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之我見

2018-01-24 01:39李長虹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動腦創設意識

李長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186-01

二十一世紀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培養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小學是基礎教育,所以必須廣泛開展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那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本文談談自己在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

一、精心創設輕松愉快的情境,喚起學生創新意識

要把一堂課上得活,那必須調節好每一位學生的情緒,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歡樂愉快的最佳心理狀態,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因為心理學研究曾表明: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情緒高漲的一半,所以必須調節好學生良好的情緒,那么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要注意新課的導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先導.那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導語能緊扣學習的心弦,使學生情緒高漲,進人精神振奮的狀態,從而喚起學生創新意識。

例如:我在“乘法應用題”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的具體做法是:

同學們,動物王國要舉行迎春晚會了,那可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一晚,但參加這次晩會得先通過一個考驗,那就是在 5 秒鐘內回答一道應用題 ?!鳖}目是這樣的(幻燈出示)“兔子媽媽為5個小兔子分蘿卜,每個小兔子都分得6個,一共需要幾個蘿卜?”(條件中的兩個數字由1~9,共9個數字隨時變換),小動物都陸續進了會場,好不容易才輪到了笨笨熊,笨笨熊看了題目,便迅速豎起10個手指頭數了起來,可當笨笨熊剛數完2個兔子共需12個蘿卜時,守門的大象伯伯便說5秒鐘過去了, 可憐的笨笨熊是唯一不能參加晚會的動物。同學們,你們能幫蒂笨笨熊想出算得較快的方法嗎? 學生們使興奮地想了起來,通過這么一段生動形象的小故事,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創設了最佳的教學情境,也喚起了學生創新意識。

二、創設條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新問題、新知識, 激起學生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所以老師必須切實擺正自己的位置,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發現新問題、新知識。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老師需要善于將教科書上的結論轉化為問題,也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問題,就會激勵自己不解努力,把問號改成句號,發現問題,再產生新的問號,這樣的過程.就是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因此,在小學教育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現”

意識,用舊知識去解決新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養成敏捷 、獨特 、靈活、縝密的思維品質和創新精神,這樣通過學生去發現,去理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不僅使學生對課本知識了解得很深刻透徹,而且還挖掘學生的聰明才智, 激活了學生的創新火花。

三、提供機會,讓學生能做到動腦、動手又動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動腦、動手又動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要有效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注意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參加活動,使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掌握方法、促進思維發展。好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利用學生喜歡動腦、動手、動口的心理,賦予枯燥乏味的數學以“生命”,讓妙趣橫生的動感數字進人課堂,以良好的情緒投人到學習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表內除法”的教學中,我是這樣教的,“12÷3=?”在上課前,先讓學生準備好足夠小棒,上課時先讓學生用12根小棒擺一擺,每3根一組,能擺成幾組,學生動手擺完后,很快就明確12÷3=4,這樣不但很快讓學生理解除法意義,更能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思維。再如,在“乘加乘減”的教學中,我先用幻燈出示例題,“4盆桃子,前3盆每盆3個,后盆只有2個”,讓學生邊看圖邊討論該怎樣算?有幾種不同算法?學生都認真討論,不久便紛紛舉手,我在提問中得出以下幾種不同解法:①3 十3十3十2 ;②3 x3十 2 ;③4 X3- 1 ,然后便讓學生動腦想想理由,再動口說說理由。這樣,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說理,不僅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

四、創設開放題的情境,拓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傳統的數學題都是向學生提供理想化、規格化的數學問題,訓練學生從模仿到逐步熟練形成技能,這對學生“雙基”的掌握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因此,數學課堂適當引進開放題。讓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思維,求異思想和創新思維的發現,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夯實基礎。

例如,我在低年級“加、減法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出了這樣的一道題“小明從家到學校距離50米,小軍從家到學校距離45米,從小明家到小軍家有多少米?”此題目的結論不止一個,小學生能解決的有兩種,如果兩人的家在學校同一方向便是50-45=5(米),如果兩人的家在學校的相反方向便是50十45 = 95(米)。適當設計此類結論開放的題目,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分析,探索不同的解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習慣。

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讓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自己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體驗。學生感到困難的問題,不要直接給以答案,要盡可能啟發他們自己來解決,非由老師解答不可的問題,也應該立足于啟發,即以啟發的方式給以解答,要盡可能將一些知識的發生過程詳盡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共同參與這一過程,從中得出結論。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漸進,踏踏實實的訓練,做到全方位平衡發展,數學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探究法、討論法,創設一種自由思考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思維提供漫游的空間,進而產生創造的欲望,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創新能力提高了。endprint

猜你喜歡
動腦創設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肯動腦就會成功
動手動腦多快樂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動腦填數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