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基層農經體系建設確保農經職能有效履行
——贛州市農經體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2018-02-11 19:30劉文中贛州市農業和糧食局
江西農業 2018年20期
關鍵詞:農經鄉鎮行政

文|劉文中(贛州市農業和糧食局)

農村經營管理工作體系(以下簡稱農經體系)是貫徹落實黨的農村基本政策的重要力量,擔負著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重大任務。近些年來,贛州市農經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農經職能得到加強,隊伍素質不斷提升,農經工作成效顯著,為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與新時代要求相比,農經體系還存在一些不適應和薄弱環節,體系不夠健全,機構性質與承擔職責不匹配,隊伍素質與履職要求有差距,工作手段與承擔任務不相稱等。

新時代農經工作的責任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笙?,提出了八項具體要求,其中七項要求都是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直接承擔的責任使命。

新時代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就是要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社會事務管理,不斷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大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激活主體、激活市場、激活要素,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制度支撐。

贛州市農經體系現狀

贛州市轄20個縣(市、區),共293個鄉(鎮、場), 3530個村(居、社區)。

農經機構總體情況。截止2017年底,全市有農經機構312個,其中:市級機構1個、縣級機構18、鄉鎮機構293個;農經隊伍實際在崗人員548人,其中:市級3人、縣級75人、鄉鎮470人。

市級農經機構情況。市級農經機構為贛州市農業和糧食局內設正科級行政科,現有工作人員3人,其中行政編2人,事業編1人。

縣級農經機構情況??h級農經機構18個均為事業單位(贛州經開區、蓉江新區沒有單設農經機構),核定編制人數84人。目前實際在崗人員75人,其中占編在崗人員70人,非農經編制在崗人員5人。

鄉級農經機構情況。鄉級農經機構293個(283個鄉鎮,另10個為農墾場、撤鄉并鎮設立的辦事處、有行政村的開發區等),其中鄉鎮獨立建站24個,綜合建站269個。在編人員數409人,實有在崗人數470人,其中專職人員數258人。

目前面臨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基層農經隊伍薄弱。新時代的農經工作任務繁重,除承擔財務監管外,還要負責產權制度改革、土地流轉管理、土地經營糾紛調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指導、農村社會事務管理等任務。目前縣級農經機構實際在崗人員75人,縣均不到4人;鄉級農經機構實有在崗人員470人,其中專職人員258人,鄉均在崗人員1.6人,專職人員不到1人。加上人員流動調整較大,縣鄉農經機構還存在交叉兼職的現象,而且面臨人員老化、隊伍結構不穩定等情況,遠不能勝任當前的工作。

單位性質與工作性質不統一。

長期以來,農經管理部門承擔著黨委、政府賦予的農村土地承包、農民負擔、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等行政管理與指導等工作,履行的是行政管理、行政監督、行政執法的職責。目前,縣、鄉經管機構為事業單位,人員是事業編制,未納入行政機構范疇。

國家對農村經濟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逐步完善,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已由過去的事業型管理轉變為法制型管理,由單純的業務指導行為轉變為政府督導行為,由面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轉變為農村基層單位和各類涉農單位。執法、執紀量大面寬,其工作任務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執法執紀職能越來越強。而縣級農經機構隊伍雖然履行的是農經工作的行政管理、行政監督、行政執法職責,但機構和人員卻都是純事業性質,沒有任何行政執法職能和手段,造成了許多農村政策落實不到位,農民利益維護不到位,農村矛盾糾紛處理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

縣級農經機構設置股級單位不利于開展工作。新時代賦予農經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責將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穩定和完善農村生產關系、培育和監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法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將更加繁重??h級農經機構指導管理任務將大大增加,而當前股級事業單位的設置與工作職責已明顯不相符,不利工作開展。由于機構級別低,在行使有關職能時阻力較大,難以協調部門、鄉鎮等單位的工作,工作難以開展。

鄉鎮農經站職能削弱,工作職能不能充分發揮。近年來,有的縣把鄉鎮農經站與其他農技推廣機構合并綜合建站,致使農經人員更無法專職使用,其他兼職農技人員又無法勝任農經業務,最終農經工作任務出現兩頭落不著的的尷尬局面,甚至少數鄉鎮農經工作處于線斷、網破、人散的境況。有的鄉鎮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雖已設立,但無編制、無經費,人員不能穩定,只能是一塊空牌子,不能正常有效開展業務??h級仲裁委雖已成立,日常工作由縣農經站承擔,但因人員不足,仲裁員培訓不到位,無法持證上崗仲裁,加上經費未保障,仲裁活動無法開展。

做好新時代農經工作的思考

農經部門要主動適應新變化、擔當新使命,銳意改革、不斷創新,積極融入鄉村振興、助力鄉村振興、固基鄉村振興、護航鄉村振興,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經營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加強農村社會管理。

提高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提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意義的認識,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體現到各個方面。切實把中央關于“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等要求落到實處。

理順機構。明確農經管理部門的歸屬,建立健全一個有權威的工作機構,強化農經體系建設。

建議將農經機構劃為行政類。將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等行政管理職能列入政府職責,確保履行好職能??h鄉要設立專門的農經管理機構,明確人員編制為國家公務員或者參公管理。

建議提升縣級農經機構為農糧局直屬管理的副科級機構。增加人員編制,保障工作經費。

強化鄉鎮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建設,鄉鎮經管站獨立設站。按照鄉鎮人口規模配備2-5名農經工作人員,核定人員編制,補充新鮮血液,做到定崗定人。

增加投入。針對基層農經機構無適當的辦公場所、無培訓設施、未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信息系統等問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經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長效機制,建立農經項目建設配置工作經費的機制,確保農經管理工作職能有效履行。

素質過硬。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作為基本要求,加強農經工作干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制定并實施培訓計劃,全面提升農經干部隊伍能力和水平。要通過考試錄用等手段,選撥一批素質高、業務強的大學生村官充實到農經隊伍中來;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農經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提高農經專業知識技能,不斷強化農經統計等基礎工作,為各級黨政領導提供準確、及時、完整的統計數據,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農經干部的思想素質,樹立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的意識和觀念。努力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政治素質、業務技能和充滿活力的農經隊伍,努力開創新時代農經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歡
農經鄉鎮行政
行政學人
淺談基層農經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鄉鎮改革怎樣防止“改來改去”?
“老鄉鎮”快退休,“新鄉鎮”還稚嫩 鄉鎮干部亟須“平穩換代”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鄉鎮扶貧印象
《農經》雜志2018 征訂函
《農經》形象
農經2017征訂函
讓鄉鎮紀委書記敢亮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