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

2018-01-24 10:40王忠祥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高中地理提升教學質量

王忠祥

摘 要:隨著新課改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貫徹, 如何實現高中地理的高質量教學已經成為擺在教育主管部門及教育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難題。本文針對高中地理教學質量進行研究, 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相關教學理論知識,分析了地理教學的現狀, 并針對高中教學的現實狀況提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36-01

地理知識的運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F代教學理念要求摒棄過去“填鴨式教學”,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得到快樂。這就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一方面,要求學生不能對學習有抵觸心理,要融入到教學中,感受地理學習的樂趣; 另一方面,教師不能照本宣科,朗讀教材,而要針對具體教學課程內容設計不同的教案,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創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以往教學活動的聽眾變成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會隨著提高。

一、地理教學現狀

在目前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很少會考慮到培養學生的興趣或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高中地理知識內容繁雜,課堂內容安排相對緊張,因此,教師一般會選擇“不浪費時間”的課堂活動,自己從頭講到尾,而不會照顧到與學生的交流。雖然教學速度提高了,但這樣單向的教學也使師生間的交流減少,教師無法真正了解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所傳授的知識。實際教學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即使能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但是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是不高的,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由于這種不合理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課后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消化課堂所講授的大量內容。課后由于缺少正確的指導,學生對重難點的認識程度不夠,容易出現錯誤,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會比較被動,難以完全吸收學到的知識。

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對策

高中地理課程要想實現有效率的課堂教學,就必須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研究學情, 利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為實現以上目的教師就做好指導工作, 認真備課, 抓住課堂教學環境,合理和創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 早日實現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大幅提高。

1、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夯實有效課堂的基礎工程

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 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影響因素, 除了教師因素和學生自身的因素之外, 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所處的學習環境就成為了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和實際學情的變化, 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 學生們學習意識也不斷提升,渴望民主、開放與和諧的課堂, 如果教師還是以往那樣專制, 學生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的學習效率會大大降低。在教學一線的地理教師一定要重視尊重學生, 實現相互交流, 多采取一些親近學生們的教學模式, 如情境創設式及分組討論式等, 努力構建平等融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實現“教”與“學”的完美整合,促進教學效率的大幅提高。

2、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 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模式死板枯燥,不能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需采用先進的教學觀念和多種教學模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 教學的效果。板圖教學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并且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地理老師對地理知識進行繪圖教學,不僅能將地理 知識生動形象化,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多媒體教學也是課堂效果比較好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可以將知識更加 系統化和全面化,提高課堂的效率,但要注意不能過多的依賴多媒體 進行教學。 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注意結合學生的思維習慣,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3、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的形象和直觀生動以及感染力極強,可以加強學生對地理的感知能力而達 到培養學生的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 這也是可讓課堂教學優化以及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最后, 利用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感情而鼓勵學生去對地理進行詳細調查和研究來激 發學生對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 而對家鄉地理的調查和研究,又能夠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對自己家鄉變化和發展的認知, 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學生加強對地理的知識和地理現象的理解與記憶。

4、分清主次,開展直觀教學

有效的地理教學不是教師在規定的時間里面講授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和掌握了多少知識。為此, 教學的重點是學生的 “ 學 ” , 而不是教師的 “ 教 ”。要想實現優質有效教學, 就要考慮學情, 分清主次, 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直觀教學法對于初學者來說, 十分有效, 并且簡單易行。 教學過程形象生動有趣, 而 且教學內容深刻, 易于理解, 也可以強化記憶。

5、針對學習內容,注重課堂拓展

若想實現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學,不僅要掌握課堂和教材中的知識, 還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進行適當地拓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重視教學拓展,盡量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相關 知識點時,盡量聯系現實生活中熱議的問題,向學生傳達地理小竅門,并搜集學生們較為感興趣的問題,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講解地球的圈層結構這節內容時,一方面內容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另一方面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較 少,且相關概念模糊。此時,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一份調查問卷,通過學生的實地調查,有助于所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結合,便于有效性學習。

有效教學并無定法, 貴在得法。 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 高中地理教學一定要依據學情的變化和教材的內容, 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 實現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 洋 石萬鳳.基于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應用分析. [J]中國校外教育 2014.12

[2] 張 立.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 長春 : 東北師范大學, 2 0 12 .

[3] 張伶俊 . 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J]基礎教育 2014.3

[4] 李 航.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J]科技視界

[5] 黃云鳳.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J]教育科學 2013.9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中地理提升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