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松皰銹病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01-24 16:03
中國林副特產 2018年5期
關鍵詞:銹菌紅松銹病

曲 楊

(遼寧省生態實驗林場,遼寧 朝陽 122000)

紅松(PinuskoraiensisSieb. et Zucc)在自然界中受到外因條件和有利的環境因子影響,通過其自身內部的矛盾運動作用而生長發育。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受到一些不良環境因子的影響而造成災害,其中以病蟲害最為嚴重。對紅松病蟲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病規律,抓好其病蟲生活史薄弱環節,因地制宜地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消滅,以達到速生豐產的目的。本文通過對遼寧地區范圍內主要侵害紅松的皰銹病作為研究對象,探索解決紅松病害的防治方法,為解決遼寧地區受病害提供合理的防治技術措施。

1 分布與危害

該病主要發生在遼寧省的本溪、撫順、丹東;黑龍江省的牡丹江、帶嶺、伊春;發生于吉林省的敦化、安圖、蛟河、渾江等地,大有擴展蔓延之勢。該病最早發現于1958年遼寧省本溪市草河口試驗林場的人工紅松林。當時僅有零星病株發生,以后逐年增加,至1962年就出現集中成片的病株。該病蔓延迅速,嚴重影響紅松林的正常生長和木材質量。目前該病在黑龍江省的牡丹江、伊春、雞東和遼寧省的本溪、撫順、丹東等地的主要紅松人工林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該病是紅松林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已成當前林業生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病主要危害20年生以下的紅松枝干部,一般10年生左右的紅越小受害越重、新植幼苗得病后常常死亡。幼樹得病后,往往高生長停滯,而枝條生長遲緩,側枝與主干間角度變小,樹冠呈球形或掃帚形。一般連續發病2~3年后枯死。

2 病害癥狀

病害發生在樹干及下部枝條上,受害樹木,發病初期病狀不明顯,隨著病害的發展在病部稍有隆起,呈海綿狀,并產生裂紋,于9月中旬~11月上旬,在病部產生性孢子器,流有蜜涕,內含大量病菌的性孢子,呈淡黃色,干后留有斑痕。翌年4月下旬~6月中旬于病部產生很多杏黃色、后期呈灰白色或白色的泡狀物,為病菌的銹孢子器時期的銹子囊,成熟破裂后散發出黃粉狀的銹孢子,發病部的樹皮呈塊狀開裂,木質部積脂外流,時久變成灰黑色。

3 原菌及共生活史

近些年來,對紅松傷的病原菌鑒定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績。遼寧省本溪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對紅松皰銹病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該所在1974年、1975年連續2年成功地在室內進行人工接種,結果在刺李(燈籠素)(Grossuulartaburejensis)和東北茶藨(Ribesmandschricum)的葉片上均見有病斑,而在刺李的葉背病斑處產生大量夏孢子堆;其對照芍藥(Paeonialactiflora)和山芍藥(Paeoniaobovata)的葉片上均未見有病斑和夏孢子堆。1977年,東北林學院、本溪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先后均用Cronartiumribicola的銹孢子又成功的接種到馬先蒿(Pedicularisresupinata)上。但據調查,本溪草河口紅松林內茶藨分布很少,茶藨葉背未見C.ribicola在自然條件下產生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柱;而在黑龍江省伊春地區的紅松林內采集的茶藨葉背卻有夏孢子堆和冬孢子柱。同時調查,草河口所有發病紅松林分均有很多馬先蒿分布,幾乎所有的馬先蒿都具有夏孢子堆和冬孢子柱。紅松皰銹病銹孢子的形態經電鏡掃描觀察,銹孢子表面具有和瘤光滑區,瘤有5~7道凹陷輪紋,頂部隆伏不平,為方柱狀形,幾次接種后發病的病原菌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鑒定,以及人工接種試驗的結果,紅松皰銹病的病原菌初步擬定為,隸屬擔子菌綱、銹菌目、層生銹菌科、柱銹菌屬、松茶柱銹菌集合種(Cronartiumribicola),其中包括:松茶藨柱銹菌馬先蒿特殊變型(C.ribicolaf.sp.Pedicularis),松茶藨柱銹菌茶藨子特殊變型(C.ribicolaf.sp.Ribes)。我國紅松皰銹病的轉主寄主除上述馬先蒿屬和茶藨屬植物外,是否還有其他寄主植物和特殊變型,以及馬先蒿屬和茶藨屬中不同種之間的感病性均有待深入研究。松茶藨柱銹菌我國曾有記載,在陜西、臺灣、黑龍江、四川等省的多種茶藨植物上發現過。據報導,松茶藨柱銹菌(C.ribicola)只侵害五針松,轉主寄主經人工接種能侵感茶藨屬中3個種(Ribesnudsonianumvar.petolane,R.nigrum,R.faciculatumvar.chinese)和馬先屬中5個種(Pedicularisresupinata,P.resupinatavar.gigantes,P.resupinatavar.tmynosd,P.resupinatavar.oppositifolia,P.resupinatevar.oppositifoliaFormramosa);銹孢子表面有光滑區,瘤為方柱狀形。而松芍藥柱銹菌則侵害二針或三針松,轉主寄主為草本植物的鳳仙花科、芍藥屬、龍膽草屬等植物;銹孢子表面無光滑區,瘤為錐形或鈍錐形。

松茶藨柱銹菌的生活史比較復雜,一般在秋季,由著生于馬先嵩屬和茶屬植物上的冬孢子萌發所形成的擔孢子,侵染紅松的針葉和嫩枝,再擴展到枝干部。通常經1~2年,樹皮的感染部位發生腫脹,稱為癌腫;成熟后,在9月中旬~11月上旬,在癌腫部位形成性孢子器,流出許多橙黃色的蜜涕,內含大量性孢子。翌年春季,在原來性孢子器部位,形成銹孢子器時期的杏黃色眾自色的子囊。錢銹子囊成熟時,囊膜呈不規則破裂后,釋大量遺色粉末狀的銹孢子。銹孢子借風傳侵馬先蒿屬和茶藨屬植物葉片。在葉背形成橙黃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整個夏季連續產生數次。從7月~9月,在病斑上便逐漸發育成棕色的冬孢子堆,直立于葉片背面,形如柱狀物,稱稱為冬孢子柱。冬孢子在原位萌發分生為四個擔孢子,然后由擔孢子再次侵染紅松,從而完成整個病害侵染生活史循環。

4 防治方法

4.1 如果及時對紅松林進行疏伐和透光伐,割除雜草和灌木,使林內通風透光,調節林內溫度,促進林木生長健壯,破壞病原菌發生的適宜條件,則可減輕發病率。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方造林。對該病應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凡疫區的苗木、木材,必須經檢疫后外運,以免病源擴大蔓延。

4.2 加強撫育管理,及時伐除無生長前途的重病樹木,立即處理,以杜絕病害的蔓延。

4.3 清除轉主寄主茶藨屬植物,切斷轉主寄生的病菌來源,是預防本病的重要途徑。

4.4 在秋季病株形成性孢子器,流出黃色蜜涕之際,及時涂以含酚油和焦化蠟的藥劑,對翌年春銹孢子器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和殺傷作用。據反映,焦化蠟有藥害,對15年以下幼樹不宜用,對15年生以上紅松幼樹使用較為安全。

猜你喜歡
銹菌紅松銹病
玉米黃銹病現狀和青貯調制措施
小豆Dirigent基因家族鑒定及銹菌侵染對不同成員表達的影響
繞口令
新疆柳樹葉銹病柵銹菌的形態學特征及系統學分析
沒有紅松的紅松林
禾谷銹菌轉主寄主的研究進展
關于紅松育苗造林技術的探討
試論天山東部云杉銹病及防治措施
廣州地區鮮食玉米南方銹病發生及其綜合防治
基于RNA-seq數據的小麥條銹菌SSR標記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