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遼盆地巖性油藏形成條件與分布規律研究

2018-01-29 18:31申獻星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5期
關鍵詞:分布規律松遼盆地

申獻星

摘 要:隨著國家各行業領域的發展速度與建設速度加快,石油的使用量也隨之增加。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雖然國家相關部門提高了對石油資源開采與合理分配的重視,并將一些石油開采和保護石油資源的技術應用其中,但是效果并不明顯。而且一些行業領域還會由于石油資源短缺的情況而出現危機,不僅影響著行業領域的發展,更為國家可持續發展造成阻礙。松遼地區的石油資源比較豐富,很多優質的巖性油藏存在其中。要想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相關部門不僅需要對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時還要對其的分布規律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巖性油藏的使用價值。本篇文章就松遼盆地巖性油藏形成條件與分布規律方面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論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松遼盆地;巖性油藏;形成條件;分布規律

巖性油藏的研究對石油資源的開采和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雖然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石油資源的使用量呈上升趨勢發展,對國家石油資源的合理分配帶來了不小挑戰。但是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到巖性油藏的研究中,并對其加大了技術支持,以此來為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近幾年,國家逐漸提高對松遼盆地巖性油藏研究的重視程度,重要研究內容以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為主。雖然松遼地區的巖性油藏研究工作還在進行中,但是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為石油資源的開采和利用提供了不小的幫助,也間接的提高了松遼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下面文章將對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簡要論述。

1 松遼盆地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

1.1 下部成藏系統分析

對下部成藏系統進行全方位了解,不僅能夠對松遼盆地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研究有所幫助,還對石油資源的開采起著參考性作用。下部成藏系統的運作方式主要以上生下儲為主,通過這種生儲方式上部的石油資源就能夠借助引力的引導而存儲在下部成藏系統中,經過時間的推移,就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巖性油藏。下部成藏系統還具有明顯的低壓特征,通過這種特征的影響,下部成藏系統所展現的儲層類型多以河流、砂體為主。所以相關科研團隊在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對這部內容的了解和掌握。

1.2 中部成藏系統

中部成藏系統主要出現在松遼盆地的三角洲地帶,多以自生自儲的巖性油藏為主。中部成藏系統與下部成藏系統的成型條件有所不同,中部成藏系統中的石油資源主要通過側向移動的方式進行運動而且具有明顯的高壓特征。以松遼盆地中的大型湖泊三角洲為例,中部成藏系統的儲層形成條件主要以沉積作用為主。但是當湖泊面積由于地質環境或入侵作用影響而出現擴大或縮小情況的時候,松遼盆地就會出現進積式充填情況。另外,部分地區還會出現以生物碎屑為主的沉積環境,所以對中部成藏系統的形成和運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1.3 上部成藏系統

除了下部成藏系統和中部成藏系統,上部成藏系統的研究價值更大。因為上部成藏系統在運作的過程中,會由于物源和構造傾向的影響而形成上翹巖性油藏。雖然這種巖性油藏的成巖作用與其他兩個系統的作用較弱,但是上部成藏系統中的巖性油藏連通性能比較好,而且能夠為相關科研團隊的研究提供可參考的依據。以盆地西部為例,黑帝廟油層物源方向與西部斜坡構造傾向呈100%左右的夾角,不易形成上翹尖滅巖性油藏。在坳陷軸線以西,大約在哈4井到英80井之間構造線與砂巖尖滅線形成交切,形成了上翹尖滅巖性油藏,已經被英36井、英27、英35、英86等井所證實。

2 松遼盆地巖性油藏的分布規律

2.1 凹陷內

凹陷內有砂體分布的為扶楊油層、葡萄花油層和黑帝廟油層。目前有工業發現的主要為葡萄花油層。黑帝廟油層發現較少,一般與構造背景有一定的關系。扶楊油層由于儲層埋藏深度較大,砂體儲集物性差,目前還沒有工業油流發現。

葡萄花油層在凹陷內儲層砂體的成因類型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席狀砂為主。部分地區發育有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沉積。從目前來看,儲集物性好、厚度相對較大的砂體易于形成巖性油藏。因此,巖性油藏的分布規律主要受砂體成因類型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富砂的湖底扇沉積是凹陷內巖性油藏形成的有利地區。這種油氣藏一般以透鏡狀居多,其次為條帶狀,含油井段短,油層層數少,具有獨立的壓力和油氣水系統,油氣水分異作用較差,油氣藏面積較小。

2.2 凹陷邊緣坡折帶

上翹尖滅圈閉是指構造斜坡向上翹方向儲層尖滅形成的圈閉。這種圈閉形成的油氣藏一般具有較好的重力分異,主要分布在斜坡帶、背斜和鼻狀構造的冀部,如古龍凹陷以東、長垣以西的葡萄花油層上翹尖滅油藏,龍虎泡構造北坡高臺子油層上翹尖滅油藏,古龍西坡的黑帝廟油層上翹尖滅油藏等。其中,黑帝廟油層北部三角洲的側緣帶在古龍西坡形成了大面積的上翹尖滅巖性油氣藏。

凹陷邊緣坡折帶同時也是斷裂發育的密集地帶。以盆地西部扶楊油層為例,現已發現的油藏如龍虎泡地區、巴彥查干地區等主要受哈拉海斷裂帶、巴彥查干斷裂帶以及太和斷裂帶等的控制。這些斷裂帶的附近是斷層-巖性油藏發育的主要地區。北西-南東向的河道砂體被北北東向的斷裂切割,從而形成斷層-巖性油藏。這種油氣藏在龍西、巴彥查干地區扶楊油層廣泛分布。其他層位如薩爾圖、葡萄花、高臺子等油層也多形成這種類型的油氣藏,且多分布在斜坡及構造轉折部位,如古龍西坡等地區。

2.3 西部斜坡

在湖盆主要發育階段的水進時期,發育了一套由粗到細的正旋回沉積,并自下而上逐層向湖盆邊緣斜坡帶超覆,不僅向緩坡帶超覆還向陡坡斷崖超覆,超覆層上部泥巖蓋層分布范圍往往大于其下伏的砂巖體分布面積。而地層超覆不整合面附近由致密不滲透的火成巖、變質巖或泥巖組成,形成了良好的頂底板遮擋層。在斜坡帶的古鼻狀構造背景下地層超覆線與構造等深線交切,形成了地層超覆圈閉。地層超覆油氣藏主要分布在盆地斜坡邊緣帶。

結束語

從文章上面的內容可以了解到松遼盆地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與成藏系統的分布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其分布規律則與凹陷內、邊緣坡折帶和斜坡等因素有著緊密聯系。雖然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國家相關部門對這些地質因素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與研究,并對其中影響石油開采的因素進行了相應的整治和處理。但是相關科研團隊對松遼盆地中特殊巖性油藏的分布規律和形成條件還是不能進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這不僅給石油開采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還對石油資源的保護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所以,要想真正了解松遼地區巖性油藏的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那么就需要相關科研團隊在研究過程中,能夠選擇科學合理的勘測方式和技術,同時還要提高專業能力水平,將先進的勘測技術應用其中,從多方面分析巖性油藏的成因。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為松遼盆地巖性油藏的研究提供可參考的依據,提高研究質量。

參考文獻

[1]熊慶莉.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巖性油藏形成條件[J].西部探礦工程,2015,27(6):86-90.

[2]張順,崔坤寧,張晨晨,等.松遼盆地泉頭組三、四段河流相儲層巖性油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規律[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1,32(3):411-419.

[3]史忠生,王天琦,王建功,等.松遼盆地月亮泡地區巖性油藏成藏規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5):21-26.

猜你喜歡
分布規律松遼盆地
松遼盆地泰康地區四方臺組鈾成礦條件分析
相關矩陣和熵值算法在松遼盆地元素錄井巖性識別中的應用
帕金森病患者60例中醫證候要素分布規律
鋼—混疊合梁斜拉橋恒載索力優化分析
松遼盆地南部油頁巖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礦期古環境恢復
松遼盆地南部海坨子油田特低滲透儲層裂縫識別及預測模型
松遼盆地南部梨樹斷陷下白堊統營城組物源分析
松遼盆地北部深層斷陷類型及風險勘探領域優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