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聲樂課堂教學的成效性

2018-01-24 20:44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藝術家 2018年6期
關鍵詞:母音氣息因材施教

□黃 珣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聲樂課堂教學模式是一門獨特的課堂教學模式,它不同于其他文史類的大班教學模式,它在考慮學生的“共性”的基礎上,更需要著重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在聲樂課教學中,要達到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的目的、就要不斷思考,不斷改進,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性。

聲樂教學的獨特性在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發聲樂器,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聲樂演唱共性的烘托下,每個人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課堂時間短暫但任務重,要對學生起到引領、指明方向的作用,所以能否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直接決定學生的演唱水平。筆者認為,在聲樂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性,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盡快進入狀態

學生的狀態往往不夠穩定,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發聲狀態還處在構建之中,腔體、氣息等都還沒形成肌肉記憶力。更重要的是,一些學生比較慢熱,原因可能是性格內向,又抑或是害羞、放不開,所以在上課時表現得身體僵硬、緊張,這就需要教師主動幫助學生盡快地積極起來,可以采用一些方式,比如:發聲前先活動身體,歌唱時,除了控制氣息的橫膈肌、腰腹肌肉等外,還有其他器官,如手臂、肩膀等,都要呈放松的狀態,合理地活動一下,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又放松了身體。不僅是學生,老師更要在開始進入課堂時準確快速地進入狀態,迅速轉變到教師的角色中去[1]。

二、發聲練習和歌唱結合起來

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我們通常會先進行發聲訓練,再演唱歌曲。筆者認為,練聲不應只是對學生起到一個簡單的“熱身”“準備”“開嗓”的作用,它應當是演唱歌曲前具有目的性的練習,是要為歌曲服務的,簡單的旋律可以提煉歌曲的技術要點。比如:針對低年級學生,他們首先要能保持打開的狀態,演唱歌曲《故鄉的小路》,該歌曲里面含有大量的“u”母音,幾乎每一句的結束字也都落在“u”母音上,那么教師在本堂課給學生進行發聲訓練時,就應當以“u”母音為主,在“u”母音練習后,在適當增加與其他元音的連接轉換練習。進入歌曲演唱后,學生出現某些唱不好或不好唱的句子,仍然可以用練聲的狀態來帶,教師可引導學生練一句,唱一句。再如,學生演唱趙季平的《幽蘭操》這首歌曲時,它的旋律緩慢,韻味悠長,對氣息的要求較高,教師在練聲環節就可選擇較慢、較長的練聲曲,以達到對學生的氣息的支撐訓練?!队奶m操》的第一句,“蘭之猗猗”的“蘭”,是一個上行四度的旋律跳躍,學生在演唱時容易位置不穩,氣息隨音高一起往上浮,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唱單獨的“a”元音,以上行四度模擬練習,再帶入歌曲里,唱“蘭”字。這樣學生能體會到發聲訓練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逐漸學會穩定狀態,進而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歌唱。在聲樂課堂教學中,練聲與唱歌是不能割裂開來的,它們不是絕對的先后順序,而應當是相互融合的[2]。

三、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一件獨立的樂器,他們的先天嗓音條件和后天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導致基礎不同,甚至于知識構造、思維模式、音樂素養都不盡相同。無論是我國的孔子,還是西方先哲蘇格拉底都曾在論述教育方法上或多或少地提到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一是指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長進行拔高教育,對相對的弱項進行補充教育;二是指在教育中,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教師要充分地了解每個學生,并針對性地進行思考反思,意識到學生的優缺點和可能的發展潛力。在對學生有全面的認識之上,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保證學生在整體向上發展之中,能保留個性的特征。只有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準確分析判斷學生的特點,才能把握學習過程中的方向,知道學生的學習計劃該如何制訂,該如何執行,學生與教師之間才能構筑起互信互助的新關系。

聲樂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師授業解惑,學生吸取養分。但影響課堂教學成效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和教師各有個性,如何將各種各樣的個性完美地和諧統一,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不斷改革與創新,通過吸取優秀經驗、不斷嘗試,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性,提升聲樂教學水平,以求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進步。

猜你喜歡
母音氣息因材施教
將“減負增效”與“因材施教”落到實處
——哈爾濱市蕭紅中學教學與作業改革實踐
自然的氣息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淺談“o”母音在聲樂訓練中的作用
“春的氣息”
聲樂演唱高音機能變形的必要性
春的氣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氣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