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師范文化的積淀與傳承

2018-02-08 19:39殷淑萍
鐵軍 2018年2期
關鍵詞:師范學校師范南通

殷淑萍

當前,文化建設受到黨中央及全社會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文化強國被上升到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全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文化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江蘇省、南通市陸續出臺關于十三五期間文化發展規劃的文件,強調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從學校層面講,文化是一所學校在辦學歷程中逐步創造、積累、豐富、發展形成的,是全體師生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念(精神文化)、行為規范(制度文化)和校園風貌(物質文化)的一種“綜合體”。文化也是學校建設與發展的軟實力,是激勵全校師生積極進取、改革創新的重要精神源泉,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因素。

紅色師范的由來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南通師范學校的進步師生感應時代召喚,積極投身于波瀾壯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洪流之中。他們在學校建立起南通地區最早的黨支部,把革命的火種播撒在江海大地;他們走進工廠,用革命的真理啟迪貧苦勞工;他們深入農村,領導農民暴動;他們參與紅十四軍的浴血奮戰,把江海地區的革命浪潮推向高峰,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譜寫出一曲曲響徹云天的英雄之歌。由此,南通師范學校被譽為“紅色師范”。

耿耿在《革命大潮中的紅色師范》一文中介紹了全國十幾所師范學校的重要革命活動,南通師范學校被列在首位。原因有二,一是南通師范是中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師范學校,二是南通師范涌現出一批以無產階級革命家惲代英、劉瑞龍為代表的人物,南通師范的紅色歷史在全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不言而喻。

今天的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是由南通地區三所百年師范合并形成的“大師范”。2005年,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與江蘇省海門師范學校合并建立南通高等師范學校。2014年,如皋高等師范學校與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合并辦學。三所師范都有著百余年的悠久歷史和紅色師范的光輝印跡,為南通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南通師范的青年學生便同南通地區其他學校的學生一起組成南通學生聯合會,在校內組織各種進步團體,宣傳愛國思想。在1926年春夏間,南通地區最早的黨支部正式成立,時稱“中共江蘇省第一代用師范學校支部”(習稱“中共第一代師支部”),王盈朝任支部書記,支部工作直屬中共上海區委(即江浙區委)的領導。

民國時期的海門師范是海門地區早期共產黨人進行地下革命斗爭的發源地之一。1926年起擔任海門師范校長的張冠今是中共在海門地區進行革命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組成了海門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支部,即三條橋黨支部。為此,海門市人民政府專門建碑紀念。

從1912年至1937年,如皋師范進步學生在“五四”運動、抗日救國、聲援北伐戰爭,反“清黨”等斗爭中,受到馬克思主義熏陶,發揮了先鋒作用。吳肅(亞魯)成為江海地區共產主義啟蒙人。陸景槐(植三)創建了如皋縣第一個黨支部。

紅色師范文化的含義

紅色師范文化,是一種跟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紅色政權密切聯系的積極進步的學校文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并與馬克思主義相融合的先進文化,是師范辦學歷史上獨特的文化現象。

據相關資料顯示,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中8名是師范人,師范人占出席人數的比例為61.5%;出席中共二大的12名代表,其中7名是師范人,師范人占出席人數的比例為58.3%。師范教育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便與中國共產黨有了密切的關聯。師范人為中國共產黨誕生作出的重大貢獻,師范在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的重要作用,師范文化與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積極進步的紅色文化的融合發展,將紅色師范文化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紅色師范文化的價值

文化是師范學校的靈魂,它影響著辦學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紅色師范文化以其獨特的先進性、純潔性、政治性、時代性,以其蘊含的愛國主義傳統和革命精神,成為師范文化的主流,成為師范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優秀素材,成為黨史工作部門研究區域歷史的珍貴資源。

紅色師范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革命戰爭年代,師范中一大批愛國青年,受到當時先進思潮的影響,為了民族的解放與自由,為了國家的獨立與富強,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勇敢地走出校門,積極投身于革命運動,將革命的火種撒播全國各地,先后建立黨支部,帶領進步學生和群眾與反革命勢力進行斗爭,為奪取革命勝利作出重要貢獻。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誠,對理想與信仰的追求,不畏艱難、英勇抗戰、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典范,是南通地區先進文化的核心,更是師范精神文化的瑰寶,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獨特的、永遠閃耀著耀眼光芒的重要內容。

紅色師范文化成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優秀素材。紅色師范文化源于中國特定歷史時期,有著鮮明時代烙印,抒寫了學校一代又一代進步師生,前赴后繼,砥礪奮進,為崇高的理想,獻出青春和熱血。徐家瑾、叢允中、楊文輝、王盈朝等公開成立了以研究社會科學為宗旨的“晨光社”;第一代師學生劉瑞龍、丁瓚、陳國藩、袁錫齡和顧怡生之子——省立第七中學學生顧民元在惲代英弟弟惲代賢(子強)的幫助下,成立“革命青年社”,閱讀進步書籍,組織秘密活動;與學生黨員劉瑞龍相關的南通縣“博物苑案”;震驚全國的南通“三·一八慘案”等,這些都是具有豐富內涵和教育價值的經典故事,值得所有師范生代代相傳。青少年時期正是人一生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以優秀的紅色文化作為素材,更容易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特別是在當今多種思潮并存、價值多元化的開放社會,更需要運用這些主流的、充滿正能量的紅色文化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影響和教育?!赌贤ㄊ小笆濉蔽幕l展規劃》第四節“加強江海文化傳承創新”中就指出:要加強南通籍或在南通從事革命活動的革命先輩的研究,加強“紅十四軍斗爭”“反清鄉斗爭”“蘇中七戰七捷”等重大事件的研究。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載體和素材。

紅色師范文化是黨史工作部門研究區域歷史的珍貴資源。紅色師范文化現象不只是一所師范學校的范疇,更屬于一個地區一個時代。中共第一代師支部是南通地區成立最早的黨支部,它的成立不僅開辟了南通師范學校青年革命運動的新篇章,而且成了南通地區培養革命人才的搖籃……把南通地區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推向新的高潮。中共第一代師支部、海門第一個黨支部(三條橋黨支部)、如皋第一個黨支部的成立,在傳播革命思想,帶動進步群眾進行革命斗爭方面都發揮了引領和輻射作用,為南通地區的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紅色文化,作為南通地區獨特的文化現象,它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是特殊歷史時期特定區域環境下形成的產物,是南通歷史的見證,是南通歷史文化的精華。無論從歷史的維度,還是從檔案的維度,都是黨史工作部門研究南通地區光榮歷史和發展歷程的珍貴資源。

紅色師范文化的傳承

紅色師范文化是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特殊文化現象,是師范學校極其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充分挖掘紅色師范文化價值,多維度、多方位、多途徑地傳播紅色師范文化成果,讓其傳播出去,輻射開來,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紅色師范文化的作用,更好地傳承、發揚、升華。

一、建立紅色師范紀念場所

中共江蘇省第一代師支部紀念標志。為紀念革命活動,1991年5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在南通師范校園內建立中共江蘇省第一代師支部紀念標志,主體部分鐫刻著1927年第一代師支部書記劉瑞龍同志珍藏的當年學校學生進步組織“革命青年社”成員閱讀進步書籍的借書單手跡。2012年、2013年相繼被命名為南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通市第一批中共黨史黨性教育基地。學校每年的清明烈士祭奠活動、入黨宣誓儀式、成人儀式等重要教育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紅色師范紀念館。紅色師范紀念館于2017年5月在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內建成。紀念館分為兩大版塊,主體部分和紅色師范代表人物劉瑞龍紀念館。主體部分五大主題:追思先烈·作育后昆,追求真理·傳播馬列(中共誕生與師范教育),師范群英·光耀中華,革命先驅·燎原江海,煌煌巨勛·薪火相繼。劉瑞龍紀念館設有四個子主題:江海赤子·翩然儒將,探求真理·點亮星火,鐵血丹心·開天辟地,朗朗乾坤·浩氣長存。紀念館采用圖文結合的展板、直觀生動的視頻,并配以實物映襯的方式(革命家的遺物、紅軍石刻標語、介紹革命活動的書籍等),清晰翔實地展示了師范教育與中國革命各個時期不同尋常的關系。學校積極加強紀念館的建設與管理,讓參觀紅色師范紀念館成為教職工政治學習、黨員教育、學生入學教育、對外交流的重要內容。讓走進紀念館的每位師生、每位來訪者,得到心靈的震撼、思想的洗禮、境界的提升,受到紅色師范文化的浸潤和滋養。

二、開設紅色師范文化校本課程

紅色師范文化是學校的特色文化、主流文化,“紅色”特性使它不同于學校其他文化。學校應加強紅色師范文化建設,組織專業教師編制校本教材,將革命先烈們崇高的精神和感人的事跡轉化為可以閱讀、容易傳播、更能保存的文字作品或形象生動的音像制品。讓教師在課堂教學、每日一講、班會討論、黨課教育等多樣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一起接受熏陶、啟迪心智,讓紅色師范文化教育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

三、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紅色師范文化是師范學校的特色文化,也是南通地區、江蘇省乃至全國的特色文化資源。因此,紅色師范紀念館不僅要對本校師生開放,更應面向公眾,擴大紅色師范文化受眾人群,擴大影響范圍。按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將紅色師范紀念館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一樣,向本地區市民開放,讓其成為市民自覺接受熏陶和教育的文化場所。條件成熟還可以開發紅色旅游價值,以紀念館、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事跡為內涵,吸引外地人群來認識、吸收、傳播具有南通元素、師范元素、革命元素的文化景觀,讓受眾對象面向南通、面向江蘇、面向全國。

以劉瑞龍為代表的一代先驅奠定了學校的光榮傳統,鑄就了學校獨特的革命精神,積淀了紅色的師范文化。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只有更好地珍惜、學習、繼承、發揚,才能增強發展自信,凝聚發展力量,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嶄新而艱巨的教師教育新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青年人才,續寫“紅色師范”報效祖國、造福人民的時代新篇章。

(責任編輯 李贊庭)

猜你喜歡
師范學校師范南通
“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物理師范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王瑩作品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術作品
小小書畫廊
展覽紀錄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長沙第一師范附小學生美術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