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野”的意義

2018-01-25 17:11特級教師王崧舟
小學教學(語文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教壇雪野童詩

◇特級教師 王崧舟

課堂上的雪野,同時扮演了兩種角色:詩人、教師。凡聽過雪野課的人,幾乎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作為詩人的雪野,無疑是純粹的,一如“雪”的精魂;作為教師的雪野,則是超逸的,恰似“野”的氣象。

據我所知:詩人能上課的,不多;能上得像模像樣的,更少;上得元氣淋漓、真力彌漫的,大概只有雪野一人。也可以反著看,教師能寫詩的,不多;能寫得像模像樣的,更少;寫得元氣淋漓、真力彌漫的,好像也只有雪野一人。

你分不清雪野是詩人還是教師,二分法的背后恰恰暴露出大多數語文教師詩性智慧的干涸。雪野是合一的,他是詩人式的教師,教師式的詩人。有人以所謂的熱詞“跨界”來形容雪野,我以為這是對“雪野”的某種隔膜和褻瀆。作為詩人,雪野是專業的;作為教師,雪野是專業的。我之所以在后一句“是專業的”前面刻意不用一個“也”字,因為“也”已經下意識地將作為教師的雪野貶低了一層。

是的,雪野是合一的。合一的雪野,在中國詩壇是獨一無二的;合一的雪野,在中國教壇是獨一無二的。我以為,這就是雪野對于中國詩壇和中國教壇的意義所在。詩壇的意義,留給詩人們去議論吧;作為教壇的一員,漠視雪野的意義,則是一種傲慢,一種罪過。

在執教《螞蟻》一課時,雪野對孩子們說:“老師寫了32年的詩歌,寫出40首關于螞蟻的詩歌,沒有一首是一樣的?!毖┮笆锹收娴?,因為他有足夠的底氣。對于童詩的創作和解讀,雪野是真真正正的過來人、個中人。他比任何一位語文老師都清楚童詩創作的酸甜苦辣,也比任何一位語文老師都明白童詩解讀的悲歡離合。

在《見面禮》一課中,一個孩子寫了這樣一首詩——

云朵姐姐把水珠

送給了小草

小草說:謝謝你的禮物

小草把水珠

送給了小花

小花說:謝謝你的禮物

小花把水珠

送給了小河

小河說:謝謝你的禮物

雪野的點撥極具功力:“開頭不錯。中間那一部分抽出來,也很好。最后那一部分單獨來看,也覺得可以。三部分放在一起,幾乎是模仿剛才小詩人的表達方式?!庇谑?,率性的雪野現場提供了這樣的修改建議——

云朵把水珠

送給了小草

小草說:謝謝

每天起床

我有了一面鏡子

小草把水珠

送給了小花

小花說:謝謝

每天早上

我有了化妝水

小花把水珠

送給了小河

小河說:終于

小孫子又來看我了

不要忘了,這是完完全全的課堂生成。說他點石成金也好,說他畫龍點睛也好,總之,這無法預約的精彩讓我們拍案叫絕、擊節嘆賞。我們不禁要問,何以是雪野?雪野何以能?其實,答案就藏在雪野自己創作的這首叫《水珠》的童詩里——

云給大地寫信

每一個字兒

干凈透明

葉子喜歡捧著

輕輕地讀

風兒喜歡抱著

邊跑邊大聲地讀

土地拿到了它

放進心里

濕了眼睛

東坡曾有詩云:“平生自是個中人,欲向漁舟便寫真。詩句對君難出手,云泉勸我早抽身?!薄半y出手”是因為“知其妙”,“知其妙”是因為“個中人”。而雪野的“敢出手”也是因為“知其妙”,“知其妙”也是因為雪野就是童詩創作的“個中人”。東坡的“難出手”和雪野的“敢出手”,無他,二人皆為親歷其境深悟其道的“個中人”。

因為是“個中人”,雪野才會這樣去喚醒孩子——“舉手的時候問自己,我的想法別人想得到嗎?想別人想不到的,你就是半個詩人。能夠完整地說出別人想不到的故事,你就是真正的大詩人?!?/p>

因為是“個中人”,雪野才會這樣去啟發孩子——“這么好的主意,你們都沒有發現?采花粉干嗎?”正是雪野的發現,才有了孩子更天才的發現——“帶到家里當香水用”。

因為是“個中人”,雪野才會這樣去成全孩子:“開頭兩句,誰都想得到,可貴的是‘地上的一個個碗接住了它’。地上的碗,沒有表達清楚,我們可以說,‘地上的水庫,池塘/像一個個小碗/接住了它’?!?/p>

我們當然不能要求每位語文老師都是詩人,就像我們不能要求每位語文老師都是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一樣。但是,如果我們對語文課程的理解能夠像雪野一樣換一個視角,試著從創作論的維度重新發現,也許課程會向你開啟另一個世界、另一重境界。同理,如果我們對孩子的理解也能夠像雪野一樣換一種角色,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也許你能借由這些“天生的詩人”照見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位“天生的詩人”。

語文教師的本真乃是詩人,語文課堂的本色乃是詩性,語文生活的本質乃是詩意,這是“雪野”帶給我們的課程意義。

向雪野兄致敬!

猜你喜歡
教壇雪野童詩
雪野之上(外一章)
抗疫童詩一組
雪野練兵
雪野小趣
童詩對對碰
歲月流金,無悔教壇
孝感市:構建五級專業榮譽體系 寫好教師專業成長奮進之筆
以梯級榮譽制度激勵教師專業成長
另一種話
螞蟻探險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