏膜變薄,胃黏膜萎縮,甚至黏膜被肌肉纖維組織或假幽門化生腺體代替導致黏膜肌層變厚病理改變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上皮內瘤變,病勢綿長,難以治愈,該病癌變率較高;西醫以保護胃粘膜、抗HP、增強胃動力、助消化等為主要治療方法,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根治,治療效果不理想[1]。中醫從整體出發,采用辨證論治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特別是陳紹宏教授提出“西學中用、病證結合”的思想,將西醫微觀病理生理和中醫宏觀辨證結合[2],將治療萎縮性胃炎病理改變的特效中藥應用于臨床,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1 中醫學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認識

中醫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于“胃痛”、“痞滿”范疇。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因病機復雜,情志不暢、飲食不調、先天不足、外邪等均可引發。李應存教授認為[3],慢性萎縮性胃炎乃脾胃不和、日久胃絡受損所致,治療應升降相宜、理氣和中、健脾養胃,使用大補脾湯(人參、炙甘草、干姜、白術、麥冬、五味子)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朱方石教授認為[4],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位在胃,與肝脾關系密切,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本虛主要是脾胃虛弱,標實主要是氣滯、痰濕、血瘀。臨床中注重病證結合,根據慢性CAG萎縮-腸上皮化生-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四個階段將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證型主要分為脾胃虛弱證、胃陰不足證、肝胃不和證、氣虛瘀熱證四類。鄭亮教授認為[5]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機分為脾胃氣虛,脾運失司,治當補氣運脾,升清降濁,主要藥物有香附、枳殼、紫蘇梗、黨參、炒白術、茯苓、炙黃芪、當歸、川芎、炮姜、桂枝、雞內金、焦山楂、炒麥芽、法半夏、陳皮、薏苡仁、炙甘草等;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致胃脘痞滿,治療應疏肝解郁,和胃消痞,主要藥物有柴胡、鉤藤、炒白術、茯苓、當歸、川芎、甘草等。呂永慧教授認為[6]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機以脾虛為本,氣滯、濕阻、濕熱為標,以健脾扶正、疏暢氣機、輕清胃熱為治法,主要藥物有黨參、太子參、茯苓、砂仁、藿香、白術、薏苡仁等。邵祖燕教授認為[7]本病病因與飲食不節、體質因素、感受外邪及情志不暢有關,以脾胃虛弱為發病基礎,胃氣郁滯為病機關鍵,胃絡瘀阻為必然結果。治以健脾益氣、調暢氣機,善用五磨飲子調場氣機,藥用木香、沉香、檳榔、枳實、烏藥等。

2 盧云教授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認識

盧云教授發揚“西學中用、病證結合”的思想,把西醫病理學、病理生理學改變作為中醫癥狀,專病專方,采用“取類比象”“推演絡繹”的思維,從而得出新的證候[2];盧云教授認為該病的基本病機為脾胃虛弱、氣虛血瘀。西醫研究慢性胃炎的演變過程:淺表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萎縮性胃炎由淺表胃炎演變而來,其演變過程是由于HP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導致胃黏膜慢性炎癥性改變,炎性細胞密集,浸潤胃黏膜[8],由于胃黏膜長期被炎性細胞浸潤,血液流通不暢,因此胃黏膜不能得到正常供血、供氧,能量供應障礙,致使胃黏膜萎縮。各種原因導致的缺血、缺氧是胃黏膜萎縮的主要原因。

盧云教授認為情志、飲食、勞倦過度等病因導致脾胃虛弱,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胃絡得不到滋養,“陽化氣,陰化形”,胃黏膜長期失去氣血滋養致使胃黏膜萎縮?!端貑枴け哉摗贰熬貌∪肷?,營衛之行澀”,久病致瘀,炎性細胞長期浸潤胃黏膜導致血液不能流通,缺血,缺氧,以中醫“取類比象”“推演絡繹”的思維可視為瘀血?!芭f血不去,則新血斷然不能生,而新血不生,則舊血亦不能自去也”。一方面瘀血阻滯胃絡,氣血不能化生,另一方面脾胃虛弱,氣血亦不能化生,故治療該病應益氣健脾、活血化瘀并重。故該病治療應用健脾、活血之法。

萎縮性胃炎進一步發展,萎縮的腺體逐漸被肌肉纖維組織或被假幽門化生腺體替代,黏膜層增厚、變硬,無法看清血管,出現結節、粗糙、顆粒的性狀,活檢伴有腸化生。西醫描述為:增生、化生、變性。結合中醫“取類比象”“推演絡繹”的思維,盧云教授認為正常組織的異常增生、壞死、變性所形成的物質為瘀血,即該病后期脾虛血瘀之象加重,故治療應加強健脾活血。

3 病案舉例

李某,男,50歲,漢族,公司銷售員工,已婚,2015年10月初診。因“反復胃脘脹滿、疼痛10年余,加重1年”就診?;颊咴V10年前出現腹部脹痛,于院外行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治療后癥狀緩解,但此后腹脹、腹痛反復發作。1年前因胃脘脹痛加重,于四川華西醫院行胃鏡檢查,提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予西藥甲硝唑0.44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 g,每日3次;果膠秘100 mg,每日3次,治療效果不明顯,今于我院就診,胃鏡檢查診為慢性葵縮性胃炎伴腸腺化生(輕度)??淘\:胃內燒痛,食后及夜間為甚,噯氣、納差、大便不成形,日3~4行,小便正常,舌質紫紅少津、脈細澀。中醫診斷為:治宜健脾活血。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合丹參飲加減,具體方藥如下:生曬參30 g,炒白術30 g,炙甘草10 g,茯苓15 g,木香15 g,砂仁15 g,丹參15 g,法半夏10 g,莪術15 g,紅花15 g,川芎15 g。兩日1劑,水煎服,3次/d,150 mL/次,共6劑。

2015年10月22日二診:患者訴3劑后諸癥狀減輕,繼續予此方。此后半月復診一次,均以健脾、活血為治法,10個月后復查胃鏡,腸化生消失,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

按:患者中年男性,長期飲食、生活習慣不規律致使脾胃虛弱,“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脾主運化,脾胃虛弱,水谷不能運化,故食后腹脹。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胃絡得不到滋養,“不榮則痛”,故患者腹痛?!熬貌∪肷?,營衛之行澀”,病程長,久病致瘀,瘀血阻滯胃絡,致使胃絡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胃脘疼痛日益加重。故治以健脾活血法。方中人參致沖和之氣,白術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藏,胃氣既治,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紅花、丹參活血祛瘀,川芎、莪術行氣止痛、破血祛瘀,全方使瘀血祛、新血生、氣機暢。

4 小結

中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較西醫有其獨特的優勢,盧云教授發揚“病證結合、西學中用”的學術思想,運用“取類比象”“推演絡繹”的思維,把西醫微觀病理生理與中醫宏觀辨證結合,專病專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猜你喜歡
化生萎縮性西醫
補虛解毒化瘀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隨機對照試驗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癥狀、診斷和防治
胃黏膜腸化生的處理
從陰陽氣血化生淺議熟地黃的臨床使用
張竹君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西醫
幽門螺桿菌對腸化生胃黏膜Cdx2和腫瘤壞死因子-α蛋白表達的影響
胃黏膜“腸化生”就意味著胃癌?NO!
清熱解毒止痛散聯合西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的前景
清熱利濕方聯合西醫常規治療痛風性關節炎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