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2018-02-10 19:27
鄉村科技 2018年29期
關鍵詞:現代化農民生產

趙 爽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1 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及所解決的問題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農業已成為發展重點,農業發展情況對相關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農村現代化發展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并且與社會的發展相結合。農村現代化發展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建立農業生產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經濟管理以及保護資源和環境。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農業發展現狀,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1]。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著重發展重工業,但是農業是工業發展的保障。因此,毛澤東提出必須優先發展農業。此時的農業投入舉措便是農業現代化的雛形。國家加大對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大力建設農村水利工程,改進農民的作業器械,以促進農業從傳統的耕作方式轉變為現代的機械作業方式,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改革開放時期,國家不僅加大對農業的生產要素投入,還開始嘗試將農業與技術相結合,不斷加大科技應用力度,推動生產技術現代化發展。此時,中央提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方式由集體耕作改為家庭式承包。專家提出,要想發展農業,最重要的是發展農業機械技術,使中國的農業技術不斷向現代化轉型發展。

20世紀90年代,現代化管理技術與耕作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不僅要求將商品效益最大化,還要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耕作的發展目的。

自21世紀以來,開始進行農業大生產,此時期農民問題層出不窮。許多外來不可抗拒的因素制約著農業的發展,使農民苦不堪言。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五個統籌”方針,其中介紹了農業現代化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主要有農業生產中耕作技術的改善以及農業現代化管理等方面。社會大生產已成為大勢所趨,農民民生問題的解決亦是刻不容緩。同時,解決民生問題符合“四化”方針,對于推動我國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2 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雖然我國農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的同時夾雜著眾多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例如,農業的帶動效果還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改革要做的便是使農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讓其成為農村發展進程中的主力軍,由此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其中,發展的限制因素大致有以下幾點。

2.1 經濟發展落后,自然環境條件差

部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政府在農村發展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相應有所減少。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國家對農業的投入比值是一定的,財政收入減少,必然會導致農業發展消極,從而影響農民的勞作積極性。同時,農民減少對土地的耕作,同樣會對農業發展起到反作用,兩者相互作用。因此,國家應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提高生產總值,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可以引導民間資金投入農業生產,為農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及基礎,為農業生產提供動力。

另外,我國的環境狀況不容樂觀,過去的農業生產對土地、山川、河流等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這對后世進行農業大生產形成了很大的制約。如果耕作不計后果,那么農業再無可持續發展前景。因此,此時的農業發展必須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例如,大力推廣農場輪耕輪牧等措施[2],在解決農業問題的大背景下,使其作為推動力反作用于經濟,促使農業經濟發展壯大。

2.2 基礎設備投入力度不夠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橋梁、地鐵等大型社會產品的投資力度,雖然同時對農業更加重視,但是相比之下,國家對農業的投資捉襟見肘,相對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農業所能提供的物質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政府對農業產品的監管力度不夠,民眾使用的設備無人管理,受損嚴重的設施無法得到應有的保修而老化。對一些損壞情況較嚴重的設備進行報廢處理,依舊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造成了國家的基礎設施投入資金浪費嚴重。如果由專業的管理部門對基礎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修,那么投入的農業資金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農民生產提供更多便利。

2.3 科技投入不足,農業專業人才缺乏

我國農村大部分青壯年都進入大城市打工謀生,留下老人與孩子在農村生活,這種狀態致使農村勞動力缺乏、勞動效率不高、產出低下。而且農村的剩余的勞動力大多數文化素質不高,不具有專業的農業生產知識及經驗,很難對農業進行再創造,從而使我國農業發展停滯不前。

我國學習農業專業的人才缺乏,國家對農業創造的投入少,且大都并非“中國創造”,而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科技進行生產,實行“中國制造”,因而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學習到的都是技術表面,并非精髓所在,因而容易形成形式主義,無法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導致農業現代化發展緩慢。

2.4 農產品供求不協調

農產品生產供給與市場需求常出現不協調的狀況。市場信息的傳遞速度較慢,或者市場監管存在偏差,都會致使農民的生產受到損害。農村的銷售渠道窄,如果無法與市場相結合,將導致農民自負盈虧,農民的利益受到威脅,同時也不利于推動農村發展,增大了城鄉發展差距。農業的基礎配置較為低下,無法與完備的工業設施相媲美,因而農業發展規模較小,發展速度較低[3]。

3 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3.1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核心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結合我國國情提出的,其系統概述了我國農業的基本情況與發展態勢,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指路明燈。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應高舉“五大發展理念”的大旗,堅定不移地走創新之路,做到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開放的國際環境下實現資源共享。

3.2 以存在的問題為基礎,實現農業體系轉型升級

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農業創新,以局部帶動整體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有重點意識,抓住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著力解決主要矛盾,從而促使農業轉型發展。

3.3 構建新型農業現代化經營體系

對于現代化農業生產的管理必須要依據規章制度進行,使農業生產制度化、規?;?,使農業發展不斷有新的突破。同時,要把控好傳統與新興農業之間的關系,調整二者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著重培育高產、綠色健康產品。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農業生產問題是重點解決的方面,但工業是農業發展的帶動者,我國還是要以城市為中心、以農民為主體,建立新型產業聯系,引導農民積極配合制度要求,結合政治方案,利用優惠政策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

3.4 發揮政府的作用,實現政府與制度協同發展

政府服務于人民,因此要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政府是市場中“看得見的手”,唯有政府大力引導支持,才能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必須受政府監督,并與政府協調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創造公平競爭的優良環境,從而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一手遮天,政府的工作范圍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將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協同配合,下放惠民方針,同時采取銀行貸款優惠制度,提高農民的投資積極性與參與度。

3.5 加大對農業發展的資金投入

降低投資門檻,建立農村合作社,鼓勵農民投入資本,建立各項戰略組織,形成以城帶鄉的生產體系,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對市場信息進行嚴格把控,防止市場壟斷和惡意競爭,創造公平良好的市場氛圍。

3.6 提高農民素質,轉變傳統經營模式

農民的素質決定生產的高度,其中,教育是基礎性事業,是每個行業的基礎,因而,大力發展教育、引導農民學習知識至關重要。政府鼓勵大學生到西部支教、到農村當村官,通過人才下鄉進行技術創新,引領農村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改善農民固有的狹窄眼界,從而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

3.7 加強社會建設,建立新型農村服務體系

集約化生產有利于生產要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既節約了成本,又增加了效益。加強社會基礎設施投入,建立新型服務體系,使農業生產形成產業鏈,實現資源共享和專業化大生產。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農業生產過程,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而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3.8 實現科技與農業發展的有機結合

加大對農產品研發機構的支持力度,促使其創造新的技術財富,為產業生產注入新的活力。同時要注重產權維護,提高技術研發與技術應用水平,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推動力。

4 結語

農業是我國產業發展的基礎,是民生之本。解決好農業現代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推進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新農村建設,對于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與國家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現代化農民生產
邊疆治理現代化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中國現代化何以起飛和推進
——評《中國現代化論》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