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科技創新促進中心: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架起科技與經濟融通的“金橋”

2018-02-04 21:13楊云帆
中國科技產業 2018年5期
關鍵詞:金橋產學研濟南

◎ 本刊記者 楊云帆

濟南科技創新促進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濟南創新谷管理中心更名而來,主要從事政府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的政策研究,為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意見建議,協調推動與國內外高校院所及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等工作。

多年來,濟南中心以推動產學研合作,加快技術轉移,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目標,以建設濟南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為契機,構建起一廳、一網、一體系的科技服務系統,用“1+1+1”的“政務、服務、業務”協同模式,將濟南產學研一體化再度整合升級,架起科技和經濟合作的“金橋”。截至目前,中心服務企業7530余家次,推廣技術成果4581項,提供培訓服務29190人次,引進人才763位,培育科技型企業1200家,廣泛社會好評。

共建校企示范基地,促進產學研金介深層合作

促成山東大學與長清區政府簽署全面合作協議,19家企業現場與山東大學專家簽定合作協議;促成山東省科學院生物所與福膠集團聯合建立實驗室和產學研基地。連續三年與齊魯工業大學共同組織召開三批齊魯工業大學專家服務濟南企業創新行動啟動儀式暨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宣講會,促成齊魯工大123名專家與9個縣區的143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產學研結合形式多樣化,模式多元化,實現有效銜接。依托“兩個聯盟、一個平臺”實現產學研有效銜接。中心依托“濟南科技服務新農村建設戰略聯盟”針對農業園區、畜牧養殖等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服務工作;依托“濟南都市圈技術轉移聯盟”,統籌7地市科技資源、服務資源,疏通合作渠道;協同“濟南市食品工業協會”搭建“食品行業產學研合作平臺”。

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向名牌院校借智,實現精準對接。為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研發中的技術需求和技術難題,加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產業化,2016年從全市企業征集技術需求200余項,高校院所技術成果500余項,為我市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搭建對接平臺。

濟南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項目是山東省科技廳立項的重業大專項之一。平臺以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為宗旨,以促進產學研合作為抓手,以服務體系建設為基礎,以硬件建設為保障,發揮省城高端人才資源優勢,突出濟南特色,已成為濟南及山東最具影響力的產學研合作平臺之一。

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強化金融創新助推功能。中心積極發揮“六個對接”的工作職能:一是對接載體,建設濟南市科技金融大廈,引進中國技術交易所、北京中關村中技集團等國內高端運營機構;二是對接資本,為企業牽頭與齊魯銀行、省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基金公司等進行業務對接;三是對接企業,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三板、齊魯股權科技版等領域中,篩選出一部分具有核心知識產權、財務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推薦給金融機構;此外,中心還發揮了對接技術,對接智力和對接服務等落地轉化的重要職能:收集整理了國家、省、市的各類科技政策、財稅補貼、企業資質認證、人才引進等相關政策文件,形成方便實用的政策匯編;在微信公眾號“濟南科技”上發布《科技局喊你來領補助》推廣科創中心建設若干政策暨科技型企業扶持獎補政策,單條信息閱讀點擊量4370余次,閱讀范圍基本覆蓋全國各?。ㄎ鞑睾透郯呐_除外)。

以風險補償金貸款為抓手,推動科技企業獲得更大規模信貸支持。2016年,中心向銀行及投資機構直接推薦企業218家,幫助企業落實合作銀行貸款筆數289筆,貸款金額合計14.67億元。針對中小微科技型企業注冊時間短、規模小、輕資產、融資風險大等問題,我們積極聯系多家合作銀行,反復磋商談判,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融資產品,促成銀行推出“聯建貸”、“信用擔保與知識產權質押雙增信”等創新方式,為企業“雪中送炭”,幫助很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下來。

服務企業創新,推動成果轉化,促進經濟發展

近年來,濟南科技創新促進中心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為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間建立密切而穩定的合作關提供支撐,架起了科技和經濟合作的金橋。同時,中心以平臺建設為基礎,以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為主業,以項目促進產學研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心先后被命名國家級示范中心、首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多次獲得全國生產力促進獎、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和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順利完成了ISO9001認證工作。多次被評為濟南市文明單位,并被共青團濟南市委評為青年文明號。2016年,中心聯系科研機構280個,組織專家326名,服務企業2819家;為企業增加銷售收入30.11億元,增加就業崗位千余個,得到廣大中小企業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褒獎。

技術合同認定工作深入開展。積極與山東省技術市場管理服務中心溝通協調,獲得數據及業務支持;創新性開展數據應用研究,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技術交易基礎數據進行了大量的統計分析,全過程人工處理數據不少于8萬條,助推工作有效開展;與山東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等10余家技術合同登記較多或存量較多的高校、科研院所進行電話交流和實地調研,動員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合同登記去存量、上增量;利用網絡、平臺等渠道進行普惠性宣傳,深入縣區和藥谷、新材料產業園等園區現場為企業提供注冊和咨詢服務,發展新注冊企業80余家;通過電話等多種方式主動對接100余家企業,深挖企業潛能,深入浪潮集團、魯能軟件等近20家企業開展定向服務、上門服務,根據實際需求開展企業專題培訓,累計培訓企業相關業務人員110余人。根據全國技術合同網上登記系統統計,截止到12月底,全市共受理技術合同4866份(未含涉外技術合同),合同成交額44.79億元,超額完成44億元的全年目標。

2014至2016年,中心連續三年組織了“齊魯工業大學青年教師服務濟南企業行動”,共組織青年教師125名下企業服務進行服務,有113家企業與青年學者達成了合作協議,95家企業與青年學者簽定了技術合同,青年學者為企業解決了一系列技術創新方面遇到的瓶頸問題,主要包括協助企業解決了產品的研發及產品升級換代、軟件開發、生產線改造等實際問題;此外,還按照計劃安排協助企業撰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共同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等。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62項。為及時了解企業反饋的信息,與企業建立了QQ群、制定合作情況調查表,保持與企業的聯系溝通,進一步加快校企合作步伐。

大型科學儀器平臺管理服務實現新突破。中心認真做好平臺運營管理工作,完善現有儀器數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平臺信息,完成2015年度創新券補報、兌換和2016年度創新券的申報工作。根據濟南市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濟南地區入網儀器設備3076臺/套,設備原值31.2654億元,使用創新券1337次,創新券補助金額291.61萬元,為歷年來最高補助金額,較往年有顯著提高。

做好科技服務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心2010年度被科技部指定為全國“服務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以來,組織專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先后組織有關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等成立了“濟南科技服務新農村建設戰略聯盟”、“濟南核桃產業技術創新服務聯盟”,組織策劃了省農科院、省林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專家服務團 “服務濟南”行動,通過技術需求征集、教室講課、田間地頭指導等培訓方式,針對全市5個重點縣(市)區21個鄉鎮在作物良種、果樹植保嫁接、蔬菜種植管理、畜禽養殖等專業邀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講解,真正做到“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落地,技術要領直接到位”服務方式,受到各縣(市)區和廣大農民的歡迎。

猜你喜歡
金橋產學研濟南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金橋月歷
金橋月歷
金橋月歷
金橋月歷
“政產學研用”:培養卓越新聞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Paving Memory Lane
濟南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