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地球在公轉嗎?》教學設計

2018-01-24 17:32陳娜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視差模擬實驗恒星

陳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22-01

本節課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第六課,本課時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是在認知了地球的自轉,以及自轉方向、周期等相關科學知識后進行的,這一課時是四季,極晝極夜現象認識的基礎。

因此,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A、科學概念:1.恒星周年視差證明地球確實圍繞著太陽公轉。其他證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2.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著視覺位置差異。

B、過程與方法:

1.在模擬實驗中,觀察并做出恰當描述。2.結合模擬實驗進行推理。

C、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意識到對科學現象的解釋需要得到證據的支持和從已知出發進行推理。2.認識到科學家在獲得證據的過程中需付出艱辛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3.在活動中學生學會傾聽,樂于交流。4.感受地球之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確定教學重點如下:知道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圍繞太陽轉動,公轉周期為一年。教學難點是認識恒星的周年視差。并以此為證據支持推理證明地球在公轉。

課前要做的教學準備有:地球貼片四個,太陽貼片一個,課件,路樁八個,三球儀。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模擬實驗,交流溝通,課堂小結,課后拓展。

一、導入時,開門見山引入地球公轉的認識。出示童謠,指出這首童謠的上半句,就是指地球的公轉。出示三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學生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

設計意圖:童謠具有童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孩子們感興趣。這一環節的設計會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成為學生有興趣深入學習的動力。

人們是怎樣知道地球在公轉呢?假如地球真是圍繞著太陽公轉(幻燈片出示:地球公轉軌道圖,公轉軌道外有兩顆恒星),那么當地球從軌道上的A點運動到B點、C點、D點時,地球上的人觀察天空中遠近不同的1號星和2號星,會看到怎樣的現象?

設計意圖:設計問題開門見山,借助幻燈片很好地展示了模擬實驗的意圖,讓學生一目了然,明白本次探究活動的意義所在。

二、模擬實驗1、學生閱讀活動記錄單,提示:1、地球貼片處的同學進行觀察。2、路樁分別表示恒星左右各四格。3、要背對太陽觀測。因為白天不能觀星,背對太陽時,正是地球的黑夜。4、記錄表登記四個不同點位觀測結果。2、抽生實驗,匯報:觀察;地球公轉到A點時,1號星在2號星( )邊第( )格?公轉到B點時,1號星在2號星( )邊第( )格?公轉到C點時,1號星在2號星( )邊第( )格,公轉到D點時,能觀測到1點星和2號星嗎?3、這個模擬實驗說明了什么?①、1號星相對2號星位置發生了變化,看過去從2號星的左邊跑到了右邊;即1號星相對于2號星在視覺上的存在著位置差異; ②、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要在大約一年的時間里,才能觀測到這些變化。出示幻燈片示意圖。4、總結恒星周年視差,我們把觀察遠近不同的星星時產生的視覺上的相對位置差異叫做——恒星周年視差(幻燈片出示:恒星周年視差)。如果地球沒有公轉,(抽一生在地球貼片A處自轉一周,匯報觀測結果,不能觀測到恒星的周年視差)。因此,觀測到恒星周年視差,就能證明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轉動。所以,恒星周年視差是地球公轉的證據。5、閱讀灰色方框,分享我們的閱讀體會。恒星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第一個成功觀察到恒星周年視差的科學家叫貝塞爾。而發現這一視差太困難了。搞科學研究需要堅持不懈才能發現真理。

設計意圖:本環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學生親歷如何證明恒星周年視差成為地球公轉的證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了解模擬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

三﹑交流認識1、除了觀察恒星周年視差能證明地球在公轉外,天空中的星座也能證明地球在公轉,比如不同夜晚同一時間觀察到的北斗七星的圖片。(幻燈片出示北斗七星四季變化圖)勺柄的方向由東向西轉動,說明了我們地球是沿著自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的。也可以說是逆時針方向。(強調:星座位置變化)2、現在,人們通過太空望遠鏡、人造衛星等能直接看到地球確實繞著太陽公轉。這說明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地球公轉的新的證據。3、隨著航天事業發展,相信我們還會找到更多的證據(舉例說說我國航天事業發展)。

設計意圖:科學絕對不是課堂里的科學,科學總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每一次科學發展的進步都值得我們向學生展示科學的神奇,把握時代的脈胳,這些鮮活的實例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途徑。

四﹑課堂小結1、互動交流,回顧所學。說說我們今天的收獲。2、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地球的美景。

設計意圖:美的教育,是對學生情商的最好培養。音樂配合優美圖片欣賞,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美化的心靈,豐富其精神生活,啟發其自覺性,提高人們對于美的感受、鑒賞能力,

五﹑課后延伸課后,希望大家多閱讀有關宇宙的科普書籍。增長自己的見識。能分享一下你都閱讀過哪些什么科普書籍嗎?

設計意圖:拓展活動使科學課堂立體化,形成課后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

六﹑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地球在公轉嗎?

證據 : 恒星周年視差

星座位置變化

太空望遠鏡等觀測

結論:地球在公轉

周期:一年 方向:逆時針

設計特色:1、把科學課程的目標落實到實處,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用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真正做到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科學認知的獲得是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而獲得的,這是真正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途徑。2、因地制宜選擇活動材料,對原教材實驗進行改進,使之更具有操作性。2、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之直觀形象,并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重視學生的體驗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的信息反饋。4、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使之學習興趣得以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歡
視差模擬實驗恒星
基于自適應窗的立體相機視差圖優化方法研究
(18)刺殺恒星
斷塊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擬實驗
恒星的演化
基于梯度域引導濾波的視差精煉迭代算法
輸氣管道砂沖蝕的模擬實驗
基于分割樹的視差圖修復算法研究
立體視差對瞳孔直徑影響的研究
射孔井水力壓裂模擬實驗相似準則推導
彈道修正模擬實驗裝置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