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合作在幼兒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2018-01-24 00:30劉靜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9期
關鍵詞:家園家庭心理

劉靜

在目前我國的幼兒園課程設置中,心理教育內容及目標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心理教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不同點就在于,它必須融入于廣泛的社會生活大背景中去認識、去探究;既需要幼兒園的內部條件支持,也需要幼兒園之外的條件支持。家園合作在對幼兒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走出家園合作的誤區

誤區之一:家園合作僅僅指家長了解一下幼兒當天在幼兒園的學習、起居及表現,然后督促孩子做一些必做的功課,或對幼兒園說明孩子的“特殊”情況,提請教師注意。

誤區二:家園合作只理解為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而不包括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

幼兒園的教育如果缺乏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是注定要失敗的。家園合作的內容包括:家長必須深刻理解幼兒園的教育方法和目標,保證自身教育與之同步并為幼兒園的教育提供實實在在的合作和支持。社會環境的支持也必將為幼兒園進行心理教育活動提供便利;文明的社會氛圍會激發孩子對美的渴望,整潔的社會場所會使孩子感到舒適愉快并形成愛整潔的習慣。所以“家庭——社會——幼兒園”的三者結合,是幼兒心理教育成功與否的前提。

二、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的正面影響

培養幼兒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個家庭的第一責任,同時也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糾正幼兒其他不良習慣能否成功的標志。不少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都較為遷就,一種是按照孩子的要求組織口味,另一種是完全不考慮幼兒的飲食平衡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愿供食。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適應,進入幼兒園后,這種不適應很快就會表現出來,睡眠習慣亦是如此。一些家長喜歡與孩子同床睡覺,而且常常摟著睡,進入幼兒園后,孩子的“不適應”就變成了對集體生活的本能的逃避。在幼兒的早期交往中,家庭成員是第一群體,這個群體對孩子心理的形成,對其獲得知識發展只能提供了豐富的環境刺激。正是在這種刺激中,孩子的語言和思維也形成了。

于是,家園結合的規則要求家長:

1.正確對待幼兒園時的某些異常表現,不能用“再鬧,就送你上幼兒園”等話嚇唬孩子,以免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恐懼心理;

2.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要求為準則,適當變更家庭原有的某些習慣;

3.如實地向教師反映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不掩飾優點,不隱瞞缺點;

4.跟教師站在同一立場,少計較自己孩子的得失,與教師共同商量提高孩子心理素質的良方。

三、實現家園心理素質教育的同步,是完成家園合作的前提

幼兒的許多不良習慣都是在家庭環境中養成的,并且他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因此不抓住家庭教育這個環節,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心理素質教育就存在危機。另外,對幼兒的教育來說,脫離家庭而由教師獨立來完成是不可能的,必須采取各種形式:

1.建立家園聯系欄。按教育目標,每周向家長宣傳保育、教育的知識及教育學習情況。

2.建立微信群,定期召開家長會及座談會。實時和家長保持線上線下聯系,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經常誠懇地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3.設家長開放日。每月一次請家長觀摩幼兒園教育活動,與幼兒共度節日等,加深家長對幼兒教育的了解及家園之間的情感。

4.家園雙向評估。每學期對幼兒的整體發展,家長要填寫幼兒在家各方面表現的問卷,更準確深入地了解幼兒的表現。

成果表明,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求知欲增強了,好奇好問現象增多了。幼兒通過實驗操作等不斷探索的活動,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學會了觀察、分析、描述、思考,學會了如何推理、判斷、實驗,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并能運用一些方法來解決問題,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與提高。幼兒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以上的這些收獲都是家園合作的產物。

健康的心理教育與良好的品質的形成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家園合作是心理教育之路的重點課題,我們應該呼喚校園、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好的教育氛圍,才能激發孩子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才能促進幼兒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撫河幼兒園)endprint

猜你喜歡
家園家庭心理
心理小測試
夢中家園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溫馨家園
心理小測試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無憂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