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季棟梁小說底層書寫中的現代性焦慮

2018-01-28 07:08景莉莉北方民族大學銀川750021
名作欣賞 2018年26期
關鍵詞:棟梁底層傳統

⊙景莉莉[北方民族大學, 銀川 750021 ]

文學的溫度源于對生命的關懷,作家的創作立足于現實土地,更易寫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很多傳統村落遭到嚴重沖擊和擠壓,遺落與衰敗成了鄉土裂變苦痛的見證。寧夏駐扎西北內,雖然封閉落后,但卻成了眾多作家觀照的精神家園,他們敏銳地觀察并真切地書寫故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本土作家季棟梁以弱者的眼睛打量著世界,秉持嚴肅認真的批判現實主義態度,控訴身邊的苦難與不平。鐘正平評價季棟梁小說:“流露出對現實人生和世俗社會物欲橫流的焦灼,對不良社會風氣和不正常社會心理的針砭譴責,對人類心靈‘荒漠化’的深刻隱憂,對隱藏在人性深處的陳舊惡習的嘲諷鞭撻?!睘楹挝镔|充裕、文明精進的當下在底層彌漫著種種焦慮和危機,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一個龐大群體的悲劇。與其沉溺在膚淺并缺乏深刻意義的非現實題材,一些優秀的文藝工作者諸如賈平凹、賈樟柯、陳忠實、石舒清、季棟梁等都把著眼點放在對真實生命的關注、對社會變遷中個體命運的關懷。這些學者的做法很值得肯定,我們迫切地需知巨變中的中國發生著什么?祖祖輩輩眷戀著的家鄉為何在當下變成逃離和沒有希望的村落?謳歌著的勞動人民為何悄無聲息成了被遺忘的邊緣群體?

一、沉重的生命,疼痛的底層書寫

底層文學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唱主角,這個時期農裔作家居多,比如葛水平的《喊山》、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和鬼子的《被雨淋濕的河》等,他們都書寫困窘生活中底層民眾的遭遇和命運。關于底層文學的概念,李云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內容上,它主要描寫底層生活中的人與事;在形式上,它以現實主義為主,但并不排斥藝術上的創新與探索;在寫作態度上,它是一種嚴肅認真的藝術創造,對現實持一種反思、批判的態度?!奔緱澚盒≌f塑造了一系列掙扎在社會底層,游蕩在城鄉之間的典型小人物形象?!段遗c世界的距離》中春生出生在貧困農村,對于農村孩子來說高考是打破城鄉二元壁壘的唯一通道。但是頗有才華的才子詩人經歷幾次高考失敗,遭遇失戀打擊、雙親離去、赤貧無力的婚姻等一系列挫折后,無可奈何踏入煤窯,用命換錢娶妻生子完成父母遺愿。幸福日子還沒開始卻被老丈人家屢次敲詐,最后連生命稻草——老婆和孩子也被他們騙的改嫁送人。詩意理想和茍且活著在殘酷現實面前不堪一擊,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深淵?!洞蟮劁撉佟分写髣賮淼匠鞘泻?,由于自家的狗和城里“小婆娘”的狗交配遭到不公正待遇?!端酢分械娜~狀山等人外出打工,著急用錢卻被老板惡意拖欠,被迫無奈只好爬上塔吊以生命脅迫老板給錢。社會轉型階段,季棟梁用底層小人物的悲慘命運來表達他對現代文明的種種焦慮。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城鄉發展愈加不平衡。前現代、現代和后現代呈現空間的時間化分布,在中國大地上彼此纏繞。城市和鄉村并非簡單的二元對立,而是一種自然生命和社會生命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復雜的總體性。城市化的發展是必然的,而這種裂變的痛苦無可避免是需要深刻反思、批判和超越的。無論是葉狀山、大成,還是大勝、春生,他們都是游走在城鄉之間的漂泊者。心心念念的家鄉因為干旱、貧困、封閉、沒有希望且無法維持生計已經留不住年輕人。去城市打工只能出賣勞力,從事低賤辛苦的工作,來換取一點點微薄的薪水。就是這點小錢支撐著他們養家糊口,促使他們不斷蹂躪自己的健康身體,甚至是生命。他們的活著背負了太過沉重的負擔,徘徊在城鄉間成了沉默著的邊緣群體,失落和痛苦充斥著他們的心靈。季棟梁的底層書寫正是含淚發掘他們沉重的現代化生活,沒有道德審判,有的只是悲憫的關懷和對艱難生存的焦慮和觀照。

二、失落的土地,變遷的傳統倫理

城市化進程的挺進使得傳統鄉土農村遭受了巨大打擊。從基層來看,中國農民以土地為根,他們世代在土地上建屋安舍、種地糊口、繁衍生息。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土地帶來的微薄收入根本無法養活全家,農民不得不拋棄傳統安土重遷觀念,背井離鄉到陌生的城市打工賺錢養家。城市的光鮮亮麗、物質富足、文明干凈吸引著農村人,他們寄居在城市,即使從事臟累差的工作,也不想繼續窩在土地上毫無希望地勞碌。而迫使大部分農民離開家園的根本原因還是生活的困窘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大多數人都進城了,僅有一小部分人留下來收購荒蕪的土地,靠種田勉強度日。大片土地荒蕪、流失或被非法占用,農村出現嚴重的土地危機。

比起物理上坍塌,傳統鄉土呈現出倫理精神的異質化更令人擔憂。由于近代以來西方文化與工業文明的沖擊,鄉村社會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轉變,新生產經營方式和角色分化解構了鄉村社會傳統結構,造成農民價值取向復雜多變,從而使傳統道德碎片化、邊緣化?,F代社會消費至上點燃了熊熊的物欲之火,傳統倫理和鄉土人倫在攝取金錢的過程中不堪一擊。傳統農村的風俗人倫主要靠鄉紳階層(鄉賢)來約束和管控,時代悄然變化,這個階層隨著三大改造和改革開放已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中,諸如賈平凹《極花》中的老老爺,《白鹿原》中的白嘉軒等。賴以維持鄉村思想系統的結構遭到破壞,精神陷入真空狀態成了普遍現象,才給道德滑坡、價值喪失提供了肆意妄為的平臺?!稈暝分械膹垏[出身貧寒之家,背負全家希望,不幸在高考失敗后被岳父退親,自己的愛人被迫嫁給更有錢的背煤漢子。這件事嚴重傷害了張嘯的自尊,后來他不惜一切手段向上爬升:拋棄女友娶富家女,拼命攝取金錢和權力。極度貧困萌生了極強欲望,張嘯絞盡腦汁苦心經營二十年,換來的卻是暗無天日的二十年牢獄之災?!冻脸烈埂分?,跑了媳婦的李上過夠了苦日子,一心想讓唯一的女兒嫁給挖煤富裕的家戶過上好日子,可是女兒和三小自由戀愛割舍不下,三小的母親想用自己給兒子換媳婦遂來到李上家給他做飯。李上思前想后害怕被相鄰笑話,最后卻獲悉一切是女兒的安排?!兑胞湺獾拇汉谩分写汉每繌氖缕と馍赓嶅X養家,期間受盡折磨和委屈,更要提防警察的突然來襲,寄居在城市中的她們大多背負沉甸甸的家庭重擔,生活凄涼,命運悲慘。季棟梁筆下的人物大多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背棄倫理道德,他們都非懶人壞人,而是在生活擠壓下苦苦掙扎值得同情和關懷的一個群體。在對物質瘋狂追求中,底層小人物慢慢消解了道德束縛,可是不應該用道德批評和審美批評去譴責、控訴和美化苦難。他們的沉淪也僅是維持簡單活著的需要。所以在城市現代化帶來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我們迫切地需要反思人的現代性和文化的現代性。

三、無奈的掙命,真實的西西弗斯

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為了人間不再有死亡,就綁架了死神,因此惹怒了眾神,上帝為了懲罰他,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滾上山頂,可是一旦滾上山頂巨石就會滾下來,西西弗斯一遍遍做著這件無意義、不斷重復、永無休止的工作。諸神認為無效無望的工作恰是對他最好的懲罰,然而現在在底層鄉村正在上演著一幕幕缺失希望的神話?!皰昝币簿褪侨藗冊诿\中掙扎,在掙扎中顯現自己的存在。雖然幽默富有戲謔感,但卻是底層老百姓最真實的生活寫照。他們自出生開始,生活就充滿了勞碌和掙扎,在循環往復中延續著某種傳統,他們的生活艱苦、沒有喘息、沒有庇護、沒有保障,以沉默的姿態去勞動,然后無言地死去。底層敘述中為何總是彌漫著苦難?而底層老百姓走出苦難的路徑又在何方,難道真的是平靜的絕望嗎?

有學者認為底層寫作中作家唯有將底層的出路指向死亡,通過觸目驚心的死亡悲劇,將人們的眼光從“和諧社會”的主旋律中引向底層,才能引發社會對底層的關注。在季棟梁的小說中,《干旱》講述了西海固因為天氣干旱,地里莊稼都被旱死而顆粒無收。紅喜不得不進城找工作,屢屢碰壁后陰差陽錯間干起了小姐行當,只為賺錢供養家人。不巧被警察遣返還家,村里人皆知曉她的事情進而嘲笑、諷刺和挖苦。紅喜承受不住沉重的身體負擔和心理壓力,不得已投窖自殺。貧苦的環境下拼命地掙扎,最終卻只能以一死來抗爭命運的殘酷。勞動者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身體,而身體付出的勞力正是唯一可以被城市剝削的資本。為了生存,葉狀山在討薪過程中獻出了生命。為了活下去,《對著風說》中,大老板用區區二十萬就買走了李麥的一顆腎,李麥常年掙扎著的身子經受不住摧殘,不久就垮掉了。物欲熏心,身體坍塌,精神泯滅,活著成了生與死無休止的牢固對抗。他們就是活著的西西弗斯,在掙命中無奈的奔向死亡。

“現代性焦慮”成了底層鄉村社會轉型時期困惑、迷茫、無助和無望的癥狀表現。表層的焦慮下潛伏著傳統與現代交鋒、生存發展與競爭的整個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反思不僅停留在個人、群體層面,更要深入復雜的歷史時代、政治文化、社會經濟,尋求方法和路徑來撫慰、引領時代中迷失、焦慮著的底層群體。

猜你喜歡
棟梁底層傳統
國之棟梁
航天企業提升采購能力的底層邏輯
掌握本領做棟梁
粉筆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棟梁其人
回到現實底層與悲憫情懷
中國底層電影研究探略
略論“底層”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