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閑農業如何向國外取經?

2018-02-14 08:54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農場旅游農業

休閑農業被稱為“第六產業”,這是當前工業文明下人類精神領域向農業文明尋求突破口的衍生產業,是一次精神領域的回歸和探索,而落腳點仍是仰賴生存的土地。

土地,被中國傳統文化冠以“厚德載物”,足見土地的價值。

土地,被冠以旅游的名義后,它能承載當前人們的精神困乏嗎?

休閑農業,寄托了我們太多的遐想和期望。

休閑農業在國外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程。本文在對國外休閑農業發展的典型模式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政府扶持、協會推動、市場導向和協調發展等國外休閑農業發展的基本做法與成功經驗,并據此就我國休閑農業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思考,以期更好地促進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及其研究。

休閑農業是貫穿一、二、三產業,融合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緊密聯結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的新型農業產業形態和新型消費業態。1865年,意大利專門介紹城鎮居民到鄉村去感受農業野趣的“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宣布成立,這標志著休閑農業作為一種鄉村旅游類型誕生。

20世紀30至40年代,歐洲休閑農業取得較大發展,并逐漸向美洲、亞洲所在地區拓展。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對休閑消費需求高漲,各國的休閑農業也蓬勃發展起來。近年來,休閑農業成為我國旅游開發的重點,同時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也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國外休閑農業發展的典型模式

從國外不同國家休閑農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來看,由于思想理念、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等的不同,各國休閑農業在發展形式、組織機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以日本為代表的綠色觀光旅游發展模式。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島國,氣候高溫多雨,國內資源貧乏、人均土地資源緊缺,農業規模小,因此政府希望通過政策和制度來引導休閑農業的發展,希望通過當地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內涵和風土人情來吸引游客。因而,日本休閑農業奉行“回歸自然”的理念,強調市民實踐體驗,通過觀光農園吸引市民租地經營,農民在觀光農園里生產、生活、休閑,實現了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體化經營管理。

為了有效推動綠色觀光旅游體制、景點和設施建設,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農業土地法律體系,在硬件配套設施、稅收、補貼等方面給予許多優惠政策。目前日本國內有很多富有詩情畫意的觀光農園,內設動物廣場、牧場館、花圃、跑馬場、射擊場等各具特色的設施,同時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務,吸引了眾多的游客,為觀光農園贏得了不菲的經濟收入。

以法國為代表的專業農場發展模式。法國休閑農業的發展得益于多個非政府組織機構的聯合,具體是指各行業協會在政府的政策指導下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和質量標準,推動以農場經營為主的休閑農業得到快速發展。這些農場基本上都是專業化經營,主要以農場客棧、點心農場、農產品農場、騎馬農場、教學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暫住農場以及露營農場等形式存在。

早在1954年,聯邦國營旅舍聯合會主辦“法國農家旅舍網”,此后各類農業旅游社團組織和法國農業與漁業協會等中介機構陸續成立,有力促進了休閑農業的經驗交流、信息傳遞和業務培訓。隨著行業協會的不斷發展,行業自律作用逐漸凸顯,法國政府也逐漸由管理職能轉向監管職能,行業協會在休閑農業的發展中顯現主導作用。

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發展模式。澳大利亞作為開展休閑農業最早的國家之一,其休閑農業特別重視葡萄酒旅游產業的“產、學、研”緊密結合,主要依托葡萄莊園的田園風光、釀造工藝、生產設備、特色美食、葡萄酒歷史文化吸引游客,同時開發觀光、休閑和體驗等農業旅游產品,帶動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產業延伸,促使休閑農業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延伸,實現了特色農業產業與旅游業的結合,為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綜合效益。

澳大利亞葡萄種植始于1788年,從1810年開始,葡萄酒釀造和銷售開始走向商業化,目前已經形成了60多個葡萄酒產區,早在2008年澳大利亞葡萄酒產量為125714百萬升,出口量為71417百萬升,成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產國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國,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應。

國外休閑農業發展的經驗

國外休閑農業依托區域特色資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優勢,形成多樣化的項目開發經營模式,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對其成功經驗總結如下:

政府適度扶持。國外政府制定休閑農業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或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和引導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20多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規體系;國外政府對休閑農業的精品景區實行以獎代補,并設立專項扶持發展資金。如在1992年,美國專門設立了“農村旅游發展基金”,推行“旅游政策會議”制度,確保國家的重大決策充分考慮旅游收益。

協會積極推動。國外休閑農業通常通過行業協會制定行業標準來提高休閑農業質量,從而引導休閑農業經營者、管理者不斷提升發展和管理水平,在會員與政府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最終來規范休閑農業的發展。如法國農會、羅馬尼亞鄉村生態和文化旅游協會以及愛爾蘭的農舍度假協會等行業協會均有力推動了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

堅持市場導向。國外休閑農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集種養加、內外貿、產供銷、農科教于一體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如澳大利亞依托本地龍頭產業葡萄酒,通過拓展休閑農業旅游、休閑、度假和體驗等新型職能,開發鄉村旅游產品組合,帶動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協同發展。

協調均衡發展。國外休閑農業發展注重在發展經濟效益的同時,鼓勵當地農民積極參與,重視控制休閑農業活動對資源所造成的浪費和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強調休閑農業在促進工農協調和城鄉經濟社會均衡發展,注重提升傳統文化內涵、提高公民素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從而創造社會文化效益。endprint

國外休閑農業對中國休閑農業發展的啟示

國外休閑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對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我國實際來看,加強休閑農業發展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加強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與資金扶持。政策完善是根本,市場運行是重點。發展休閑農業應加強政府的統籌協調和引導扶持,強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規范管理、公共服務、營造環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休閑農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和制定我國關于推進休閑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動和工作措施。

設立休閑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采取多種經營模式,充分調動行業協會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鼓勵支持個人和各類經濟實體參與休閑農業開發建設,發揮社會資金在休閑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組織制定并完善我國休閑農業服務標準體系,強化對各類休閑農業行業協會等合作組織的管理與支持力度,增強行業自律性。

堅持以農為本、彰顯文化,深入挖掘休閑農業發展的文化內涵。發展休閑農業不能脫離農業、農村和農民,要堅持以農業為基礎,農民為主體,農村為單元,要堅持以促進農民就地就業和增收為目標,融合一二三產業的要求,圍繞農業生產過程、農民勞動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深入挖掘鄉村深厚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內涵,深入發掘休閑農業的歷史文化內涵,弘揚傳統休閑農業文化,突出文化底蘊厚實、景點豐富多彩的特色,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齊全、環境友好、文化濃郁的休閑農園,推進鄉村傳統文化的產品化,變資源優勢、文化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培育特色休閑農業產業,在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城鄉消費者創造良好的休閑環境。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進休閑農業發展的營銷與品牌建設。發展休閑農業應以突出自然生態為重點,加強休閑農業與農業產業化、旅游業的結合,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的發展思路,充分整合農、林、牧、漁和旅游文化等資源,依托區域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循環農業示范區,加快培育一批經營特色化、管理規范化、服務標準化的休閑農業精品點、精品休閑農莊和精品農家樂,組織開展展示推介活動。

形成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品牌,重點培育鄉村旅游著名、馳名商標和品牌,實現差異對接、優勢互補、合理組合,構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樣的產業布局,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及其他旅游業態融合發展。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統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勝景區周邊、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態區、少數民族地區和傳統特色農區的休閑農業發展,變資源文化優勢為產業經濟優勢。

堅持創新服務,規范培養,提升休閑農業發展的水平與經營機制。發展休閑農業應以創新的理念盤活我國傳統資源,將農業資源與創意相結合,開發豐富多樣的創意農業產品,打造特色鮮明、富有魅力的農村農莊,形成創意農業產業帶。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產安全、產品服務、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要通過制定標準、加強管理、培育品牌、引導行業自律等多種方式,規范休閑農業的發展。

總之,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和建設任重道遠,無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在實踐中將會遇到各種復雜的難題,需要我們結合我國具體實際,注重吸取國外成熟和有益的經驗,不斷探索和創新。endprint

猜你喜歡
農場旅游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場假期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農場
一號農場
豐收的農場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