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中審計與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8-02-10 22:59盛素玲常曉青
鄉村科技 2018年13期
關鍵詞:管理人員情況監督

盛素玲 常曉青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各級政府需要嚴格落實的一項發展任務,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與實現我國長治久安的重要途徑。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三農”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屬于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實現的社會重任。為了確?!叭r”工作得以全面貫徹與落實,有關部門需要切實做好審計工作與會計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說,審計機關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與監督部門,是促進新農村建設各項政策得到有效落實的基礎,同時也是確保各項建設資金得到合理使用的基礎。

1 新農村建設中加強建設工程審計與會計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維護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合理的審計管理與會計管理可以保證農民的財產安全,避免出現貪污受賄情況,確保農民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從根本上達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另外,加強建設工程審計管理與會計管理可以有效規避以往資金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具有一定的管理意義[1]。

1.2 有利于確保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

在新農村建設中,房屋、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的建設質量會直接對后期的使用安全產生直接影響。通過合理的審計管理與會計管理,可以落實好監督責任,對工程的建設質量進行反復審核,同時對工程的施工材料與設備進行反復質檢,以達到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的目的。

2 現階段新農村建設中審計與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審計方式與計劃缺乏合理性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農村審計人員往往憑借自身的主觀經驗及過往的工作經驗制訂相應的審計方式與計劃。普遍采用比較簡單的審計工作手段,無法迎合現代化的審計需求。例如,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審計人員基本會采用審閱法處理會計憑證、相關財務文件等,對于復核法、核對法等現代化方法的應用力度較為薄弱,很難達到標準化要求。

2.2 會計管理主體缺乏科學性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城鄉分割二元結構經濟社會體制將農村會計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排除在外,使得農村會計管理的主體結構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易引發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可知,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而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務部門負責所管轄區域內的財政會計工作,包括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等方面的會計工作。在這樣的形勢下,農村會計管理出現混亂情況,會計管理主體缺乏科學性。

2.3 相關人員缺乏職業素質

從現階段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情況來看,多數審計人員與會計管理人員普遍存在專業素質不高的情況,對于涉農資金的使用情況與分配情況不夠了解,無法體現出審計監督管理的相關職能與會計管理職能的相關要求,這對于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必須予以及時解決。除此之外,由于相關人員缺乏專業的職能素質,無法明確建設中各項資金的走向,使得新農村建設中的社會服務能力嚴重降低。

3 加強審計管理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對策

3.1 科學統籌,合理安排設計項目計劃

在審計項目計劃方面,相關人員需要以黨委政府與農民群眾重點關心的問題為計劃制訂的基礎內容,并以資金分配與撥付使用為制訂的基礎依據,重點突出支農資金、支農工程的使用情況與建設情況,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得以有效落實。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分析現階段審計項目規劃不合理的情況,適當調整項目計劃的相關結構,盡量避免出現審計項目隱患較多的情況,提高涉農審計項目在全盤計劃中的比重值,實現項目計劃的連續性與合理性。除此之外,審計管理人員還需要加強跟蹤審計力度,重點盤查各鎮、各部門領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工作情況,是否嚴格履行經濟責任,并針對涉農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審計。

3.2 大力推行切實可行的審計方式

始終堅持把真實性與合法性作為審計方式的確定依據,不斷提升審計方式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達到加大績效審計力度的效果。這就要求相關人員需要大力推行切實可行的審計方式,將重點審計與專項審計相結合,適當提升專項審計調查的工作力度,解決以往專項資金運用不合理或者缺乏穩定性的情況。在此基礎上,盡量將鎮級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與鎮黨委書記的責任制審計方式相結合,規避以往審計力度不足的情況,盡量加大項目資金使用環節的資金審核力度,實現審計過程全方位監督。值得注意的是,審計管理人員必須結合現階段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情況,利用合理的方法確定審計方式。

3.3 正確處理涉農審計中存在的隱患問題

通過審計不僅要嚴懲違法亂紀的行為,還要極力促進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實,規避隱患問題。從政策層面來講,對于涉農審計中存在的問題,應做好規范管理工作,避免出現涉農資金使用問題。應嚴格按照相關政策進行妥善處理,對于擅自挪用、貪污專項資金的情況,相關人員必須追究責任、層層查找,直接查明相關人員的失職原因,并根據現行的規定對其進行嚴格查辦。對于農村改革發展中存在的錯誤問題,應將重點放在督促整改方面,避免事態嚴重化,并結合具體的錯誤問題進行總結與歸納,積累經驗[2]。

4 加強會計管理促進“三農”建設長遠發展的對策

4.1 健全相關管理體系,貫徹與落實監督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相關規定,縣財政局屬于村級會計上級的管理機構,屬于村級會計的業務主管部門。而鄉鎮財政所又隸屬于縣財政局,也可以參與村級會計日常決策。針對現階段農村會計管理力度不足的情況,相關部門必須健全相關管理體系,貫徹與落實監督內容,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其中,服務中心的會計最好選用熟悉農村財務特點與管理流程的財務人員。同時盡量規避由原經管站人員擔任,應由文化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人員擔任。另外,在核算與管理方面,最好結合信息化技術,實現電算化核算要求,確保財務管理的效果與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民主理財小組需要定期開展理財活動,針對現階段財務的應用情況進行合理評析,找出不足之處,并予以及時解決。

4.2 強化會計隊伍力量,定期開展管理培訓活動

專業的會計管理人員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力量,可以說會計隊伍力量得以強化,新農村建設工作勢必也會得以強化。針對現階段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管理人員應盡可能地規避,解決以往會計隊伍力量薄弱的情況。而若想切實提升會計隊伍的建設力量,首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這一點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管理培訓活動予以實現。

現階段,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淡薄,限制了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針對此,管理人員應及時強化財務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全面落實精細化管理工作,如合理運用成本資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及時糾正財務會計人員對管理方面的錯誤認知。在此基礎上,相關人員可以開展會計管理活動,如建立會計培訓中心,對會計人員與儲備人員進行財務管理方面的培訓。

4.3 完善建設財務制度,做好審計與監督工作

督促村民委員會定期公布建設項目所運用到的資金情況,并進行細化處理,以報表的形式展現。最好可以接受村民和上級財政局的雙重監督,以達到會計管理的終極目的。并且在會計服務中心內部定期進行審計的基礎條件下,相關部門應對村民委員會的財務報賬進行定期查看,目的在于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合理。

一旦發現存在財務隱患問題,必須針對具體的隱患問題制訂對應的解決措施。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并做好審計與監督工作。在具體的完善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結合現階段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情況,合理分析當前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有效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從根本上確保農村基層黨員秉正執行財務管理工作,避免出現貪污受賄現象[3]。

總之,為了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得以順利建設與發展,審計部門應及時查找出自身審計管理與會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進行有效解決,發揮出審計與會計監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監督作用,進而推進新農村建設走向制度化、規范化。

猜你喜歡
管理人員情況監督
以“5×3”立體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員隊伍
醫院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與對策探討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脫發 養“老金”
一周融資融劵情況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夯實監督之基
特殊情況
我們歡迎你!
監督宜“補”不宜“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