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修與音樂

2018-01-25 06:43袁逸桐
北方音樂 2018年18期
關鍵詞:醉翁學琴歐陽修

袁逸桐

(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先后歷任知制浩、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歲,謚文忠。

二、歐陽修論音樂的特性

歐陽修的一篇《書梅圣俞稿后》,歐陽修在收到了梅堯臣的詩稿之后回復梅堯的書信。在這篇文章中,歐陽修詳細道明了音樂詩歌的特性。

(一)“凡樂,達天地之和”

在文章的開始,歐陽修就表達了一個思想:“凡樂,達天地之和,而與人之氣相接,故其疾徐奮動可以感于心,歡欣 惻愴可以察于聲?!边@是在說,音樂是天、地與人之血氣相結合的產物,它通達天、地、人的“和”。這個“和”,可以擴大到天地運行的井然有序,大自然的和諧與人的血氣相結合,音樂的強弱快慢可以感動人心,歡樂悲哀之情可以從聲音中考查察而知。這是儒家音樂美學思想的延伸。

(二)“樂之道深矣,不可述之言也”

歐陽修認為單由樂器發出來的聲音,樂器本身是不會演奏出來,必須要樂工們來合奏,才會出來完美的音樂,但是,無論樂師多么高明,演奏技術多么超群,若問及音樂為何使聽者可喜可悲,手舞足蹈,樂工們都不能用語言來解釋清楚。所以歐陽修說,“樂之道深矣,不可述之言也”。歐陽修的這個觀點在現在看來也是對的,比如在觀看一場管弦音樂會時,或為小提琴而陶醉,或為鋼琴而沉迷,亦或為定音鼓而亢奮。但臺上的演員并不能說清楚為什么“我”所演奏的音樂會扣人心弦,這就是音樂欣賞的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的情況。

(三)“詩者,樂之苗裔”

歐陽修認為詩可以用來歌唱,詩歌與音樂同根同源,都是來自天地人之間和氣。但是先有了音樂而后產生了詩歌。我國古代的詩歌向來與音樂有密切的關系,如先秦時代的《詩經》《楚辭》都是配著音樂來唱的。唱的歌詞被稱作詩,只不過當時并沒有發明樂譜,所以后人只見詞不見曲,只能當作文學作品來領讀了。因而,毋庸置疑“詩者,樂之苗裔”。

三、歐陽修的音樂療法

北宋的琴家經常與文人合作進行創作,如范仲淹,蘇軾,王安石等都和琴人有交往。文人寫詞,琴人譜曲,創作了《醉翁吟》《胡笳十八拍》等作品。這種詩詞結合的形式在當時特別盛行,歐陽修在送別友人楊寘的宴會上,專門請他的琴師孫道滋“進琴以為別”,自己則寫了一篇《送楊寘序》,講述彈琴可以養生的道理。

文章伊始寫到“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既學而琴于友人與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歐陽修曾在閑居時患得憂郁之病,總是治不好,后跟友人孫道滋學彈琴,學了五聲和幾支樂曲,久而久之,樂在其中,疾病消去。

歐陽修認為音樂治病比藥物更有療效,文中說“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如他所說,學琴的好處在于“聽之于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導其堙郁,瀉其憂思”,實際就是用音樂引導憂郁,使之舒暢,宣泄其憂思而使之安然的“宣泄療法”。歐陽修的這一觀點早在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也提出“清暢堪銷疾,恬和好養蒙”“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當今社會,因為生氣帶來的疾病比比皆是,而音樂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精神追求。

四、教小調弄,足以自娛

歐陽修主張“教小調弄,足以自娛,琴曲不必多學,要于自適”,就是說學琴不必學太多的曲目,把自己喜歡的幾個曲子學會,在失落寂寞的時候自娛自樂就足夠了。筆者認為歐陽修的觀點亦適于當今社會的大多數退休的老年群體,學會“自娛”,既使晚年過得充實有意義,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歐陽修對音樂的貢獻與他的文學作品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歷史中的滄海明珠,尤其是他的“音樂治療法”,千百年來對人類健康生活有著重要指引意義。

猜你喜歡
醉翁學琴歐陽修
畫眉鳥
孔子學琴
一品紅
快樂的“長工”
醉翁操
雨中落櫻
兩年三名亭,千古一醉翁
勤奮的歐陽修
歐陽修拜師
煬煬的“三心二意”學琴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