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借地震“媚日”遭嘲諷

2018-02-11 08:37蕭師言陳雯萱李珍張倍鑫
環球時報 2018-02-11
關鍵詞:探測儀花蓮日方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陳雯萱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本報記者 張倍鑫

臺灣花蓮6日晚發生6.5級強震后,臺當局和親綠營媒體的重點關注對象不僅是災情和搜救情況,還有日本。連日來,他們對來自日本的慰問與捐款又“感謝”又“感動”,對前來參與搜救的日本專家團隊寄予厚望。昨天上午,日方人員抵臺36小時后結束任務回國。有島內網民稱,雖然要感謝日方的援助,但政府和某些媒體人的“過度包裝”以及“去中媚日”的心思令人生厭。拒絕大陸派人救災,鋪天蓋地宣傳日本的善舉,臺當局將救援問題政治化,并錯失兩岸溝通機會的做法遭島內多方痛批。至于日本,其施以援手的背后也并非沒有自己的政治考量。

日本搜救隊:遺憾沒能救出生還者

材,并指導臺方搜救人員使用,“沒有辦法做任何推斷,人道救援也不會只依賴一種儀器”。

這并非日本搜救隊8日抵臺后第一次引發“不給力”的質疑。前兩天,大陸東南衛視駐臺記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臺灣消防署特搜大隊長梁國偉向他透露,日本救援隊因為危險只愿意在現場外提供幫助,而且日本帶來的電磁生命探測儀“臺灣也有”。這名記者認為,日本搜救隊的表現與臺灣媒體鋪天蓋地宣傳其神勇與愛心相去甚遠。島內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則稱,是臺方評估人員充足才婉拒日本的好意。原田優10日對臺灣媒體表示,“對于沒有能夠救出有生命跡象的受困者,覺得很遺憾”。

日本救援隊的種種表現引發島內網民熱議。對于“怕危險不進現場”之說,有人表示理解,認為“任何一個國家來幫忙的救援隊,一定會先確保自己的安全”。也有人認為,日方強調是來指導臺方人員的,是種“耀武揚威的援助”。還有網民直言,“其實令人生厭的是,政府和某些媒體人對這件事的過度包裝”,“民進黨請你們來救人,一方面去中媚日,一方面為將來引進核食鋪路”。

截至本報11日凌晨發稿,花蓮地震造成15人死亡,280人受傷,其中,大陸游客7人死亡,2人失聯。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日說,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已向花蓮地震災區同胞表達慰問,并表示愿派救援隊赴臺救災。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向大陸罹難者家屬“致上最誠摯的慰問”。臺灣《聯合報》稱,這是蔡英文首次用簡體字在推特上發文。

由日本外務省、海上保安廳、東京消防廳與警視廳等部門人員組成的7人援助臺灣團隊10日上午離開臺灣,他們認為,抵臺36小時后任務已經告一段落。此次日本派人攜兩臺生命探測儀援助臺灣備受關注。因為臺當局在花蓮地震后以“人力與物資沒有短缺”為由拒絕大陸、美國等派人救災,唯一例外是日本——該國據稱擁有臺灣沒有的“高端生命探測儀”。不過《聯合報》9日稱,資料顯示,日方此次帶來的儀器大陸也采購過。

負責帶隊的日本外務省調整官原田優10日辭行時表示,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得到臺灣的強力支持……為感恩臺灣,這次特地帶來特別的儀器協助”。有統計顯示,當年臺灣對日本的捐款超過50億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元人民幣),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多,其中90%來自臺灣民間。

日方參與搜救期間,被寄予厚望的“高端生命探測儀”9日清晨一度測得在云門翠堤大樓的加拿大籍香港夫婦有微弱生命征象(云門翠堤大樓為花蓮地震中傷亡最慘重的地方),讓救難人員士氣大振。但搜救人員最終發現兩人死亡。生命探測儀失效?《聯合報》10日報道稱,面對外界質疑,原田優當天回應稱,日方只是提供器地震情緣?

正如島內網民所言,臺灣當局的“過分包裝”十分明顯。繼8日蔡英文在推特上用日語“患難見真情”回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慰問短片和書法后,臺“總統府”10日表示,蔡英文再度致函安倍,強調“臺日之間的友誼”。為感謝日本搜救隊,她10日特別準備了親筆簽名的感謝卡片。

在臺灣親綠營媒體報道里,體現日方“愛心”的不僅有“遠道而來的搜救隊”,還有來自日本政府與民間的捐款?!叭毡揪W民‘瘋報恩:快!捐款窗口在哪里”“日本711超市發起花蓮震災募款,臺生:超級感動!”……類似標題不勝枚舉。據報道,雅虎日本旗下的基金截至昨天已為臺灣此次地震募款達2360萬元新臺幣。不過,也有臺灣網民提醒“日本嘴炮”。有媒體統計,東日本大地震和2016年熊本地震時,臺灣分別捐款大約50億和6400萬元新臺幣;2016年臺南地震時,日本捐款大約為5100萬元新臺幣。有評論說,雖然捐款數量不對等有受災程度不同的原因,但臺媒對日本捐款的渲染實在夸張。

“有一種比較通俗的說法形容臺灣的地位:中國的親生子,日本的養子,美國的干兒子?!睆B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李非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由于歷史原因,一批臺灣人具有很強烈的“戀日”甚至“媚日”情結。這些人雖然不代表主流民意,但其傳播相應思想,并對周圍以及下一代人產生深刻影響。由于他們掌握著臺灣輿論的控制權,日本方面稍微有些表達善意的舉動,島內就會出現看起來很夸張的親日現象。

有島內媒體總結說,近年來,“賑災外交”成為臺灣和日本關系的一個“關鍵詞”。臺日同在地震帶,并不鮮見的震災使得“地震情緣”成為一種“報恩的連鎖反應”。

“以政治意識形態拒絕大陸,事實上拒絕了整個世界”

“別否認,政治在災難中還是無孔不入”,臺灣《聯合報》9日發表評論說,花蓮地震在全臺灣乃至國際上都引發強烈關注,這時大多數人都會遵循一個原則:人命當前,莫談政治。不過情況并非如此。

從日本方面看,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對臺媒表示,安倍致函、拍視頻為臺灣加油,“決策一定都是來自最高層”,這里面“不可能沒有政治信息”。

安倍政府8日在首相官邸網站上發慰問信時,一度使用“總統”稱呼蔡英文?!蹲杂蓵r報》稱,該稱謂出現一個半小時后消失。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日說,日本以賑災慰問之名在國際上公然制造“一中一臺”,有關做法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極為不滿,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被稱為“安倍政府御用報紙”的日本《產經新聞》《讀賣新聞》這兩天也持續配合政府“表演”,報道接連強調“日臺親密關系”“同舟共濟的氣氛正在高漲,讓被拒絕派人救災的大陸十分警惕”。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主流媒體重點報道的是花蓮的受災情況。

在臺灣,蔡英文“在地震災民身上搞政治”被輿論痛批?!罢伟鍓K碰撞的探測儀”,臺灣《中國時報》10日以此為題發表文章說,每次大災難都這樣。大陸伸出雙手,臺灣搖手拒絕,“地下板塊的撞擊造成地震……地上政治板塊的擠壓,同樣是臺灣的夢魘”。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10日在今日新聞網上撰文說,在花蓮需要全力搶救之際,任何幫忙都應該是感謝而歡迎的。當日本搜救隊抵臺時,陸委會所謂“不需要外界援助”就是說謊,“臺當局以政治意識形態拒絕了大陸,事實上拒絕的是整個世界”?!?/p>

猜你喜歡
探測儀花蓮日方
我國防部:日方這個“攝影師”不要也罷
危險探測儀
日本查酒駕不許再聞
“總統瓜”
花蓮強震!
嫦娥四號將載4臺外國設備登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