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相關負責人談重點農產品行情走勢

2018-02-14 08:44魏龍飛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收購價馬鈴薯價格

魏龍飛

1月17日,農業部舉行2018年首場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發布會,介紹2017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的情況。會后,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相關負責人。

考慮到穩定口糧生產、保障口糧絕對安全,目前取消稻谷最低收購價的時機并不成熟

記者:現在市場上一些渠道反映,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將會取消,請問2018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如何安排,會不會取消?

相關負責人:這是部分專家學者的研究和建議,我們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是十分歡迎的,也會在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中充分吸收專家的合理建議。但是,考慮到穩定口糧生產、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在配套機制尚未建立的情況下,目前取消稻谷最低收購價的時機并不成熟。各部門正在研究制定2018年的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預計將很快對社會公布?;仡櫟竟茸畹褪召弮r變化的歷程,2004年開始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2008年開始保持逐年上漲,至2014年連續上漲了7年,2015年和2016年基本保持穩定,2017年首次全面降低。隨著稻谷最低收購價穩步下調,多元主體收購趨于活躍,市場機制作用逐步發揮,2017年早秈稻市場化收購占比86.4%,大幅提高16個百分點。十九大報告再度強調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實踐表明,最低收購價政策是稻農的“定心丸”,對于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口糧生產意義重大。下一步,在堅持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的前提下,最低收購價水平的安排將更多考慮國內外市場供求形勢,為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實現優質優價留出空間,同步建立相配套的補貼機制,確保農民種糧收益基本穩定。

預計春節過后國產大豆價格有所回暖,農戶可利用金融工具對沖市場風險

記者:2017年我國大豆呈現播種面積增加、單產增加、總量增加的“三增”局面,國產大豆價格低開低走,請問2018年大豆價格是否會繼續下行?農戶如何應對風險?

相關負責人:2017年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玉米、大豆播種面積此消彼長,“玉米改豆”成效顯著。2017年第四季度處于新舊大豆交替階段,受大豆豐產、集中上市和臨儲拍賣影響,國產大豆價格以下跌為主。但中儲糧大豆收儲對新豆價格有所支撐,加上大豆品質好于上年,預計大豆價格下行空間有限,隨著春節臨近,下游市場將會打開,預計春節過后國產大豆價格有所回暖。關于農戶對沖市場風險的措施,訂單農業一直是農業部門鼓勵的大豆產業鏈內部合作以應對市場風險的重要方式;而近年來創新試點的“保險+期貨”模式則是引進產業鏈外部主體,利用金融工具對沖市場風險的重要嘗試。如黑龍江省海倫市探索出了“訂單+保險+期貨”的多方合作的風險對沖模式,通過農戶、龍頭企業、保險公司和期貨市場的多方協作,實現風險對沖、多方共贏。未來在國家大豆生產者補貼、“保險+期貨”等政策的支持下,農戶應對風險的能力將會不斷增強。

我國食用植物油各品種價格漲跌不一,預計后期油料油脂進口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記者: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正日益多元化,請問各品種食用植物油的市場行情如何?油料油脂進口是否仍將繼續增長?

相關負責人:2017年,我國食用植物油各品種價格漲跌不一。占消費總量一半的豆油,價格受國際市場帶動先跌后漲。山東四級豆油出廠價每噸6134元,同比跌1.6%。菜籽油受國內外原料市場供給偏緊影響價格先跌后漲,湖北四級菜油出廠均價每噸6716元,同比漲4.0%?;ㄉ褪茉瞎┙o充裕影響,價格下跌,山東一級花生油出廠均價每噸14660元,同比跌4.3%。從后期走勢看,受國際市場油料供需關系寬松以及我國產量增加影響,預計大豆價格將弱勢運行;國產油菜籽現貨供應總體偏緊,未來價格總體以穩為主;國產花生近年來種植面積增幅明顯,新花生集中上市后,短期內價格下行壓力仍較大。2017年我國油脂油料進口繼續較快增長,1-11月累計進口食用油籽9200萬噸,同比增15.8%;進口食用植物油667萬噸,同比增12.3%。由于國內產需缺口較大、國際市場產大于需,預計后期我國油料油脂進口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預計在國際市場帶動下,國內棉花價格全年偏弱運行

記者:目前2017年新棉已基本采收加工完畢,但銷售進度偏慢,后期售棉存在一定壓力,請問后期市場將如何運行?

相關負責人:去年10月新棉上市初期,加工企業采購積極性高,籽棉價格高開。但受棉籽價格低迷、紡織企業庫存充足、棉花下游消費不旺等因素影響,加工企業惜售,紡織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皮棉銷售進度遲緩,預計今年1、2月份新棉銷售壓力很大。從去年底國內皮棉價格走勢來看,現貨價格下行趨勢基本確立,2017年12月國內3128B級皮棉均價每噸15790元,環比下降1.0%,同比跌0.6%;2017年12月鄭棉期貨主力合約(CF805)每噸14995元,環比跌幅1.7%。從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表現看,今年儲備棉輪出啟動前,加工企業將積極銷售皮棉,市場價格將進一步走低,但由于國際棉價近期出現了大幅上漲,對短期國內棉價形成了支撐,近月國內棉價下跌空間有限。從全年形勢看,雖然國內棉花產需有明顯缺口,但國際棉花供需依然寬松,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預測,2017/18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574萬噸,消費量2522萬噸,期末庫存1924萬噸,除中國以外地區的庫存消費比達59%,預計在國際市場帶動下,國內棉花價格全年偏弱運行。

今年食糖產需缺口有所縮小,預計有一定的下行壓力

記者:2017年我國食糖價格高位運行,請問是什么原因?今年食糖價格還會保持強勢嗎?

相關負責人:去年國內食糖月度價格呈下跌走勢,但總體高位運行,年度均價同比明顯上漲,漲幅為10.8%。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2016/17榨季雖增產6.7% ,但供需缺口高達500多萬噸;二是甘蔗和甜菜的收購均價繼續上調,制糖成本提高;三是食糖貿易保障措施出臺,食糖進口減少。從2018年國內糖價走勢看,預計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一方面,食糖產需缺口有所縮小。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2017年12月發布食糖供需平衡表,預計2017/18榨季國內食糖產量1035萬噸,需求量1500萬噸,當季產需缺口為465萬噸,比上榨季縮小約90萬噸。另一方面,隨著全球食糖市場重新轉向產大于需,國際糖價下行的可能性增大。endprint

預計春節前豬價將小幅震蕩上行,2018年豬價將中低位運行

記者:市場對豬肉價格的關注程度一直很高。請問春節前豬肉價格走勢如何?2018年全年形勢如何?

相關負責人:2017年豬肉價格總體震蕩下跌, 1-12月豬肉集市均價每公斤25.72元,同比降12.3%。預計春節前豬肉供給有保障,價格穩中有漲,但上漲空間不大。據農業部數據,2017年1-11月份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為19859萬頭,同比增6.8%。春節來臨將會帶動豬肉消費季節性增加,同時養殖戶看好節前行情,生豬出欄也將會進入高峰期,預計豬價將小幅震蕩上行。從2018年全年形勢看,隨著規模企業產能加速擴張、養殖效率大幅提高,預計生豬產能恢復加快,豬肉進口將會回落,在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預計2018年豬價將中低位運行,生豬價格預計在每公斤13?16元范圍波動,不會出現大漲大跌局面,自繁自養生豬養殖仍有一定盈利空間。

今年一季度禽肉價格仍將較高位運行,春節后將季節性回落

記者:2017年四季度禽肉價格持續走高,請問其原因是什么,2018年一季度禽肉價格會是什么走勢?

相關負責人:2017年四季度禽肉價格持續走高,且各月漲幅逐步擴大,10、11、12月的活雞集市均價漲幅分別為0.9%、1.7%和2.3%;白條雞集市均價漲幅分別為0.4%、0.7%和1.9%。2017年12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均價比6月份的年內最低價累計分別上漲19.0%和14.0%,并呈現年內首次同比上漲。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產業調減產能,在產父母代種雞存欄量持續下降;二是消費的季節性增加,四季度節日和天氣因素拉動消費;三是其他相關替代品價格亦處于上行通道,具有帶動支撐作用。從全年形勢看,禽肉價格呈V字形走勢,總體處于低位,2017年1-12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均價分別為17.34元和17.93元,同比下跌7.8%和6.0%。預計在白羽肉雞祖代引種量持續低位,生產供給趨減的影響下,以及傳統節日春節消費的拉動下,2018年一季度禽肉價格仍將較高位運行。春節后價格將季節性回落,建議養殖戶結合市場規律,合理安排補欄。

預計春節前雞蛋產量將會保持穩中略增態勢,春節后價格可能出現一定幅度下跌

記者:2017年雞蛋市場價格巨幅波動,上半年大幅下跌至十年來最低,下半年開始快速反彈,價格連續上漲,請問我國雞蛋市場供需形勢是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春節前雞蛋市場供應如何?價格會不會繼續大漲?

相關負責人:雞蛋可以說是2017年市場關注程度最高的品種,上半年持續下跌、下半年大幅上漲。據農業部監測,2017年5月份雞蛋價格跌至十年來新低,為每公斤4.98元,累計下跌41.1%,之后快速反彈,9月、12月蛋價兩次突破近兩年歷史新高,12月份為每公斤9.28元,比5月份上漲86.3%。我們分析,上半年蛋價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在前兩年較好的市場行情帶動產能增加的同時,疊加了上半年的消費淡季以及H7N9疫情,雞蛋市場供需階段性寬松;6月份以來,前期蛋價持續低迷以及環保禁限養區擴大促使蛋雞產能快速下降,不可否認,供應減少是蛋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同時,中秋、國慶等節日消費旺季也為蛋價上漲起到了強有力的提振作用。從供需基本面看,前期因虧損、環保限養禁養退出的以中小戶為主,規模養殖企業仍保持較為充足的蛋雞存欄,加之下半年持續轉好的市場行情刺激了養殖戶積極性,9月份以來產蛋雞存欄連續增長,目前已經接近近三年平均水平,雞蛋市場供需形勢并沒有出現本質改變。預計2018年春節前雞蛋產量將會保持穩中略增態勢,市場供應有保障,雞蛋價格將呈現季節性震蕩上行態勢,但不會出現大幅上漲。隨著春節假期間休市以及節日消費的回落,春節后雞蛋價格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建議養殖戶及時出貨,以免出現滯銷。

乳制品進口增加給國內中小奶農帶來很大壓力,未來要進一步加強相關措施儲備

記者:2017年1-11月我國共進口乳制品227.4萬噸,再創歷史新高,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乳制品大量進口對國內生產的沖擊有多大?

相關負責人:2017年我國乳制品進口繼續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國內需求回升,特別是三四線的需求增長明顯。根據尼爾森數據,2017年1-10月份液奶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快于2016年全年2.7%的增速。2017年上半年三四線城鄉液態類乳品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近9%,成為拉動乳品消費規模增長的新引擎。二是國內外價差驅動。2017年1-10月國內外奶粉的價差每噸平均為7107元,國外存在明顯的價差優勢,驅動乳制品進口增加。三是電子商務、跨境購物等新渠道的興起,便利了乳制品的購買。

大量進口對國內生產的壓力越來越大。227.4萬噸的乳制品折合為生鮮乳為1230萬噸左右,超過國內產量的1/3,給國內中小奶農的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未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和證券國際化的推進,伊利、蒙牛、光明等中國乳企對外貿易投資的增強,中國乳制品供應將逐步呈現全球化供給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對中小生產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未來要進一步加強對乳制品進口的監測預警和貿易救濟措施儲備,在整合全球資源的同時,做好保護國內中小生產者合理利益的工作。

預計今年一季度馬鈴薯價格將會季節性上漲,后期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記者:2017年馬鈴薯市場行情總體低迷,馬鈴薯種植收益普遍不高,部分薯農甚至虧損。請問2018年第一季度薯價走勢如何?

相關負責人:2017年馬鈴薯市場價格總體不理想。據農業部監測,2017年馬鈴薯批發均價僅為每公斤2.12元,是近5年來最低值。尤其是4-6月份,春薯價格同比下跌約30%,為2010年之后8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值,已經跌破了成本價,很多馬鈴薯種植戶出現虧損,個別地區發生滯銷賣難現象。下半年,受低價蔬菜對馬鈴薯消費替代作用強烈、馬鈴薯淀粉加工需求減少以及馬鈴薯品質下降等因素影響,薯價上漲乏力,也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預計2018年第一季度,馬鈴薯市場價格將會季節性上漲,然而受庫存高企影響,馬鈴薯消化壓力仍然較大。據調度,目前的全國馬鈴薯庫存消化進度僅為23%左右,明顯低于去年同期33%的消化比例,后期馬鈴薯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endprint

猜你喜歡
收購價馬鈴薯價格
馬鈴薯有功勞
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公布 每50公斤112元
積極應對2018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的調整
小麥最低收購價再次下調
定邊馬鈴薯
價格
價格
價格
胖胖的馬鈴薯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