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英國現實主義文學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2018-02-13 06:36杜紅梅
青年時代 2018年33期
關鍵詞:英國文學覺醒女性意識

杜紅梅

摘 要:英國文學作品是世界文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英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中,表現出很強的女性意識的覺醒,這種意識覺醒對當時和今后女權主義的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鑒于此,本文以幾部著名的英國文學作品為例,談談深入分析和挖掘英國小說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關鍵詞:英國文學;女性意識;覺醒

在很長一段時期,女性不僅社會地位低,還常常被歧視。婦女的地位不是在社會上,而是在家庭中,這意味著女人必須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這種思想概括了男權主義世界里荒唐的婦女觀。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女性解放運動的萌芽期標志,也是女性文學產生的重要標志??v觀世界發展歷史,關于女性意識覺醒的文學起源于18世紀末的英國,艾芙拉·貝思、簡·奧斯汀、夏洛蒂·勃朗特等一批女性作家開創了英國文學史上英國女性文學的先河。在這個英國女性文學承襲與勃發的過程中,簡·奧斯汀及其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占有重要地位。

一、《簡·愛》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1847 年,《簡·愛》在英國出版。這部長篇小說的作者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這也是她的代表作?!逗啞邸返拿媸涝谟鹆司薮蟮霓Z動,許多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令時代驚慌的叛逆性作品,同時夏洛特勃朗特也被稱為“一位杰出的小說家”。這部作品的成功,關鍵原因是它塑造了文學史上第一個敢于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獨立的女性形象,尤其在 19 世紀后期維多利亞時代,《簡·愛》帶有叛逆性的敘述,表現了女性的反叛意識,同時也為女性贏得了話語權。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是一個中產階級價值觀和宗教觀大行其道,保守、壓抑、節制、嚴肅而又狹隘的社會。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統治了幾十年,當時英國是典型的父權制社會,婦女在家庭中地位較弱,她們主要從事繁重的家庭事務?!胺恐械奶焓埂笔蔷S多利亞時代典型的產物?!疤焓埂奔懈爬艘粋€男權主義世界里十分荒謬的婦女觀。女性在這個時代是沒有話語權的,而就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簡·愛卻大聲宣布“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同時小說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1848 年致 W.S. 威廉斯的信中寫到 :“我從兒時起,就對那些小說中被稱為典型男女主人公的人毫無興趣,我從不認為他們是自然的,也不想摩仿他們?!绻覜]有自己的話要說,沒有自己說話的方式,那么出版這本小說與我毫無干系?!绻覜]有勇氣置常規套話于不顧而采用本真的語言,那么我還是保持沉默為好?!币虼宋覀兛梢钥吹阶髡叩纳碛昂驼Z言出現在小說的每一頁?!逗啞邸反蚱屏藗鹘y的敘事模式,從女性的視角來展開敘事的主題,這種追求自我的精神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給廣大的女性讀者帶來了精神鼓舞。這部小說不論是從女性主義角度來看,還是從敘事方式來看,都不可避免的彰顯了某些帶有叛逆性的敘述,表現了十九世紀女性強烈的反抗意識。

簡·愛幼年生活非常艱苦,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寄養家庭里少爺的專橫,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惡意,仆人的偏見,使她受盡了孽待,這些不公平的待遇使她痛苦不堪,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意識。一次,表哥把她打得頭破血流,她瘋狂的反抗,使勁全身力氣和他對打,并大聲的叫著 :“你這個男孩真是又惡毒又殘酷!你像個殺人犯!你像個孽待奴隸的人!你像羅馬的皇帝!”然后簡·愛被關進紅房子里,這一刻,她發出了“我必須說話”的聲音,她決心講述她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為自己辯護。但此時她的聲音是充滿憤怒的,是用來發泄情緒的。在簡愛的內心深處,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因此在羅切斯特面前,她不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自卑,她也不為自己的貧窮和相貌平平而氣餒,這是女性戰向男權社會的挑戰。簡愛與羅切斯特在情感方面出現了很大波折,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她的個性。這是簡愛叛逆性格的又一次表現,她的自重、自尊、自愛,以及男女平等的主張是她對整個人類社會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追求。而簡愛的真誠和才華也是羅切斯特長期尋求的。羅切斯特愛上了她的獨立,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鳴,使愛情升華到了更高的境界。簡愛的這種叛逆,這種對婚姻獨立自由的主張為女性在爭取應有的社會地方的道路上邁出了有力的一步。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是男性中心的時代,而將自由和平等視為生命的簡愛向傳統觀念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英國文壇上,《簡愛》 宣告了 19 世紀中葉英國婦女自我意識的覺醒,宣揚了受壓抑的婦女的反抗意識。簡愛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她實現了女性的跨越,表明了女性掀開了重重歷史帷幕戰勝了自己,向以男權主義為主流的社會提出了挑戰和反抗,這種女心意識的覺醒給廣大的女性帶來了極大的希望。

二、奧斯汀小說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一)女性思想的逐漸成熟

在奧斯汀的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她在女性個性解放和獨立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努力。奧斯汀認為,年輕的女子要想獲得社會的認可,不僅要遵循基本的社會風俗、掌握基本的女子技能,還要強化自身素養,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智商,進而才能形成健全獨立的人格。在這個前提下,女性在得到社會認可的同時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并影響周圍的人,而不是成為婚姻的犧牲品,在生活中任人擺布。

在《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被塑造成為一個個性鮮明、有內涵、睿智的女性形象,雖然伊麗莎白不是最漂亮和最有才藝的,但是她總能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會化解危機,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最終贏得了男主角的青睞。同樣在奧斯汀的小說《理智與情感》中,作者通過對瑪麗安和埃莉諾兩位女性的感情糾葛,她們在意識上注重與男人的平等相處,并具備獨立分析事物的能力,在生活中堅持男人的自由,在思想上獨立??梢哉f,在奧斯汀的小說中,具有非常強烈的女性意識。在她的作品《愛瑪》中,女主人公盡自己所能為女性尋求更好的歸宿,雖然在這個過程出了很多差錯,但是主人公一直保持著赤子之心,這是女性意識覺醒的另一種表現,她們主動尋求自我價值的體現,并對自己的生存狀況進行一定的思考。在《諾桑覺寺》中,伊莎貝拉和露西雖然財產不多,但是她們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渴望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的困境,這也是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重要表現。

(二)女性對愛情婚姻的深度思考

在奧斯汀的作品中,關于女性對愛情價值觀的思考也有很多,奧斯汀認為,婚姻應該以愛情為前提,那種為了地位和財產而結合的婚姻是不純粹的,同時也是不道德的,僅僅可以看成一種交易。但是,結婚也不能僅僅以愛情為前提,還要具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在這種情況的婚姻才有可能更加長久。這種思想與我們的門當戶對不謀而合,在考慮婚姻時,彼此之間在社會地位、經濟基礎和志趣方面要存在較大的重合,同時相互之間也應該可以彌補,這樣的婚姻會更加牢靠。奧斯汀對愛情婚姻的觀點極具現實意義。即便是在當今社會,其小說中體現出來的對夫妻雙方在婚姻中的財產、地位和門戶之見關系的認識,也是相當的客觀和實際,體現了超前的女性主義意識。

三、女性意識高漲

在英國文學作品中,女性意識的在19世紀40年代空前高漲,隨著英國勃朗特姐妹在文學方面出版的作品,如《簡·愛》、《呼嘯山莊》、《艾格尼斯·格雷》,對英國文壇造成了重大影響。在這些作品中,作者在女性意識方面非常關注,勃朗特三姐妹筆下的人物具有強烈的女性意識,她們敢于面對社會和家庭的挑戰,努力追求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首先,具有較強的經濟獨立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勃朗特三姐妹家境一般,她們認識到經濟獨立對女性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具備較強的平民意識,純真、質樸。在求學的過程中,勃朗特三姐妹經歷了很多磨難,經歷了種種挫折,她們開始在寫作方面追求自己的夢想,在小說方面三姐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共出版了三部小說,分別是《教師》、《呼嘯山莊》和《艾格尼斯·格雷》。這三部小說給她們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也讓很多人意識到女性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并獲得人們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在小說中,三姐妹塑造了不少關于女性的新型職業,比如家庭教師、畫家、專職教師等。她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捍衛自己的尊嚴,這也是作者對女性經濟獨立的認可,只有經濟獨立的女性才可以在社會中尋求自我價值,并達到自尊自強。

其次,反抗意識強烈。勃朗特三姐妹雖然遭遇了種種不幸,她們努力擺脫社會對自己的種種束縛,在生活中自強、奮斗和抗爭,可以這樣認為,反抗意識不僅是她們作品中的主旋律,同時也是自身生活的真實寫照。在這些作品中,簡·愛的反抗意識非常強烈,主人公渴望愛情,但是對自己的情婦身份非常不滿,矛盾無法調和時她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此外,在小說《女房客》中,女主人公海倫·亨廷頓也具有很強的反抗意識,面對男權社會中的種種不公,海倫始終堅持自己的底線,用盡全力捍衛自己的尊嚴,甚至不惜離家出走。這些充分體現出作者與男權社會挑戰的抗爭意識,這在當時整個英國引起了反響。

四、結束語

在19世紀中期的英國,隨著工業的發展,社會矛盾更加復雜,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地位一直不平等。在英國很多文學作品中,女性意識的覺醒逐漸凸顯,她們面對社會的種種不公,敢于反抗種種壓迫,追求自我和平等。這些作品中表明了女性掀開了重重歷史帷幕戰勝了自己,向以男權主義為主流的社會提出了挑戰和反抗,這種強烈的女性意識成為星星之火,最終在整個世界中燎原,為廣大的女性爭奪了話語權。

參考文獻:

[1]劉麗:《一個時代的女性吶喊與追求——談〈簡·愛〉中的典型人物簡愛》[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

[2]孫璐.探討近代英國文學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之路[J].青春歲月,2012.

[3]朱虹.奧斯汀研究——外國文學研究資料叢書[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4]方永蘭.解讀十九世紀英國女性文學中女性意識的演變歷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

[5]王文慧.《簡·愛》的雙層文本解讀[J].外語研究,2006(01).

[6]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Beijing,1996.

猜你喜歡
英國文學覺醒女性意識
文化觀念流變中的英國文學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訪談錄
中世紀晚期英國文學中的農民寫作
《西廂記》中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紅樓夢》寶黛詩詞與女性意識研究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覺醒”背后的美國華人群體
英國文學經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顧與啟示
現代教師與教學(2009年5期)2009-11-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