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2018-02-18 08:45曾麗媛李川江
現代鹽化工 2018年1期
關鍵詞:藥理學藥學筆者

張 雷,曾麗媛,李川江

藥理學主要研究藥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研究藥物作用機體時引起的身體機能的變化。由于身體是一個系統、復雜又精細的有機體,故藥理學涉及知識面廣闊,包括了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和解剖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藥學學生接受的醫學方面的教育較少,藥理學的許多知識理解困難。為此,本研究闡述了幾種較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維,增加學習的實效性與趣味性。

1 注重課堂藝術,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

1.1 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為了啟發學生的思維,藥理學教師一般會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侯迎迎等[1]運用比較法、導入法、情景模擬法、口訣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方法教學,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也引入了比較法和口訣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應召力強。通過易混術語對比闡述、改編一些時下熱門事件人物和藥理學知識結合以及引入時下熱門醫學事故與課本知識點的結合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例如,通過比較法,將“不良反應”“副反應”“毒性反應”“變態反應”“后遺效應”“停藥反應”等概念配對組合,對比概念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理解記憶,能提高記憶效果。又例如,阿托品、東莨菪堿、山莨菪堿同為膽堿受體阻斷藥,而因為結構的差別,導致此三種藥物臨床應用的不同。與阿托品相比東莨菪堿由于氧橋的引入,脂溶性增強,更容易透過血腦屏障,表現出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的作用。山莨菪堿比阿托品多引入了羥基,親水性增加,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中樞作用弱,主要用于外周抗膽堿。通過對比,三者的臨床應用和藥理特點就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1.2 改變填鴨式教學模式,喚醒學生學習興趣

課內課外聯動,設計課外講座,擴展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激情[2-3]。筆者在完成藥理學理論講述的同時,開設了一些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題材均切合時下藥學熱點,同時又與課本的理論知識相呼應。開設的課程主題也可以由學生提出,教師準備的方式,集合答疑解惑與科學引導為一體的講座,受到學生的大力支持和贊揚。例如,筆者在一個學期內,專門開設了“蛋白質代謝與疾病”“糖代謝與糖尿病”“脂質代謝與心血管疾病”“威脅人類健康的微生物”等4場講座,講述一些生理化學方面的疾病發病基礎,受到學生的好評。

建立興趣小組,每學期設立一個開放課題,讓學生經過調查研究提交報告。每學期開課,筆者將學生分成6人一組的興趣小組,每個興趣小組選擇一大類藥物,要求學生在學期末提交一篇大類藥物專述。其中包括藥物分類、作用機理、臨床應用、臨床副作用、用法用量、錯誤用藥范例、主要藥品與年銷量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課下調研和赴藥房醫院咨詢等方式,撰寫論文內容。通過此類實踐,學生既掌握了課本知識,又掌握了藥物的臨床應用情況以及藥店的經營情況,為學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適量擴充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2.1 與臨床用藥結合、增加藥物相互作用知識點

現行藥理學教材理論知識較多,實際應用較少,特別是臨床用藥的重點“藥物相互作用”“藥物劑量”和“聯合用藥”等方面的內容較少,知識點猶如空中樓閣,不接地氣。為此,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刻意補充許多類似的知識點,使理論與實踐互為所長,知識點融會貫通,臨床用藥也胸有成竹。例如,在講解中樞神經系統抗抑郁藥物時,筆者專題講解了臨床用藥監護,細致講解根據不同睡眠狀態選擇藥物,對不易入睡者選擇起效快、維持時間短的;對入睡易但夜間多夢的選擇起效慢、維持時間長的藥物;對精神緊張和肌肉疼痛引起的失眠選用氯美扎酮;對焦慮型早醒者選用氟西泮;對憂郁型早醒失眠者,配合使用抗抑郁藥藥物如阿米替林等。在講解抗癲癇藥物時,筆者重點講解了癲癇全面發作和部分性發作時,首選卡馬西平、拉莫三嗪、丙戊酸鈉或托吡酯,并講解了一些可以替代的二線藥物;失神性發作(小發作)時,首選乙琥胺和丙戊酸鈉;強直肌陣攣發作時,首選丙戊酸鈉,氯硝西泮等。

2.2 增加生理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等跨學科知識

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知識隨處可見穿插在藥理學的教材中。一些學生不理解藥物作用機制,其實是生理學等基礎知識太薄弱,不明白很多專業術語。為此,筆者將書本上沒有的重要跨學科知識點一一列出,必要時重點講解。例如:在學習外周神經系統藥理學時,學生對一些名詞如平滑肌、括約肌、瞳孔開大肌、房室結、心臟傳導系統等所知甚少,而這些又影響交感、副交感的生理調節功能。故筆者會將這些名詞的介紹穿插在講課中,讓學生深入理解各種生理現象,為今后在醫院藥房的工作打下基礎。

3 實驗課內容與臨床實踐結合

藥理學實驗通常需要了解的機制較多,但實際操作較少。常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覺到講解枯燥,而操作也是由少數理解了知識點的學生進行,其他學生在一旁觀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低迷。利用案例教學法,能很好解決以上困境[4]。案例教學法屬于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模式的一種。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劃分為5個階段:問題設計階段、問題呈現和遭遇階段、自我指導學習階段、用新知識解決問題階段、總結評價與反思階段。

筆者將學生隨機分成5組,每組選擇一個藥理學實驗。通過跟實驗教師咨詢合作,每組學生設計藥理學實驗的上課流程,準備藥理學實驗用具與動物,安排專人講解藥理機制,專人做演示實驗,實驗失敗后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重新實驗,直到成功,課下每個學生寫實驗報告并分析實驗失敗原因與成功經驗[5]。此方式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此改革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較高,只適合讓學生演示基礎實驗,復雜的實驗易導致課堂混亂。

4 案例分析穿插于各章教學

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的工程中,能加深知識點的理解與融會貫通,案例分析能夠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實例的能力,根據教學針對性選擇臨床實例,讓學生提出解決方法能提前為學生進入醫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章節結束后,會選擇2~3個臨床實例進行講解,剛開始,學生缺乏聯合應用生理學、病理學和藥理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感覺案例分析找不到思路。經過半學期的培養,學生慢慢養成了分析實際病例的習慣后,案例分析成了學生很受歡迎的一部分,甚至有很多學生將藥理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也經常一起討論生活中的藥物應用,學習藥理學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實惠,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5 結語

藥理學的教學難點與教學改革思路遠不止筆者所述幾點??傊?,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采取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生深入臨床應用、了解前沿與一線用藥方法,典型不良反應與藥物相互作用,真正做到“授之以魚,并授之以漁”。

同時,藥理學因為涉及藥物的臨床應用,授課教師需要專業系統的臨床用藥經驗,并時時更新臨床用藥知識,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加強臨床用藥的學習和實踐。只有這樣,藥理學的知識才“接地氣”,有“用武之地”,否則再好的理論講解都將是“海市蜃樓”,注定會被束之高閣,用處甚微。

[參考文獻]

[1] 侯迎迎,安 宴.多種教學方法在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5(18):101-103.

[2] 陳光亮,甘亞麗,李 莉,等.對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26-329.

[3] 黃曉佳,李永金,張 蕓,等.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探索和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1):41-42.

[4] 宋紅霞,薛曉東,劉 丹.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4(12):348-349.

[5] 劉曉穎.藥學專業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及效果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44-145.

猜你喜歡
藥理學藥學筆者
基于藥理學分析的護理創新實踐探索
《藥學進展》編輯委員會
《藥學進展》雜志征稿啟事
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血府逐瘀湯治療失眠的作用機制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藝術藥理學
構建藥學專業實驗教學新體系 培養創新型藥學人才
基層醫院藥學人員培養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