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職業高中作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2018-01-31 00:25馬義田
考試周刊 2017年101期
關鍵詞:主導性客觀性多樣性

摘 要:教師對作業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學生做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了作業的質量和學習程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成效。學生做作業的目的在于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于是,增強學生作業的有效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關鍵詞:有效性;自主性;多樣性;主導性;客觀性

作業,作為教與學之間的重要環節,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是學生在自身實踐中鞏固知識、深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師生之間交流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受應式教育的影響,學生的重復作業,機械作業,懲罰性作業和不同學科之間不顧整體利益爭搶課外作業時間,是普遍現象。作業的布置的簡單化,作業的批改形式單一,評價方式粗放,缺乏典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本文就中等專業學校(綜合高中)學生的學習現狀,談談作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 體現課堂的有效性

學生主要是從課堂獲得知識,從作業的完成過程中獲得了經驗,是再學習的過程,而學習又是作業的前提基礎,學習和作業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環節,從而學生就很難有效地完成作業,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之后,學生作業時思維清晰,信心十足,一定能積極主動有效地去完成作業,為此提高學生作業的有效性,高效率的課堂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了。

二、 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老師上完一節課,統一布置作業任務,對于學生而言,這只是完成老師的任務,甚至是一種壓力,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單調地布置作業,不能激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怎樣提高這一興趣呢?從教學實踐能感知到,減少機械性的重復性的作業,實行基礎性作業,課余給予學生自主作業的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作業,自主控制難易度,不同層次的學生會主動選擇符合自己學情的題目,這樣一來,學生在這個自由的空間是各盡所能、各展所思、各取所需,從而提高了作業的有效性。

三、 體現作業形式的多樣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持久學習的動力,老師的作業布置,也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高中數學作業,更多的要從形式上發生變化。

首先是基礎性作業,這是上完課針對現學知識所布置的作業,要求全體學生都要完成。例如:學習圓的標準方程,當天的作業應該是“已知圓的標準方程,寫出對應的圓心坐標和半徑”和“已知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寫出對應的圓的標準方程”這兩種題型。

其次是學生探究性作業,這是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從課本或課外書籍中選擇對應的題目加以練習。以教材知識和課堂學習為起點,讓學生走出課堂,搜集一定的題型,進行探索和研究,例如:在學習了圓的標準方程后,就有學生選擇了這樣的題目“經過坐標原點和點P(1,1),并且圓心在直線2x+3y+1=0上,求該圓的方程”,已知條件中設有圓心坐標也沒有半徑,直接要求學生要用方程的觀點和函數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一題目不僅加深了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也鞏固了已學的知識,在老師的鼓勵下這樣的過程,學生會有成就感,也會堅持下去的。

第三是規范性作業,按照高考(單招)考試模式,一段時間過去了,就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了什么,要考什么,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身進行檢測,明確學習的方向,也明確自己的學習情況,不斷地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和熱情。

四、 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普遍較差。單方面在課堂里完成的作業是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外自覺有效地去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習題。本人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為學生設計了一種“5+2”作業模式,即每次的作業內容為5題基本概念題(選擇題,填空題)和兩題解答提高題(探究題),原則如下:選題,剛開始是以老師選題為主,一段時間后,就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布置,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只做五題基本概念題。頻數,視學生當天的學習任務輕重,學習任務重就不布置。

講評,主要由教師批改,也可以學生互相批改,教師作階段性講評。

“5+2”的作業模式基于作業任務與教學目標的內在聯系,使作業作為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和操作化,基于學生認知的差異和個性的差異,“5+2”中的“5”是面向全體的學生,突出了層次性,不管是哪一層次的學生,只要能調動他們學習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就會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對一些帶有綜合性、靈活性、創新性的題目,主要建議學有余力的優等生練習,使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使知識轉換為一種技能,從而優化了學習過程,在教師主導性的作用下,使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變“要學生做作業”為“學生要做作業”。

五、 體現作業評價的客觀性

教師對作業的批改和評價,是對學生作業的監控和指導,從作業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完成作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往往不善于獨立思考,具有依賴性,成績好的學生,往往自覺性強,具有較高的獨立性,教師在作出客觀評價的同時,要能適時地引導提示,做作業較困難的學生在外界的幫助下,讓這部分學生真正弄懂,并獨立完成解題過程,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改變單一的打“√”或“×”的評價方式,作業的批改,除了教師全批全改外,還可以采用學生自我批改,同桌互相批改,當面批改,教師集中講評法等等,但不論采取哪種方法,都要說清理由,征得學生的贊成和密切配合才能成功有效的。除了打“√”或“×”外,另作一些其他的符號“”,“——”,“?”等。簡潔的提示語使學生明確錯在何處,為何出借,在配以鼓勵的贊美語言讓學生感受老師的關愛,更好地促進學生作業的有效性。

因此,教師要從有效性、自主性、多樣性、主導性、客觀性這五個方面入手,設計好學生的作業,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作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廖曉芳.科學理解新課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2]齊立偉,姚冬梅,薛有奎.高中數學作業現狀及成因淺析.當代教育科學,2011.

作者簡介:馬義田,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導性客觀性多樣性
穩增長要更關注主導性企業
憲法解釋與實踐客觀性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領下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探索
客觀性與解釋
實現“歷史解釋”多樣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拒絕“偽引導” 正視主導性
淺談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的特征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物合成機制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水磨地區蕨類植物多樣性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