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詩百年與江蘇抒寫”《江蘇百年新詩選》研討會綜述

2018-01-26 07:12
揚子江 2018年1期
關鍵詞:新詩研討會鄉愁

11月25日上午,“新詩百年與江蘇抒寫”研討會在南京舉行。研討會上,趙愷、吳思敬、唐曉渡、郭楓、劉福春、周慶榮、何平、王珂分別做主題發言,研討會由江蘇當代作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王飛主持。

江蘇省作協顧問、淮陰市作協主席趙愷以“我們圍坐一棵樹”為主題,用詩意的語言和滿腔的激情,回顧和反思了百年中國新詩,尤其是江蘇新詩的發展歷程。他認為,江蘇為中國的新詩做出了兩大里程碑意義的貢獻:一是送出了一個高貴團隊,二是留下了一批偉大詩歌,并對江蘇新詩和中國新詩的未來發展充滿熱切的新期待。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詩探索》主編吳思敬圍繞中國詩歌的地域性問題,指出時代因素、環境因素對江蘇詩歌抒寫中內容表達、敘述方式、語言方式抒寫的重要影響,肯定了江蘇詩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多姿多彩的特色,并祝愿江蘇詩人為中國詩壇奉獻出更偉大的詩人和更優秀的詩作。

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唐曉渡以“新詩傳統和審美尺度——以憶明珠為例”為題,圍繞百年中國新詩傳統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尺度,以江蘇著名詩人憶明珠的詩歌創作為例,深入闡釋了中國新詩的現代性問題、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和西方現代詩歌傳統的關系,揭示了新詩及其傳統不可泯滅的根。

南京大學特聘教授郭楓以“新時代呼喚中國區位的新詩”為題,圍繞詩人的詩觀以及當下詩歌創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提倡新時代下我們應更多地創作“中國區位的詩歌”,聚焦那些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做出過貢獻的普通人,以寫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展現、描繪他們的日常生活,展現新時代新詩歌的民族意識和傳統意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福春從新詩史料研究的角度,細致梳理和展示了1950年代以前在江蘇新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詩集、詩刊和詩展:詩集方面,重點介紹了洪為法的詩集《他,她》;詩刊方面,重點介紹了《詩帆》《菜花詩刊》《詩志》和《詩星火》;詩展方面,重點介紹了1950年6月在南京主辦的中國新詩史上第一次詩歌展覽會。

《大詩歌》主編、《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周慶榮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要加強新詩建設中對散文詩的繼續觀察,走進事物的本質,通過意向性的細節完成我們對鑄造生命場景的有效觀察和思考,超越眼前現實的惆悵;二是要推動江蘇鄉愁的詩歌抒寫,鄉愁從哲學和精神上提醒我們是一個有根的人,讓我們能有更勇敢地走向世界各地的勇氣和理由,讓更多的人都能覺得江蘇是一個安放鄉愁的最好地方。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平從文學地理學的角度,闡述了中國百年新詩是如何抒寫江蘇的。他認為,通讀江蘇百年新詩,從空間的角度看,可以發現江蘇詩人在詩歌創作上正好構成了一百年江蘇新詩的地理,讀一百年江蘇新詩,正好可以勾勒和復原江蘇地域從南到北的地圖;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百年江蘇新詩則正好呈現了百年中國風云變幻的時代樣本、時代特征。

東南大學教授王珂從區域文化和文化記憶的角度,以一首短詩《坡上的馬》切入,點明了江蘇新詩“大高遠、小高峰”的創作特征,贊揚了江蘇詩歌圈創作豐富多樣、詩人同心同德的狀態。同時,他也指出了當今江蘇詩歌創在全國產生巨大影響的大家不多;現實主義的太多,現代主義的太少等,并就如何促進江蘇詩歌事業發展提了幾點意見建議。

張王飛做研討會總結,他說,江蘇是一個文學大省,也是一個詩歌大省,江蘇的詩歌是傳統深厚,有著許多名家名作。討論中國新詩百年,江蘇新詩始終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大家的發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闡釋了江蘇詩歌在百年中國新詩的歷史進程中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貢獻、發揮的作用,在中國新詩版圖上所處的位置、產生的影響以及其有哪些優良的傳統,愿中國的詩歌、江蘇的詩歌像揚子江之水奔流不息,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詩研討會鄉愁
永遠的鄉愁
鄉愁
阿來長篇小說《云中記》研討會實錄
九月的鄉愁
新詩之頁
新詩之頁
新詩之頁
王國欽《知時齋說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在齊越精神研討會上的發言
回頭一望是鄉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