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幼師美術教學的學生能力培養

2018-02-13 16:31滕達
精品 2018年7期
關鍵詞:手工課優秀作品幼師

■滕達

重慶市云陽教師進修學院

在教學實踐中我逐漸感受到:新的歷史時期,幼師美術課教學,不僅要使幼師學生能客觀地描繪景或物,而且還要提高幼師生的各種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寫實能力、創造能力和各種主觀想象能力。我借鑒前人、名家、優秀教師的寶貴經驗,每學年授新班時,總能先向學生展示各種優秀的美術作品,并且是提示他們這些作品都是幼師學生完成的,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強調在學習過程中每位同學都要參與進來,相信老師能讓同學從不會畫畫變成小小藝術家,暗示學生增強其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我就著重于強化基礎,學習優秀作品,練習寫生能力,開發想象力,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1 基礎的強化訓練

在新接班的開初,了解班級同學自身的學習情況,會發現很多同學沒有任何的美術基礎,因為學校的很多同學來自于農村中學,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幾乎沒有接觸過正規的美術教育,條件好的學校又因為升學壓力,美術課成為了毫不重要的“豆芽科”,因此學生的美術基礎幾乎為零,但兩年后美術會成為他們的生存技能,抓基礎刻不容緩,所以在教學初期選擇了簡筆畫作為美術教學的重點,大量地練習簡筆畫讓學生把繪畫的基礎語言掌握,線條、構圖、造型作為一個基本的訓練。

2 臨摹優秀作品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后,幼師生必須經歷過另一段時間美化訓練。大量臨摹優秀作品成為鍛煉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沒有任何基礎的同學在臨摹大量的優秀作品后會發現原來優秀的作品繪制起來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難,會越發激起學習美術的興趣。而且在大量臨摹過優秀作品后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對于在學習美術過程中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優秀的同學甚至可以對學習美術中的不足做出正確的認識,臨摹的初衷已經達到了。

3 寫實能力的培養

寫生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較強的表現力,使學生養成敏銳的美感反應。首先進行準確性的訓練。準確性訓練在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視覺反應,增強學生接受視覺信息的能力。訓練時先將具有簡易造型特征的物體作為寫生對象,如幾何形物體等,要求學生運用透視原理準確地把握寫生對象,以訓練學生的目測能力、訓練學生對物體空間位置的表達能力。其次進行結構理解的訓練。結構理解訓練在于培養學生對物體結構的分析能力,并由此獲及對物體結構特征的準確把握和完整認識,以此來提高學生感受物象的結構的能力。 再次進行質感和寫實訓練。此項訓練在于強調對物象形態的認識和感受,使學生逼真地描寫物象的質地,掌握光和影的規律,了解光和影與物象形體變化的相互關系,以提高學生對明暗關系的敏銳反應,并盡可能自覺地體驗各種材料的視覺效果和各種表現方法。

4 想象力的培養

在幼師生美術作畫訓練中,學生對形體、空間、結構、材料等基礎特征有了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從視覺特征、視覺傳達、視覺效果的感悟中,引發各自的造型思路,捕捉新奇而豐富的想象。在教學中應強調繪畫作品對象的特征點、審美點,強調個人真摯的感受以及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從而最大限度地體現個人特征的審美觀和追求。

5 創造能力的培養

作為幼師美術教師,在開發學生創造能力時,利用手工課來講解和練習。手工課顧名思義就是動手的工藝課,因為幼師生以后所面臨的對象是3-6歲的幼兒,要教育他們有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訓練他們的智商和情商。幼兒繪畫和手工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幼師生的手工課就顯得極為重要,而且手工課也正是開發學生創造力的重要課程,剪紙、粘貼畫、編織、紙花、廢物利用制作等都成為重要的訓練課程。學生在參與制作的過程中開發了無窮的想象力、創造力,在作品制作成功時感受到的無窮的成就感是對學生最大的鼓勵。周而復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在三年的幼師學習過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掌握美術技能,在以后參加社會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不被社會所淘汰。

以上是本人當幼師生美術教師以來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泛泛之談,之中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本著將教學更大提升的目標,來更深層次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豐富教學經驗,為基礎的美術教育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猜你喜歡
手工課優秀作品幼師
網紅幼師 撕掉標簽,拒絕被定義
優秀作品展示
男幼師荒
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誤區與對策探究
廢舊材料在美術手工課中的有效應用
小學美術手工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風景月賽優秀作品
難忘的手工課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一名幼師的高山族舞蹈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