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桂醇與組織黏合劑的不同聯用方法在治療肝硬化胃靜脈曲張出血中的應用

2018-02-14 04:09吳開玲綜述審校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8年21期
關鍵詞:碘化聚桂醇黏合劑

吳開玲 綜述,何 松 審校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重慶 400010)

胃靜脈曲張(GV)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并發癥之一,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GVB)占肝硬化靜脈曲張出血的15%~30%[1]。由于胃黏膜較食管黏膜厚,因此胃曲張靜脈在相同或較大血流壓力下相對食管曲張靜脈不容易破裂出血[2],然而由于其直徑較粗[3],血流速度較快,一旦出血,出血量大,具有較高的病死率(45%~55%)[1]。目前國內外預防與治療肝硬化GVB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內鏡治療、介入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1]。內鏡下組織黏合劑注射已成為二級預防和治療GVB的首選或一線方法,其止血率可以達到90%以上[1,4-7]。目前多篇文獻指出,聯合使用組織黏合劑和聚桂醇的改良三明治夾心法,較聯合使用組織黏合劑和碘化油/高滲葡萄糖/生理鹽水的傳統三明治夾心法在防治GV出血的療效和(或)安全性上占有一定優勢。其中聚桂醇與組織黏合劑的聯合使用方法不盡相同,本文對其進行綜述如下。

1 組織黏合劑概述

醫用組織黏合劑是一種水樣固化物,臨床通常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異丁酯,其結構式中結合CN和COOR基團的α-碳原子使β位的碳原子具有很強的吸電性[8],其在血液中微量陰離子的作用下能快速發生聚合反應而固化(大約3~5 s)[8-9],致血管堵塞,從而達到即刻栓塞止血的目的。但其致局部炎性反應及血管纖維化作用較弱,且主要作用于黏膜下血管,而對肌層及漿膜層靜脈作用較小,使曲張的靜脈栓塞不徹底[10];組織黏合劑與人體組織不相容,不被人體吸收,在注射大約2周后會被自然排到胃腔,如果此排膠反應發生在胃靜脈腔未完全閉塞前則可引起排膠時再出血[11];其具有堵針、黏鏡等弊端;組織黏合劑注射太多容易形成異位栓塞,太少則不易完全堵塞血管;因組織黏合劑濃度低,若注射速度慢則易形成碎片且不易完全堵塞血管。我國推薦采用三明治夾心注射法[1]。

2 目前臨床常用與組織黏合劑聯用的試劑

2.1聚桂醇 聚桂醇又稱為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為國產的硬化劑,價格較便宜,屬于國內應用最廣泛的硬化劑,可被人體吸收,不會產生排膠反應;注射后能使曲張靜脈的血管內皮發生化學性炎性反應、靜脈內血栓形成及曲張靜脈周圍壞死、纖維化,有助于局限組織黏合劑、閉塞曲張靜脈及減少再出血風險;能作用于部分黏膜下的深靜脈及交通靜脈,減緩或阻止新生曲張靜脈產生;為醚類化合物,對注射局部有部分麻醉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疼痛不適感。但聚桂醇起效相對較慢,而胃曲張靜脈的直徑相對較粗,局部血流速度也相對較快,單獨注射聚桂醇后胃曲張靜脈的壓力驟增,拔針時有出血風險;劑量過大易引起潰瘍、穿孔及出血等并發癥,劑量小則不能達到封堵血管的目的[12]。

2.2碘化油 碘化油與組織黏合劑的聯用在防治GV出血中應用較多,碘化油可以有效地防止組織黏合劑在注射針內與血液接觸固化堵塞針孔。水化碘油是一種液態栓塞劑,黏稠度較高,在進行推注時壓力較大、速度較慢,可通過分流通道進入體循環;有的患者還有發生碘過敏的可能[13]。

2.3高滲葡萄糖 高滲葡萄糖作為硬化劑之一,可用于治療靜脈曲張出血,可能通過滲透脫水引起曲張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和曲張靜脈周圍纖維化,從而引起血管壁內血栓形成聯合壁外壓迫來達到止血目的,其優點在于減少黏膜損傷(很少發生嚴重潰瘍),減少甚至消除操作過程中的癥狀,不會引起血管壞死,嚴重出血罕見,且價格便宜[14-16]。但高滲葡萄糖濃度高,注射時壓力大,注射速度不易控制,注射過快可致未固化聚合完全的組織黏合劑向遠處漂移而導致異位栓塞的發生,而注射過慢則會導致曲張靜脈在被完全充填前組織黏合劑已固化聚合,從而影響療效[17]。

3 各種聯合使用方法及其療效和(或)安全性

3.1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 目前,僅有少量文獻[3,10,17-26]報道了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聯合治療方法,操作方法為在曲張靜脈內依次注入聚桂醇、組織黏合劑和聚桂醇,必要時可在注射針內預充聚桂醇。綜合各文獻結果得出無堵塞內鏡孔道發生,止血成功率為93.30%~100.00%,與碘化油-組織黏合劑-碘化油聯合治療方法(傳統法1)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22,24-26]。組織黏合劑的注射劑量通常根據曲張靜脈的容積選擇,田峰等[3]和ZENG等[24]的研究提示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聯合治療方法的黏合劑用量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減少,但邊芬等[25-26]的研究則提示2種方法間黏合劑用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后GV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63.90%~94.83%。邊芬等[25-26]的研究提示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聯合治療方法的GV治療總有效率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提高。陳慶法等[23]的研究結果提示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聯合治療方法的GV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滲葡萄糖-組織黏合劑-高滲葡萄糖(傳統法2)也有統計學意義地提高,但張志會等[22]和ZENG等[24]的研究則提示該2種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再出血率為6.67%~33.70%。張志會等[22]的研究提示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聯合治療方法的再出血率與傳統法1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地降低,但其他研究則提示方法間止血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24-26]。各隨訪時間段內再出血率不同,ZENG等[24]的研究則提出再出血的時間通常為(33±20)d。術后再出血原因主要分為4類:(1)排膠再出血,其發生率為4.90%~5.40%,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5-26];(2)潰瘍出血,其發生率為11.3%~13.0%,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6];(3)GV破裂再出血,其發生率為9.20%~9.80%,邊芬等[25-26]的研究提示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降低,但ZENG等[24]的研究則提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4)不明原因出血(未復查胃鏡者),其發生率為5.40%~5.63%,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6]。術后穿孔率為0~1.10%,發熱率為0~32.50%,未報道發生異位栓塞,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24-26];潰瘍糜爛率為20.70%~33.30%,邊芬等[26]的研究提示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提高,考慮與聚桂醇致血管炎癥作用較強有關,而ZENG等[24]和邊芬等[25]的研究則提示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胸腹痛率為9.80%~70.00%,田峰等[3]的研究提示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提高,考慮與聚桂醇致血管炎癥作用較強有關,而ZENG等[24]的研究則提示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偹劳雎蕿?~7.3%,出血相關死亡率為0~2.35%,方法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22,24,26]。

3.2聚桂醇-組織黏合劑-生理鹽水 張磊[27]依次注入聚桂醇、組織黏合劑和生理鹽水,隨訪半月,結果顯示該種聯合方法的GV治療總有效率為48.30%,再出血率為34.5%,并發癥發生率為20.70%,病死率為10.30%。

3.3聚桂醇-組織黏合劑-碘化油 龐洪全等[28]依次注入聚桂醇、組織黏合劑和碘化油,結果顯示該種聯合方法的止血成功率為96.87%,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提高;并發癥發生率為3.12%,遠期再出血率為9.37%,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降低;24 h后近期再出血率為3.12%,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4碘化油-聚桂醇-組織黏合劑-碘化油 侯運萌等[29]于注射針預充碘化油,然后依次注入聚桂醇、組織黏合劑和碘化油,而李亞玲等[30]則直接依次注入碘化油、聚桂醇、組織黏合劑和碘化油,該種聯合方法的結果顯示止血成功率為100.00%,再出血率為22.77%,排膠出血率為8.91%,不明原因出血率為7.92%,較傳統法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9-30]。每例患者組織膠總用量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9]。隨訪后的GV總體有效率為73.26%,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提高[29]。術后3個月的再出血率為10.00%,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再出血率為5.96%,較傳統法有統計學意義地降低[29-30]。李亞玲等[30]的研究提示并發癥發生率為7.50%,死亡率為0,而侯運萌等[29]的研究提示術后無異位栓塞發生,發熱率為2.97%,潰瘍率為42.57%,且再出血相關病死率為3.96%,方法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5聚桂醇-碘化油-組織黏合劑-碘化油 文獻[8,31-32]報道了該種聯合方法,即依次注射聚桂醇、碘化油、組織黏合劑和碘化油,結果顯示該方法的止血成功率為100.00%,隨訪6月后的治療總體有效率為86.50%(1個月)、78.40%(3個月)、62.10%(6個月),術后胸骨后疼痛率為5.30%~35.10%,局部潰瘍率為24.30%~29.62%,發熱率為40.50%,無異位栓塞發生,病死率為7.41%~8.10%,與傳統法1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8,31]。組織黏合劑用量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減少[8,31]。術后1~6月再出血率為11.11%,術后2周內GVB為8.10%,2周至6個月GVB為10.80%,均較傳統法1有統計學意義地降低[8,31];排膠出血率為5.3%。

3.6聚桂醇-生理鹽水-組織黏合劑-生理鹽水 劉志忠等[12]依次注射聚桂醇、生理鹽水、組織黏合劑和生理鹽水,結果顯示該方法的止血成功率為100.0%;GV再出血率為2.50%(3個月)、5.00%(半年);術后胸腹痛率為7.3個%、潰瘍率為7.30%,無異位栓塞及穿孔發生,1年的病死率為5.10%;以上指標與生理鹽水-組織黏合劑-生理鹽水(傳統法3)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GV 1年再出血率為10.30%,脫膠出血率為4.90%,均較傳統法3有統計學差異地減少;但發熱率為19.50%,較傳統法3有統計學差異地提高,考慮可能與聚桂醇致炎癥作用強有關。

3.7聚桂醇-高滲葡萄糖水-組織黏合劑-高滲葡萄糖水 馮凱祥等[33]在注射針管道涂抹硅油,然后依次注射聚桂醇、高滲葡萄糖水、組織黏合劑和高滲葡萄糖水,結果顯示該方法的堵針率為36.67%,黏鏡率為18.33%,止血成功率為95.00%;1月內GV治療總有效率為84.20%,1月內GV再出血率為24.56%;術后發熱率為31.67%,上腹痛率為38.33%,無異位栓塞發生。

4 小 結

在防治GVB中,內鏡下聚桂醇與組織黏合劑有多種不同的聯合注射方法,其中以聚桂醇-組織黏合劑-聚桂醇這種聯用方法報道最多。聚桂醇與組織黏合劑相互取長補短,可為進一步提高防治GV出血的療效及安全性提供更多可行方案。

猜你喜歡
碘化聚桂醇黏合劑
新疆有色金屬研究所無水碘化鋰銷往印度
基于特征碘離子的非靶向篩查鑒定河北省地下水中碘化消毒副產物
新型黏合劑能在海水中反復使用
滌綸織物少水染色工藝研究
“鼻涕蟲牌”醫用黏合劑
蘭炭黏合劑市場前景廣闊
1%聚桂醇泡沫硬化劑治療皮膚血管瘤的臨床觀察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碘化亞鐵溶液的實驗分析
B超介導經皮穿刺引流聯合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療單純性肝囊腫的效果觀察
聚桂醇治療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