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我國研究型醫院發展的挑戰與應對

2018-01-29 04:48朱建征袁素維戴尅戎范先群
中國醫院 2018年1期
關鍵詞:研究型醫學醫院

■ 朱建征 袁素維 馮 浩 戴尅戎 范先群

研究型醫院是以新的醫學知識和新的醫療技術的產生與傳播為使命,堅持臨床與科研并舉,在自主創新中不斷催生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動臨床診療水平持續提高,為醫療衛生事業和人類健康做出重要貢獻的一流醫院[1]。這一概念主要強調了研究型醫院建設的3個基本特點:第一,“兩新”,即培養新的醫學知識和新的醫療技術;第二,“兩高”,要培養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第三,“兩并舉”,必須臨床和科研并舉。

我國研究型醫院這一說法最早由上海瑞金醫院姜昌斌等于2003年在《科教興院創辦研究型醫院》一文中提出[2],但他當時未對其概念進行分析。隨后,解放軍總醫院時任院長秦銀河等率先從理論和實踐角度針對研究型醫院的建設開展探索與實踐[3]。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對其理論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共識。2013年,“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也正式成立[4],我國關于研究型醫院的研究再上一個新征程。

國外并沒有研究型醫院這一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源于國際研究型大學(research university)大學附屬醫院的先進辦學理念和成功經驗。研究型大學是當前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是知識和科技創新的主要推動力量。有數據顯示,世界前100名的研究型大學在近一百年間獲諾獎數量占獲獎總數的94%。以美國為例,其研究型大學僅占高等學校的3%,但卻授予全國30%學士學位、40%碩士學位、80%博士學位,占高校專利總數的83%,成為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的主要發源地。而對于臨床醫學學科而言,大型醫院是醫學教育的重要載體,其發展軌跡與高等教育十分相似,我國近95%的高等醫學科技成果集中在大學附屬教學醫院。因此,在當前建設研究型大學的時代趨勢下,研究型醫院的建設成為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尋求長遠發展普遍關注的重點。而早在1961年,時任美國麻省總院的院長Walter Bauer就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撰文論述大學附屬醫院的使命,他在文中提到4個觀點,第一,大學附屬醫院的發展應該是??苹?;第二,需要臨床與基礎相結合;第三,需要發展整合醫療;第四,需要注重醫學轉化與合作。

1 我國研究型醫院研究現狀

自從2003年提出研究型醫院的概念以后,我國關于研究型醫院的話題開始陸續出現,2012年以后出現大幅增長。當前領域的相關研究大體可以分為3大類:第一類是關于研究型醫院建設和發展的理論研究。這也是當前相關領域最為多見的一類成果,比較典型的有:秦銀河論述了研究型醫院的基礎醫學研究發展的策略;孫穎浩等[5]建議以研究型醫師和研究型科室為路徑來建設研究型醫院;李翠等[6]針對研究型醫院的發展戰略、路徑和建設重點進行了剖析;黃少平等[7]論述了研究型醫院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的思路;楊坤等[8]提出了關于研究型性醫院人才建設的幾點思考;黎愛軍等[9]和栗美娜等[10]針對研究型醫院科研成果轉化進行了思考。第二類是關于部分醫院在研究型醫院建設中的一些實踐工作,主要有:任國荃[11]和李曉雪等[12]對武警總醫院創建研究型醫院的實踐;朱麗君等[13]介紹了醫院中設立臨床專職科研隊伍的實踐。此外,李林等[14]和王耀晟等[15]還針對國外研究型醫院的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分析介紹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臨床中心和加拿大大學健康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UHN)的發展模式。農欣等[16]選取中美研究型醫院發展較好的醫院,包括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和克利夫蘭診所,以及中國的解放軍總醫院和上海瑞金醫院,從轉化醫學機構、診療水平、人才培養和科研投入4個方面進行比較,尋求中美研究型醫院發展的異同點。

楊坤等[17]對我國2003-2015年發表的研究型醫院相關文獻分析顯示,當前我國關于研究型醫院的相關研究集中在軍隊醫院,地方醫院開展研究相對較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轉化醫學、醫院管理、科研管理和學科建設等方面。但總體而言,這些研究都比較淺顯,理論研究較多,實證研究缺乏,相關試點工作較少,效果評價更為少見??傮w而言,該領域目前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

2 當前我國研究型醫院建設的政策需求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五位一體”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如火如荼地推進。醫療、教育作為社會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集中體現。當前階段,我國在醫療和教育領域正在全面開展深化改革工作,以大學附屬醫院為主體的研究型醫院,是各項改革政策的交叉領域,正面臨著較為復雜的時代性挑戰。

一方面,作為我國醫療服務、尤其是優質醫療服務的提供者,研究型醫院承擔著我國最先進、最集中的醫療服務提供職能。深化醫改工作進展至今,關于公立醫院改革的政策制定和人員激勵機制的設計成為整個醫改工作的核心,也是難點。在此過程中,研究型醫院如何結合自身發展需要以及當下醫改工作的要求,承擔適宜的醫療服務供給功能,提高系統宏觀資源配置效率,最大程度上保障群眾健康,對于國家醫改工作和醫院自身的未來發展都有決定性的戰略影響。

另一方面,建設“雙一流”大學是目前我國高校發展的重點導向。如何建設一流學科則是當下熱議的話題,也是教育部門和高校管理者關注的重點。2017年7月10號召開的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強調,人才是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第一資源,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對于加強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臨床醫學學科是各醫學院校建設一流學科的主攻方向,以培養高端醫學人才為己任,承擔人民健康護衛的重任,而相關醫藥產業的市場開發也是我國新經濟產業的重點領域。如何對接“雙一流”的教改要求,推動我國臨床醫學學科的發展,也是研究型醫院發展需要考慮的重要戰略任務,并且直接影響到我國建設世界一流醫學學科的進展和走向。

3 相關研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雖然研究型醫院在我國的探索已經開展十余年,相關文獻報道也較為豐富,但迄今為止,相關領域的研究仍有所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概念模糊,無法落地

上述研究型醫院的概念自2003年提出后,目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共識。但是在我國衛生系統環境下,哪些醫院可納入研究型醫院隊伍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這也直接導致當前相關研究的開展始終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

3.2 參與主體不夠全面

目前研究型醫院的相關討論仍然主要集中在軍隊院校系統。以解放軍總醫院和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較為多見,地方醫學院校的參與明顯不足,導致目前關于研究型醫院的討論也較為局限;

3.3 研究內容較為局限

當前關于研究型醫院的討論多以定性和醫院個案分析較為多見,從全局角度進行系統性的研究尚未發現,從醫療服務功能和學科建設角度而言,當前我國研究型醫院的發展路徑仍不甚清晰。

4 新形勢下我國發展研究型醫院思路與對策

在當前交叉復雜的改革形勢下,未來我國研究型醫院的建設可從以下幾個角度開展。

4.1 明確研究型醫院的建設主體

我國研究型醫院相關研究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盡快通過科學的方法,遴選出我國研究型醫院建設隊伍,推進相關工作從理論到實證的邁進。研究型醫院作為最優質醫療資源和最高水平醫學技術的群體,代表我國最高醫學學科發展水平。所以研究型醫院隊伍的遴選應該注重少而精,并且進行重點專項建設,從而引領我國整體醫學學科的發展方向。

4.2 加強對我國現有研究型醫院的評價研究

在遴選出我國研究型醫院的基礎上,需要通過專家咨詢法等研究方法,構建我國研究型醫院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并對現有的研究型醫院隊伍進行現狀調查,以了解當前體制環境下,我國研究型醫院建設存在的障礙和瓶頸,為后續的改革方案制定提供循證依據。

4.3 研究型醫院未來的醫療服務功能轉型相關研究

當前衛生體制改革下,分級診療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在全面推進,但總體進展緩慢。以研究型醫院為代表的大型醫院對相關工作的開展也缺乏足夠的動力,其中阻礙究竟在哪里也一直沒有統一的學術觀點,相關學術研究成果散亂,政府政策出臺困難,政策頂層設計路徑不明。因此,需要結合分級診療制度改革,重新設定我國大型醫院在醫療服務市場的分工和定位,從系統論和全局觀出發,全面深入地思考分級診療工作的落地以及研究型醫院在其中的戰略轉型。

4.4 研究型醫院建設中一流臨床醫學學科建設路徑探索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國發〔2015〕64號),此乃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高等院校發展的重要指導方案。作為高等醫學院校,其臨床醫學學科的建設始終以各附屬醫院為依托。在我國特殊的國情下,如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臨床醫學學科,則是研究型醫院建設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工作之一。

4.5 研究型醫院的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人才管理戰略

如前文概念所述,研究型醫院強調的是臨床與科研并舉的發展模式,并且突出科研的獨立主體地位和自主創新的科研發展目標,將會成為未來我國醫學科研創新的高地。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研究型醫院中人才的積極主動性,形成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是研究型醫院建設另一個需要慎重籌謀的話題。當前管理模式下,臨床醫生的醫療工作與研究工作脫節現象較為嚴重,既加重了他們的工作壓力,又不利于臨床問題的及時研究及轉化。因此,建立專職研究隊伍,構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的交叉研究隊伍成為目前研究型醫院的主要探索方向。

[1] 孫亞林,程傳苗,黎愛軍,等.創建研究型醫院的戰略思考與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3,29(9):714-717.

[2] 姜昌斌,夏振煒,葉蓓華,等.科教興院創辦研究型醫院[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3,16(1):62-64.

[3] 秦銀河.建設研究型醫院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院,2005,9(10):1-4.

[4] 王發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成立的意義及使命[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4):301-302.

[5] 孫穎浩,賀祥,溫世浩,等.以研究型醫師和研究型科室為路徑建設研究型醫院的思考[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5(10):901-904.

[6] 李翠,王藩.研究型醫院發展戰略、路徑及建設重點的思考[J].中國醫院,2015,19(7):63-65.

[7] 黃少平,卿建中,楊全勝,等.研究型醫院科技創新體系構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1):16-18.

[8] 楊坤,肖華鋒,刁天喜.關于研究型醫院人才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院,2015,19(4):63-65.

[9] 黎愛軍,孫亞林,程慶保,等.轉化醫學與研究型醫院[J].中國醫院,2013(7):10-12.

[10] 栗美娜,俞文雅,陳海萍,等. 研究型醫院科研成果轉化機制與實施路徑研究[J].中國醫院,2016,20(9): 59-60.

[11] 任國荃.創建研究型醫院的做法與成效[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10):906-909.

[12] 李曉雪,王發強,劉海峰,等.武警總醫院創建研究型醫院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6(1): 41-43.

[13] 朱麗君,程莎妮,王浩,等.研究型醫院構建過程中臨床專職科研隊伍建設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7(6):715-718.

[14] 李林,蔣義,曹秀堂,等.美國研究型醫院:NIH臨床中心[J].中國醫院,2016,20(12):78-80.

[15] 王耀晟,周璟.研究型醫院綜合體:加拿大UHN的模式借鑒[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6,29(4):248-251,254.

[1 6] 農欣,栗美娜,張鷺鷺.中美研究型醫院的比較與啟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4):312-314, 323.

[17] 楊坤,姬軍生,楊景慧,等.我國研究型醫院相關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醫院,2016,20(10):21-23.

猜你喜歡
研究型醫學醫院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醫學縮略語(二)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醫學的進步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時軍:定錨現代化研究型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院
高校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以海洋環境保護課程為例
萌萌兔醫院
帶領縣醫院一路前行
醫學、生命科學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