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現存古舊書畫常見病害及保護性修復

2018-02-08 09:18張文軍陳一珀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18年4期
關鍵詞:漿糊書畫作品西北地區

張文軍,陳一珀

?

西北地區現存古舊書畫常見病害及保護性修復

張文軍1,陳一珀2

1.甘肅省圖書館,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甘肅 蘭州 730000

西北地區現存古舊書畫的常見病害破損原因有客觀的自然環境,如干燥的空氣,較強的紫外線引起的光熱反應,空氣含浮塵多;此外也有人為原因,如裝裱工藝水平和材料選擇,以及收藏存世過程中的不當做法,均可造成古書畫的損壞。對西北地區現存古舊書畫的保護性修復,需要先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然后從采集信息、建立修復檔案、分析測試、確定修復方案、配備場地及材料、清除異物及清洗,到揭褙、加護邊、加助條、全色、裱裝,有針對性地安排工作,以期完成每一件珍貴作品的裝裱修復,實現作品的保護保存,體現出它們的文化價值。

古舊書畫作品;自然腐蝕;人為破損;保護性修復

中國大西北的古絲綢之路給世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其中包括歷代書畫、經卷、文冊等大量紙質載體的文化瑰寶。但當地的自然環境多干旱缺水、空氣濕度小、晝夜溫差大、土壤鹽堿重、風沙較多,為紙質文化遺存的保護修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西北地域存世的紙質書畫進行保護修復,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基于西北地區古舊書畫文化遺存的現狀,針對客觀環境條件、致損原因,提出幾點保護與修復措施,僅供參考。

1 西北地區古舊書畫常見的病害破損原因

1.1 輻射氧化

存世古舊書畫作品的基本構成是紙張、綾絹、色料和相關輔助材料[1]。作品的價值體現為文明的傳承、文化的表述、工藝和材料的實證。古舊書畫在傳世過程中,被展陳、存玩,用于教化和美化人們的生活,容易受到陽光的照射或者是光源性強光的輻射,導致書畫載體材料如紙張、綾絹、棉麻、色料等發生光氧化反應和光熱反應,造成天然有機材料纖維的氧化,生成氧化纖維素,同時纖維結構內水分子散失,紙張、綾絹、棉麻老化,出現黃斑乃至改變原來的色相漸次變黃色,整體酥脆,觸之即破[2]。其中的色料是被膠料粘附于纖維上,光的作用使膠料蛋白分解成氨基酸,失去膠性,導致脫落,并使色料發生化學反應,出現變色、褪色等現象[3]。這些問題是西北地區存世書畫作品最為常見,也是最直接的傷癥。

1.2 煙熏粉塵

西北地區老的民居房舍、寺觀廟宇、官府衙署等建筑群落,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泥坯房,或窖洞,或磚石泥房,冬可御寒,夏可避暑,防盜安全,門窗緊湊。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做飯、取暖、照明、焚香時,會產生大量的柴火、麥草、煤炭、油煙的煙霧,這種煙霧的主體是燃燒粉塵及其與水汽相融合的飽和弱碳酸、亞硫酸、亞硝酸等化學凝結水珠,在相對密閉、空氣流動性弱的環境中,極容易飄移粘附或沉積于書畫作品表面[4]。再假以高溫高濕的水膜作用,或低溫高濕產生露點作用,使得古舊書畫形成從上到下、正反兩面、由深到淺的陳舊顏色的漸次變化,由此產生的破壞作用不亞于光的破壞性。

1.3 堿性、酸性包漿

由于空氣揚塵,房屋老化形成多塵空間的房屋館舍環境,空氣中飄浮著堿性塵埃粒子和微生物。在空氣流動緩慢的室內,古舊書畫作品在懸掛陳展過程中,無論正反面,其表面都會降附相當數量的塵埃和微生物,形成包漿。包漿層是一層混和物的積淀產生物,所含塵埃粒子有棱角,會磨損書畫作品,其堿性作用又會對書畫的載體材料發生堿性降解,加速它們的老化。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微生物會產生新陳代謝,蝕咬紙張纖維和綾絹、棉麻纖維,微生物的生長排泄產生酸化作用,加大作品酸性破損。包漿層的存在對古書畫原貌有相應的覆遮性,使原始形態和信息有相當的損失。

1.4 裝裱材料、工藝

對書畫作品的裝裱直接關系到作品的美觀和存世時間。裝裱是材料、工藝和保護方式的綜合結果。材料分工具材料、裱材和漿糊,工藝對應的是裝裱技能、裝裱形式、裝裱工藝過程,保護方式是對裝裱引用材料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和輔助材料的要求。從西北地區存世古舊書畫的裝裱實物分析,它們存在著使用材料簡陋、工具不足、漿糊提純度不高、含雜物多、相關技能欠缺、工藝過程中有個別環節缺失、保護方式不充分等常見問題。

古舊書畫裝裱的裱邊和天地常以紙料為主,兩邊輔加寬窄不等的通天的綾邊,或絹邊、布邊,起到裝飾美化作用,也有對新裱作品不易破裂的加固作用。選用的天桿木質粗糙、細小、易變形,甚至有用芨芨草莖桿等替代。地軸有直徑在2~3 cm的木軸,或用多層紙包卷沙土、兩頭封住制成粗度在 2 cm的沙軸。托畫和複背的裱背紙多系當地出產的以麻料、構樹皮料纖維、草料纖維為原料,用澆紙法或抄紙法制成的土紙,紙纖維提純度不是特別高,纖維粗細不勻,分布均勻度弱,形成了裝裱件在不同位置的薄厚差異,及折裂度的不同。

裝裱用漿糊多為不洗除面筋的小麥淀粉漿糊,漿糊中所含麩皮多,漿糊乳化度低,漿糊里含泥沙塵等異物較為明顯,這些雜質勢必影響漿糊的黏性,對粘接應力均衡、畫心酸堿變化、材料老化傾向產生很多不利的反應。

在裝裱過程中,使用的裝裱工具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裝裱實物的裁口、接口等處略顯草率。從生活條件和生活資料及人們的文化生活水準見識等諸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對古舊書畫字畫的保存和保護有一定的欠缺。古舊書畫作品之所以能保留下來,古人盡管采用了諸如畫袋、畫盒、畫箱、畫架、專用收藏室等多種器具,但是,由于畫袋材質不佳、畫盒大小不規矩、畫箱變形擠壓等原因,如同人穿衣物不合體,起居環境條件不適宜,使作品遭受到了保護與保存條件不得當的損傷。

從多件存世古舊書畫裱件可以分析古人的裝裱工藝,從中可以直接反應出一個地域內人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優劣。是否選用合理的裝裱材料、配備應手的裝裱工具、盡心盡力地完成作品的裝裱過程,從托畫、配料、鑲接、複背、砑裝,到裝配天桿、地軸,形成的裝裱作品的表面和背面的平整度、光潔度、柔韌度等方面,均可以感受到西北地區存世古舊書畫的裝裱工藝技能存在手法不夠精準、技能水平不是特別得當、技能識見稍見狹窄等問題,因而造成裝裱加工工藝不足。

1.5 展覽存藏

書畫作品在展示陳列、收藏把玩、卷收存放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如明代高鐮《遵生八箋》中“古畫年遠紙絹已脆,不時卷舒,略少局促,即便折損破碎無救”的情況,更存在如“童仆不識收卷有法,即以兩手甲抓畫卷起,不顧邊齊,以軸桿著力緊收,內中絹素碎裂”和“或出示俗人,不知看法,即便手托畫背,起眼就觀,絹素隨折”的人為破壞性問題。西北地區存世的書畫作品無論公藏,亦或私人收藏,每一幅每一件書畫作品在懸掛、陳列時,有可知不可知因素對其造成內在的老化和外在干擾性致損形成的脆裂、變色、異物附著、斑漬等,影響到作品品相的好壞優劣,關系到古舊書畫原始文獻信息的完整性,載體材料的可靠有效性和藝術表現的客觀性。

本刊訊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100名杰出人物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以表彰他們在改革開放40年中的貢獻。路遙作為陜西籍杰出人物入選。

古舊書畫在存藏時,由于特殊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收藏者的品評意愿、不可預料的人為干預等因素,出現改變字畫原始信息、隨意加減信息、甚至改頭換面變身它用的不正當現象。作品題款或被粘貼遮蓋、或被裁挖改換,作品由大尺寸裁小,局部位置挪移,各種仿舊色加工,材料被搓揉做舊等等,手法不一而足,產生說不清道不明的損害。

古舊書畫在居舍懸掛和長期展陳,會遇到不可預知的墻壁滲漏水、霜霧天氣,還有鳥蠅飄落下糞跡污染,在作品上留下滲漏水痕、泥漬和水膜作用下形成的飽和酸性、堿性因素,對書畫材料纖維進行分解破壞[5]。也有人為的不小心潑濺到作品上的油污,或少不知事的玩童的涂鴉行為破壞。

至于古舊書畫在存世傳承時遭遇“兵火水溺,歲苦流移”,蟲吃鼠害,再加以人們對其認知不夠,珍視不足,保存保護環境條件不夠充分,對古舊書畫的初次裝裱或以后的修復不得當等原因,造成難以復原、難以保全、不可逆轉的病害。筆者在實際工作中接觸了大量的實物,發現古舊書畫所用紙張、裝飾材料、漿糊及裝裱的工藝方法,都直接關系到作品的美,平整美、材料美、做工美、形式美,統一形成了裝裱工藝美。但是由于用料不當、漿糊的干凈程度和黏性不夠、裝裱時排刷不妥貼等問題,很容易見到做工粗糙、起夾層、折痕斷裂、鼓包、材料收縮不一致等狀況。古舊書畫不僅不易保存下來,更難講求到精、雅、美、善的較高文化要求。

2 對西北地區存世古舊書畫的保護性修復

2.1 采集信息,建立修復檔案

利用相機拍攝整體圖像和局部圖像資料,利用電腦記錄作品文獻信息和破損信息,作為修復依據。并記錄修復的過程,留取第一手現場資料,建立修復檔案文獻。

2.2 分析測試

對古舊書畫先進行初步消毒和滅菌工作,再測試書畫作品的酸堿度、顏料特征特性和穩定性、分析書畫載體紙絹布等材料的性質和老化程度。

2.3 確定修復方案

2.4 配備場地及材料

準備良好的修復室舍環境、配備工具器材和選配適用的紙、綾、絹、顏料、墨、軸等材料,自已制作漿糊,處理紙張絹綾染色,都是對古舊書畫材質、裝裱形制、病害狀況客觀了解、相互適應的過程。

2.5 清除異物

書畫作品表面有積塵、蠅屎等黏附物,先裁去已破朽裝裱鑲料,然后用毛刷、毛巾、軟橡皮擦、面團等除塵,用針、小刀等剔除黏附物,并對折裂口和破損口刮薄,刮去破洞黑口。

2.6 清洗

對古舊書畫清洗前,先對油斑、泥污、霉菌、筆污等進行安全可靠的祛斑,對顏料進行固色處理,再用溫純凈水淋洗,最后用毛巾吸去水份。溫純凈水淋洗的作用有四:一為去臟,使得纖維間積存的塵埃、微生物隨水流失;二為改善書畫材料的破壞性酸堿環境;三是通過洗潤使原書畫高度失水的載體纖維進行一定的補水,以減緩纖維的老化速度;四為在揭裱時,能夠揭去原托裱紙,并有效調整因破損導致的形態改變。

2.7 揭褙

逐步用揭、揉、搓、捻等手法揭去裱背紙。古人言:書畫之命,全關乎揭。揭裱書畫的難點在于對材料的了然于胸,修復人要有平和安詳的心態、精熟的技能,才能做到揭得凈、揭得到位、揭不傷。

2.8 加護邊

對古舊書畫的托裱多用搭覆的方式,就是選用大于畫心四邊各5 cm的托紙上刷涂漿糊,然后撤去托紙多余的水份,搭在畫心背面,用棕刷排刷,使托紙和畫心背粘貼緊實,在大出畫心的四邊從背后加助條,這是出軟局,以保證原作品的大小形狀不變。清代周二學在《賞延素心錄》中指出,“被綴破畫,法備前人,無可增損。惟有經裱多次,上下邊際,為惡手濫割。必須覓一色紙絹接闊一分,才不逼畫位。要之”。出局有軟局、水局、硬局,以保護為前提的出局是修復各種古舊書畫必要的工序。

2.9 加助條

古舊書畫常見折裂口、蟲蛀、磨損、絮化破損,在托好的作品背面對以上的各種情況需加折條和隱補紙,增強折口耐折性,使修補處薄厚一致。

2.10 全色

對被修復書畫的全色,一般先采用膠礬水或豆漿液對補色位置固定,而后用狼毫小筆逐漸補全,使其美觀協調。全色要做到對原作藝術風格、內容特點、繪畫技巧和用筆高度接近,并要做到修舊如舊。全色過程用水寧干勿濕,用色寧淺勿深。

2.11 裱裝

對托制好的古舊書畫作品進行合理的方裁后,配以得當的鑲料鑲接在作品周圍,然后覆裱背紙,之后貼到掙墻上,歷時20余天,待其干透定形才可以取下,砑背、裝制天地桿,裝潢完成。

書畫修復工作就是為了對存世書畫作品已存在的病害進行一定的修治,使得作品得到保護,延長存世時間,美化生活。趙樸初曾題“書畫賴有裝裱助,乃能掛壁增光輝”,每一件書畫作品所包含的藝術價值、文獻價值、歷史文物價值和材料價值,彌足珍貴,因此“畫郎中”們要謹慎對待修復工作,堅持最小干預、最大信息保留、材料安全可靠、過程可逆的原則,才能稱其為科學合理、盡心盡責的保護修復。

3 結語

古人言:故裝潢優劣,實名跡存亡系焉。西北地區的文化實物——古舊書畫,得之不易,傳之不易。囿于客觀自然環境和物產條件的局限,及人們在歷代文化生活中現實環境的變遷與制約,古舊書畫的載體材料的粗糙和簡陋,對古舊書畫的裝裱工藝和保護方式的草率和不足,直接或間接導致了作品保護性修復工作更顯得任重而道遠。

[1] 馮鵬生.中國書畫裝裱概說[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29-36.

[2] 王蕙貞.文物保護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5-170.

[3] 南京博物院.傳統書畫裝裱與修復[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64-73.

[4] 劉舜強.古書畫保存環境研究[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2):56-58.

[5] 宋麗萍.環境因素對古書畫藏品的危害及控制措施[C]//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傳統裝裱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傳統裝裱技術研究會,2005:102-105.

[6] 紙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中國書畫文物修復導則[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26.

Common Diseases and Damages and Protective Restoration of Existing Ol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Northwest China

ZHANG Wen-jun1, CHEN Yibo2

(1. Gansu Province Library, Lanzhou 730000, China; 2. Gansu Province Arts and Crafts Association, Lanzhou 730000, China)

The causes of common diseases and damages of existing ol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northwest China are objective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dry air, thermal reaction caused by strong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 air containing dust, as well as some man-made reasons, such as mounting techniques and material choosing and improper practices in the collection process. All of the above reasons can cause damages of ol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or the protective restoration of the existing ol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northwest China,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 should be made firstly, and targeted and reliable work should be done from collecting information, establishing restoration files, analyzing and testing, determining restoration plans, equipping venues and materials, removing foreign matters and cleansing, to uncovering, adding edge protection, adding auxiliary, painting colors, and mounting,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restoration and decoration of each precious piece of work, achieve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work, and reflect the cultural values.

ol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natural corrosion; man-made breakage; protective restoration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4.017

G264.3

A

2095-5707(2018)04-0060-04

(2018-03-02)

(2018-03-16;編輯:魏民)

張文軍,陳一珀.西北地區現存古舊書畫常見病害及保護性修復[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8,42(4):60-63.

張文軍,E-mail: 48008537@qq.com

猜你喜歡
漿糊書畫作品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支護樁施工技術應用概述
老友“漿糊”
近60年西北地區森林資源變化分析與思考
少兒書畫作品8幅
自制漿糊管
西北地區赤霞珠葡萄根際土壤中AM真菌的多樣性
初學裱畫之感——漿糊的制作與應用
漿糊對印畫
書畫作品欣賞
書畫作品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