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怎樣堅持“坐而不待斃”的:一發牽身

2018-02-06 09:20劉伯奎
中國總會計師 2017年12期
關鍵詞:伏案骨刺器官

劉伯奎

隨著人們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強,各種各樣的健身活動在社區、家庭熱火朝天地開展著。不僅在公園、在廣場,到處都有全民健身的身影,健身館、游泳館早已打破季節性的制約,逐漸成為平民百姓擔任主角的表演場。然而,日常生活中還是不時會發出不和諧的聲響。而這些不和諧的聲響的出現,始終在提醒人們:不要漠視看似細小部位的意外。因為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轉為“傷一發而傷全身”就不是好事了。而這也是我以“防未病”堅持“坐而不待斃”的一項行為準則。

例如,據報道:

某年過七旬的著名曲藝演員,在家中坐在馬桶上意外身亡,原因可能是因為排便不暢而掙力過大以致死亡。

某人伏案工作半天,因為時間過久,起立時伸了一下懶腰,仰了一下脖子,結果只聽得咔嚓一聲,頸椎骨折。

某地鐵車廂內,一個年輕人一直低著頭在看手機,一聽到站了,于是立起身來就向外走,卻失去控制一頭栽倒在地。

……

這些意外事件的發生,說明決定生命安全的并不是只有心、腦、四肢等主要肢體部位,小的部位也不可忽視,這也是我寫出“一發牽身”這篇文章的心得總結。

一發牽身在這里有兩層含義:

一是要確立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無不與整個身體的健康密切相關的理念,也就是“傷一發可能傷全身”的意思,因此健身要注意點面俱到。例如,就上期文章提到的關節磨潤,就應當是兼顧全身的,包括小關節的磨潤,這一點,尤其是對于坐辦公室的人,對于老年人,以及對于年齡雖然不大,但卻已經出現骨質酥松癥狀的人來說,尤其需要重視。這其中就包括:

肩關節磨潤——我每天保持雙臂向前、向后兩個方向揮動輪圈,各64次;

臂關節磨潤——我每天保持從自然下垂曲臂提升至胸前再復原,周而復始64次;

腕關節磨潤——我每天保持雙手十指交叉合掌,任意轉動64次;

指關節磨潤——我每天保持五指張開快速合攏握拳,重復64次。

二是人的身體為什么會通體密布神經網絡,其功能就在于以疼痛感的快速傳遞建立起一種“十指連心”的預警聯系,在于盡可能預防哪怕是很小的意外傷害。這就又告訴我們,每一個肢體器官的存在都有其功能作用,即使身體的某一部位出現老年性疾病,非到不得已就不要輕易切除,因為一個老化且有病的器官保存在體內,在身體出現異常時,往往是它首先發出預警信號,提醒你注意并做出防范,保留它就相當于在體內設立了一個預警點。而輕易切除了身體的某一個部分,就相當于解除了這一部分的安全預警功能。

時至今日,我的身體依然保留的帶病器官就有痔瘡(混合痔)、膽囊息肉(群發性)、右腿膝蓋骨骨刺(正頂在膝蓋骨上),我把這些帶病器官的保留看作是在體內建立了一個一個的預警信號點。

這些有病機體存留在體內,難免經常會給自己帶來疼痛。但是,我早就發現,某一帶病器官的感覺疼痛,只要痛感不是迅速加重,而是日復一日程度不變,那就留著讓它痛好了,因為只要痛感沒有加重,也就近似于一種“平安無事”的預警報告。例如,我右腿膝蓋骨面上的骨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做直立深蹲的運動時,初始不但會咔咔響,而且刺痛感明顯??墒俏野l現,每天如此,刺痛其實并未加重,這就說明骨刺實際上已經適應了這種每天如此鍛煉的強度,于是就留著它和平共處了。結果二十幾年下來,每次鍛煉的咔咔響聲不但有所減弱,痛感也隨同鍛煉的持續有所降低。

很多人都會說,工作太忙實在抽不出時間來鍛煉,等退休了再說吧。想提醒一句的是:我得以“卒中爆發時救命”的鍛煉保健是從20歲開始的,“鍛煉50年救命一瞬間”。老祖宗早就告訴過我們:兩弊相衡取其輕。有一筆賬是很值得一算的,想想看,一次意外生病甚至住院總體上耗費了多少時間?如果把躺在病榻上虛度的時間分解到每一天的生活中用以保健鍛煉,由此換來精力充沛,是合算還是不合算?

也正是從年少時就保持的健身鍛煉習慣,使得我盡管拖著曾經有嚴重傷病的身體,也從來不吃補品、保健品,卻得以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坐而不待斃”地創新讀書伏案研究,盡管沒有醫學權威的專家鑒定,但取得超過健康人至少20倍的多種學科的創新成果累積而身體依然照樣正常運轉,則是確鑿無疑的客觀事實。endprint

猜你喜歡
伏案骨刺器官
器官也有保護罩
白小安
“骨刺”聽起來很嚇人
渾身骨刺的肯龍
肯龍的兇悍骨刺
桌 子
肺臟:隱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人體最“沒用”的器官
伏案午睡不好
壯醫刺血療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療頸椎病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