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當代美術的文化自信

2018-02-13 16:31趙宇超沈秋杰高會清王熙張馨元
精品 2018年7期
關鍵詞:現實主義美術民族

■ 趙宇超 沈秋杰 高會清 王熙 張馨元

吉林動畫學院 吉林長春 130012

引言

文化自信就是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價值的肯定,對中國文化發展的信心與決心。而作為中國當代美術的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傳統美術和新中國社會主義美術價值與意義的認同與肯定,對中國美術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心。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覺之上的對文化價值和發展的信心,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深刻認知和高度認同。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在文化問題上所體現出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為對文化發展的正確把握和對文化發展規律的充分認識,以及面向世界的從容和對未來發展的堅定。從文化哲學角度看,文化自信包含兩種含義:一是文化主體應當尊崇本民族文化,對民族文化持有一種敬重之心,并以開放的胸襟和包容的心態在吸收外來文化中提倡民族文化的底氣。對文化客體而言,中華傳統文化既能在演變進程中不斷繼承延續,又能在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不被同化和異化。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對自己文化身份的和價值的高度認同和積極肯定,也是對其文化影響力和生命力的堅定信心。沒有真正的文化自覺,不可能建立起文化自信。對于中國當代美術而言,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優秀美術傳統的敬重與弘揚,對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信心和開創未來道路的堅毅,以及對中國美術自主發展道路的堅定選擇。

一、中國當代美術的文化自信首先體現在對中國傳統美術的敬重與弘揚

中國傳統美術不僅包括中國美術在歷史中形成的傳統美術,也包括20世紀上半葉的革命美術和新中國建立以來的社會主義美術。中國美術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優秀的民族美術傳統,民族美術是中國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它包含著豐富的民族審美意識和思想,成為中國當代美術發展不竭的動力和源泉。中國美術深深地植根于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厚土壤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彰顯著民族文化精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美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特點,有著系統的藝術思想和美學范疇,成為中華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所形成“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氣韻生動”的審美理想,追求“神形兼備”和“意象化”的造型原則,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理念等,這一系列體現著中國藝術精神和思想的關鍵詞,都是中國美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核心范疇。而20世紀上半葉的革命美術,以反帝反封建和愛國主義精神為追求所形成的革命現實主義美術;新中國美術在繼承和弘揚民族美術傳統的基礎上,合理吸收西方美術的養分,緊跟時代步伐,把中國美術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相聯,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和時代精神,因此,新中國美術是伴隨著新中國社會時代變化與發展而發展的。新中國美術在發展中形成了以現實主義為主的美術創作方法。中國美術的古代、近代和現代構成了中國美術渾厚而豐富的歷史與傳統。傳統對于當代的意

二、中國當代美術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堅信中國美術自主發展的道路

盡管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在發展中不斷地向西方學習和借鑒,但中國美術卻走了一條自主發展的道路。從20世紀初的中國現代美術發展來看,中國美術是在學習和借鑒西方的美術中逐漸展開的。20世紀初在參照西方美術中,陳獨秀、呂微所提出的“美術革命”,提倡以西洋畫的寫實精神來改造中國傳統繪畫。同樣徐悲鴻也提出以西方寫實主義繪畫來改良中國畫的觀點,并推行寫實主義創作方法。而林風眠提出“中西調和”,提倡學習和借鑒西方后印象主義以來的現代主義,由于受中國當時社會所限,沒有成為主流,最終西方的寫實主義美術被中國社會所接受;而到了新中國建立初期,新中國在美術發展中借鑒和學習蘇聯的現實主義美術。在學習與借鑒中不斷完善中國的現實主義美術,使美術創作與中國的社會現實緊密相連,表現激情燃燒的年代和火熱的生活場景。在油畫表現中,在現實主義風格的基礎上來實現“民族化”的理想追求,其創作盡管主要在革命歷史題材上,但也有許多光彩奪目的優秀作品問世.表現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和昂揚的英雄主義情懷,形成了體現時代特征,關注現實生活,表達人民大眾崇高感情和體現民族風格特點的優良品格。

這一時期的油畫作品有董希文的《開國大典》、侯一民的《劉少奇同志和安源礦工》、靳尚誼的《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全山石的《寧死不屈》、馮法祀的《劉胡蘭就義》、蔡亮的《延安的火炬》等,都是彪炳史冊的優秀作品。中國畫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陶鑄中,盡管有悖中國畫自身創作規律的一面,但是在這種新國畫的創作中,也激發了中國畫的表現力,使中國畫在表現社會現實和體現時代精神方面無疑得到了加強,也有許多優秀作品創作出來。如潘絮茲的《石窟藝術的創造者》、應野平的《千帆迎曉白》、石魯的《轉戰陜北》、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劉文西的《祖孫四代》等;而傳統的山水畫和花鳥畫在與西方美術的參照和比較中變得更加自覺,不但合理吸收西方繪畫的成分,而且對自身表現力上的認識和探索上更為自覺。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等畫家的作品,就是在參照西方繪畫中得到發展的。而雕塑在以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中,挖掘歷史和現實中崇高的題材,也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如《人民英雄紀念碑群雕》、王朝文的《劉胡蘭》、潘鶴的《艱苦歲月》、劉煥章的《摔跤手》等,都成為中國雕塑史上的經典之作。這一時期的版畫出現了如吳凡的《蒲公英》、李習勤的《社干會上》、杜鴻年的《春的喧鬧》等優秀作品。而水彩畫和連環畫等畫種,也都得到了長足發展。

猜你喜歡
現實主義美術民族
“建設性”法律現實主義——對盧埃林法律現實主義的另一種解讀
我們的民族
自然科學與“現代現實主義”——19世紀現實主義再闡釋
創意美術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新現實主義巨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