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與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耦合發展研究

2018-02-14 11:33劉楊劉佳霓周麗
建材與裝飾 2018年39期
關鍵詞:武漢綠色建筑

劉楊 劉佳霓 周麗

(武漢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56)

1 國家發改委對于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武漢作為GDP一直排列在中部各城市的首位的城市,處于長江經濟帶中的重要節點,高等教育產業、高新科技產業發達,具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

在國家發改委關于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武漢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時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而實現所謂的綠色發展的路徑則是著眼于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著力發展綠色能源、綠色建筑和綠色交通體系,構建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在該指導意見中明確表達了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綠色經濟是建設武漢國家中心城市的首要考慮的標準。否則即使發展了經濟,但如果是以損害資源環境為代價發展的,那這樣的發展與建設不符合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不能夠起到中心城市在的城市發展中應該有的引領、帶動、示范作用。也只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才能符合習主席和黨中央的期望與教誨:“寧要綠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只有這樣才能符合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潮流。

2 綠色建筑與中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相互關系

中心城市的綠色發展道路可以從資源、環境、經濟及社會角度方面進行考量。首先從資源層面,城市的發展必須合理、友好、高效的利用其自身的資源。在利用資源上不僅應考慮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也應為子孫后代的發展著想,不能向子孫要發展。其次從環境層面,應不斷提高城市的自然、人文環境,發展符合環境生態規律的、符合人類生存發展需求的綠色城市。最后從經濟角度,城市的綠色發展應使城市的發展朝更高效更高質量的產出、更長久地維持自身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

建筑業作為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其發展的同時,也相應的帶動了建材、物流、冶金、機械和化工等等許多相關的領域的發展,其在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建筑產業的現代化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過去這十年,我國建筑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建筑物的數量、質量、建造水平不斷提高,但建筑及建筑業在中國的城市發展中卻是仍占有較高能耗比例的行業之一。這種高能耗不僅體現在建造施工過程中粗放式管理,建筑材料、建筑設備、建筑人力的高消耗及對工程周邊環境的污染,也體現在建筑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建筑設備(如照明、電梯、供熱、通風及空調設備)對電力資源的過度消耗。

城市要實現綠色發展方式,作為城市經濟中占有重要比重的建筑業也必須實現綠色發展方式。建筑產業的綠色發展的實現途徑是就把綠色發展的理念、原則綠色科技運用到從建筑設計、建材采購、建筑施工、建筑運行管理的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的各個環節。盡可能地高效利用能源、降低施工及運行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不斷提高建筑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城市其他行業的發展有著引領和促進作用,反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又對建筑業的發展起著政策和環境的保障。

綠色建筑是綠色發展理念在建筑產業中的現實體現,同時大力發展綠色建筑也是城市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與方法之一。綠色建筑產業作為城市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發展對城市綠色發展有著積極的引領和促進作用。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狀況亦可以作為衡量城市綠色發展能力、綠色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

3 綠色建筑的發展與綠色建筑科技的發展休戚相關

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從政策制定、綠色建筑產業參與者、綠色技術等方面共同進行推進:①城市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需要城市管理者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法規,以激勵與鼓勵產業的發展,對于綠色建筑的開發、設計、施工、使用全壽命周期要有有效的監管手段及方法。②綠色建筑產業各階段的參與者的綠色發展的理念要不斷培養與增強,從開發到設計、從施工到后期的運行管理,綠色發展的理念要時刻融入到建筑中,尤其是注意加強各階段管理者的綠色發展的思想意識。③科技革命帶來了產業革命,在綠色建筑產業中尤為如此。要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只有加強創新能力,采用創新、高效的方法,才能帶來建筑產業革命性的發展,并不斷為城市的綠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斷的創造、采用綠色建筑輔助軟件、綠色施工技術與施工方法、應用高科技的施工設備、利用高效的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降低勞動生產成本、降低施工消耗,才能稱的上為綠色發展方式。綠色發展方式,即使有時候前期投入較大,但對于建筑全壽命周期來看,卻是值得的。

在以上影響綠色建筑產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對于武漢市來講前兩者的發展已基本成熟。而目前制約現行綠色建筑發展的主要是加大、加快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綠色建筑技術的科技創新能力。在這些建筑新技術中尤其要注重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利用。BIM通過建筑模型的建立,實現實時模擬建筑物的內、外部結構。BIM不僅能夠虛擬的展示建筑過程,而且能夠同時模擬建筑物的能耗、光照、氣流等相關信息。如果加入時間信息(4D),還能使建設過程中的工序管理和時間規劃的軟件模擬成為可能。如果加入成本要素(5D),還可以使工程的預算、成本控制更加方便。BIM能夠在前期設計階段,給建筑各方主體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為各方主體、專家走進模型為其提供建議提供便利。

鑒于武漢地區的特殊氣候條件——夏熱冬冷,夏季高溫悶熱,冬季潮濕陰冷,全年的相對濕度較高,空調的冷、熱負荷的需求均較大。故在武漢地區推行綠色建筑的發展,首先解決的是房間除濕問題,只有實現節能環保的除濕方式,綠色建筑才能在武漢得以推廣。太陽能除濕就是一種節能環保的除濕方式。太陽能溶液除濕空調系統是利用鹽溶液除濕、太陽能集熱再生的原理進行工作。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而且太陽輻射強度恰好與空調負荷變化相匹配,因此用太陽能調節空氣品質最能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

太陽能除濕技術符合綠色建筑節能降耗的要求,符合武漢地區夏熱冬冷,夏季高溫悶熱,冬季潮濕陰冷,全年的相對濕度較高的特點,也是一劑綠色建筑發展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綜合功能,不斷提高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強力耦合劑。

4 綠色建筑在武漢的發展

武漢市目前新建建筑全面執行國家、省、市綠色建筑相關標準和政策,強化對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過程的監督,在工程驗收時嚴格落實《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驗收標準》(DB42/T1319)相關要求。賓館、醫院等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100m以下居住建筑以及2萬m2以上公共建筑全部要求設計、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

武漢市2018年發布的《裝配式建筑、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及工作要點》中指出,2018年的目標是各區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85%,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識項目不少于3個,啟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或綠色生態城區創建項目不少于1個。各區竣工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積應達到竣工建筑面積的25%以上;全市竣工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積不低于700萬m2。各區應完成5萬m2以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全市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達到75.6萬m2。

一些具有示范意義的的綠色建筑也在近期得以完工。中建·深港新城項目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陽邏經濟開發區,一期工程總用地面積35125.02m2,總建筑面積80885.6m2,由2棟17層、4棟15層的住宅及三棟設備用房組成,其中住宅體系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項目遵循“綠色發展”理念,采用工業化的建造方式進行施工。例如,實時監控現場噪聲揚塵,對項目綠色施工進行管控,并收集裝配式施工現場所耗費的模板、木枋、鋼管及水電用量等數據進行分析對比。主體結構施工采用外掛式防護架和操作平臺。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減少傳統的滿堂腳手架使用,不僅方便現場文明施工,而且降低非實體性消耗材料的采購成本。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同心花苑還建小區四期”項目近期亦被授予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示范工程。武漢名流世家K2項目作為綠色建筑的示范工程也相繼落成。

5 結語

推行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實現城市的高質量的、可持續的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武漢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同時也是國家級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發展與推廣綠色建筑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勢在必行。而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對于城市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有著引領和促進作用,通過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不斷提高人們的綠色發展意識,從而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向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完成武漢作為中心城市引領區域發展的重大使命。

猜你喜歡
武漢綠色建筑
綠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別哭武漢愿你平安
我們在一起
建筑的“芯”
武漢加油
決戰武漢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