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花月夜》課例

2018-01-24 13:46盛朝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張若虛思婦春江花月夜

盛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87-01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如果只是對詩歌字面進行賞析,我覺得過于淺顯,語文課堂不能只浮在表面,更應該挖掘深層次的東西。因此本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一同探究張若虛的《春江花夜月》為何能夠“孤篇壓全唐”。

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已經布置學生找出詩歌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字。是“月”字。由此可見全詩圍繞“月”展開。那張若虛寫的月究竟美在哪里?讓學生自由朗讀之后,找出他覺得寫的最美的句子,加以賞析。

在學生進行自由朗讀并賞析的同時,我走下講臺,看看他們找出并賞析的句子有哪些??梢园l現,賞析景物描寫的同學最快最多??赡苓@也是他們能最先最直觀感受到的。我請學生起來分析。學生講到“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時,只覺得作者寫得很美,但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因此我不斷引導,問他覺得這句里哪個字寫的好?學生:“‘霰字。霰的意思是小水珠、小冰粒,晶瑩剔透的感覺?!蔽以賳柹钊胱穯栕⒁獾健抡栈至藛??在日光的照耀下,花朵的色彩是怎樣的?學生:“鮮艷的、亮麗的?!蹦敲丛鹿庀碌幕质窃鯓拥??“潔白的?!边@時我課件展示了杜牧《泊秦淮》里的“煙籠寒水月籠沙?!痹僮寣W生在用幾個詞概括月光下花林的特色,這時學生就能講出“朦朧”、“夢幻”等詞。

尤其是學生講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時,我又展示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里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讓學生進行對比,問他們覺得那句更好,學生大都認為張若虛的更好,同樣上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但張若虛的明月隨著潮水一同涌出水面,顯得更加壯觀、生動。也因此學生體會到了詩歌前半部分張若虛所呈現的那幅壯麗、空靈的月下之景。

作者向我們展現了明月之美、江流之美,花林之美,各種景物交相輝映?!洞航ㄔ乱埂分啦粌H在于景之奇,又在于情之深。之后我就請賞析詩歌后半段的同學起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喜歡“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講到這兒我就追問學生只是這一對有情人在承受相思之苦嗎?很顯然不是的,這句詩歌運用了互文的手法,應是“誰家何處今夜扁舟子,誰家何處相思明月樓”,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為生計而奔波,離人怨婦,正是社會底層的生活現實,是當時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接著我讓學生賞析“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兩句。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月亮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它想要與思婦作伴,為她排解憂愁。但是這皎潔的月光不但沒有排解思婦的愁緒,反而又為她增添了幾分憂愁。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講到這里我又在課件上展示出李清照的《一剪梅》里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這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思念之情。

離人思鄉、思婦懷人、情愛相思,這是提到月就避免不了的話題。而且愛情和相思,是人類文學永恒的主題,沒有哪一代人能避開。

接下來便進入本節課的難點所在了,同樣是寫月色,同樣是由月引發相思或離愁別緒,為什么只有張若虛的“月”壓倒全唐?請同學們找出本詩與以往所學的寫“月”的詩歌的最大不同之處。很快同學們就能找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幾句。面對一輪孤月,置身于如此清明廣曠的環境之中,自然而然地引發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遐思冥想。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接著我在課件上舉了前人的例子: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曹植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而是思考出了新的高度:“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久長綿延的,因此“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和頓悟。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能看出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這是他與前人一大不同之處。

不僅如此,《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離情別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有機地整合,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贊嘆大自然的壯闊綺麗的景色,謳歌游子思婦之間的純甄的愛情,再加上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和諧而幽美的意境。也因此這首《春江花月夜》終于擺脫了千百年來癡男怨女只會卿卿我我的小家子氣,從而具有了大家風范。體現了它的“格局之大”。同時作者對宇宙的探索、人生的思考,那“哀而不傷”的基調更體現出它的“格調之高”。它在歷代的同類詩中顯得那么超凡脫俗,說它“孤篇壓全唐”,是一點不為過的。

小結之后,我讓學生在古箏曲《春江花夜月》的伴奏下,再次齊聲朗讀,再一同感受作者給我們帶來那種壯麗、凄美、高深的意境。

《春江花夜月》其實不止張若虛一個人寫過,相傳隋煬帝楊廣、唐后主李煜、唐代的張子容都曾寫過以《春江花夜月》為題的詩,于是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課后找出張子容的《春江花夜月》與張若虛的進行對比,看看你覺得哪首寫得好。endprint

猜你喜歡
張若虛思婦春江花月夜
長相思·一重山
《詩經》和《古詩十九首》中的“ 思婦詩”比較研究
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張若虛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從言語層面淺析詩歌鄭愁予《錯誤》的美
春江花月夜
從張若虛到韋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