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堅守 匠心打造 鑄就媒體慈善品牌

2018-02-20 14:37趙利軍
慈善 2018年4期
關鍵詞:總會救助廣播

趙利軍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0周年紀念日。近日,國內各家媒體上有許多關于汶川地震10周年的新聞報道,在稿件中記者通過親赴災區回訪,記錄了10年來災區的嬗變。震后10年,確實發生了太多改變。地震遺址的廢墟上已長出青苔,曾經傷痕累累的震區被修葺一新,多數幸存者早已回歸平靜的生活,逐漸走出災難的陰影。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在那次大地震后的第二天,總會的全體工作人員就進入了滿負荷的工作狀態。那段時間里,總會的辦公電話熱得發燙,咨詢情況的電話此起彼伏;總會的大堂排起捐贈長龍,各行各業前來捐款的市民絡繹不絕。那一刻,雖然未能親赴災區,但大家都在后方為災區的重建努力著,耐心地為愛心市民進行解答,為捐贈者開具發票、捐贈證書……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5·12交廣慈善日已經伴隨濱城聽眾們走過了十個年頭。一路走來,離不開交廣人的慈善情懷;一路走來,離不開愛心企業的鼎力支持;一路走來,離不開熱心聽眾的積極參與。

緣起——延續慈善精神

對于很多人、很多地方來說,“5·12”是一個終點,但同時也是一個起點。在5·12抗震救災期間,舉國上下都行動了起來,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面支援的傳統美德,全社會的愛心源源不斷地涌向災區人民。正是從那一年開始,全國的慈善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中國的慈善事業迸發出了蓬勃生機。

為了讓愛延續,讓深蘊在我們心中的慈善源頭活水不斷涌現,2009年5月12日,在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大連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大連市慈善總會愛心聯動,將這一天選定為“交廣慈善日”,希望能以此來延續5·12地震所激發的慈善精神源動力——崇德向善、責任擔當、助人為樂……

現代的慈善事業不僅是單純物質救助,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情感關系的銜接。傳統慈善往往以施舍、恩賜為主,而現代慈善區別于傳統慈善之處在于,現代慈善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團結互助、互幫互愛、共同進步,也是一種全新的價值觀。上善若水的古老智慧將在當今社會被賦予新內涵,并煥發了新的時代精神!2010年5月12日,為充分發揮廣播媒體優勢,搭建人道救助平臺,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慈善事業的良好環境,經市慈善總會與愛心企業億達集團溝通,并得到企業的大力支持,一檔由市慈善總會、大連交通廣播聯合策劃,億達集團冠名播出的大型公益廣播慈善節目《億達公益慈善時間》正式與聽眾見面了,每天8:55—9:00;12:55—13:00;17:55—18:00三個時間段進行播出。為了增強慈善時間的傳播效果,節目組記者始終堅持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傳遞慈善精神,助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圍,并在不同時段節目內容的選擇上做出了不同的側重。早上8:55—9:00的節目,處于早高峰尾聲,整體節奏較快,內容以慈善資訊,公益新聞為主,素材選擇偏“正”。而12:55—13:00、17:55—18:00的節目則節奏舒緩,素材選擇偏“輕松”,內容以分享好人好事,慈善故事、民生新聞、公益活動開展以及慈善政策解讀為主。

據了解,《公益慈善時間》是遼寧省首檔致力于弘揚慈善精神、倡導慈善互助的公益性廣播類節目。

堅守——交廣人的慈善情懷

十年磨劍終成鋒。如今,慈善已經成為大連交通廣播的辦臺理念,慈善已經融入到全體交廣人血液里。自2010年《億達公益慈善時間》開播,直到2017年5月更名為《大商公益慈善時間》,全年不間斷,每天三個時候的慈善時間,截止目前已經播出了8700余次,對慈善理念的普及、慈善文化的宣傳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依托慈善時間欄目開通的微博、微信公眾號吸引了大批聽眾的關注,微博的粉絲數量達13147人,微信公眾號在2017年1月開通后時間雖然不長,也擁有了近2000名粉絲。

公益慈善時間欄目能夠持續發展至今,在社會上的影響不斷擴大,與大連交通廣播的辦臺理念是分不開的,同時離不開全體交廣人的堅守。在節目正式開播之前,大連交通廣播作為“公益先行”的責任媒體,就一直致力于關注社會公益熱點、報道社會公益事件、營造社會公益愛心氛圍。在公益慈善時間節目播出之后,更是依托節目平臺,相繼推出了《快樂慈善》《名人慈善》《BOSS慈善》和《全民慈善》等系列節目。不僅僅有慈善節目,交廣人還堅持開展慈善公益活動,深度參與慈善,幫助社會上的困難群體。

2007年,大連交通推出了“愛心送考”活動,旨在為市內一些家庭條件較差或是出行不便的考生,對接社會愛心車輛,掃清出行路上的障礙,一直開展至今,并還將繼續開展下去。2008年,又推出了愛心送學活動,號召愛心人士幫助困難的大一新生購買一張上學的火車票或汽車票。2009年開始,又推出“崗位助學”項目,改變以往單向“施舍”的慈善模式,通過報名征集,為愛心企業和應屆高考學子之間搭建對接橋梁,讓貧困高考生在入學前的一個月內打工掙錢,既補貼學費,又鍛煉能力。每個學生1500元—2500元的報酬,不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費負擔,也讓學子們格外珍惜勞動所得。據了解,“愛心送考、崗位助學、愛心送學”三項活動已經累計幫助學子近5萬人次,并譜寫成一首“愛心三部曲”,搭建起一個全社會愛心團隊、愛心人士與愛心企業廣泛參與的愛心平臺,也成為濱城最具凝聚力的愛心公益品牌。

2010年,大連交通廣播在大連慈善基金會設立了“大連廣播慈善基金”,首批注入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致力于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救助,開始針對“孤獨癥兒童”展開具體的關愛活動。

2012年1月,啟動公益行動“春節回家順風車”。通過廣播發布信息,幫助沒有買到車票的聽眾尋找回家的順風車,總計142名聽眾報名希望搭乘順風車回家,83名愛心車主志愿者報名,搭載成功15對。

2014年,制作交廣主持人形象抱枕面向社會義賣,義賣所得101390元全部匯入“大連廣播慈善基金”,??钣糜趲头鲆蚪煌ㄊ鹿手職埖?歲兒童“小英雄”,因孩子下肢癱瘓行動不便,善款主要用于給孩子做康復訓練以及支付家教老師的教學費用。同年7月,大連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大連市慈善總會、大連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簽署合作協議,在全市開展“助力文化大連 感恩公益人群”公益贈票活動,大連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捐贈5000張門票(價值約100萬元),送給對大連市文化、公益事業有貢獻的聽眾,讓大家走進一流藝術殿堂,跟高雅藝術零距離接觸,共享文化盛宴。據統計,目前已累計贈送門票超過10000張。

2015年,通過“大連廣播慈善基金”募集善款15萬元,幫助普蘭店轉山村建起一座“愛心橋”,解決了當地村民雨雪天氣出行難的問題。

2016年年末,推出環繞全城愛心手環項目,通過“大連廣播慈善基金”募集社會愛心捐款40余萬元,制作1600個可以GPS定位的愛心手環,贈予極易走失的老人及家庭,用行動喚起全社會對老年人群的重視和幫助……

碩果——慈善宣傳與救助雙豐收

輪椅男孩“強強”是大連交通廣播眾多公益活動的典型代表之一。這件事要還從2008年開始講起,當年,正在專心準備“初升高”考試的“強強”突然噩耗襲來,他被診斷罹患脊髓星型細胞瘤。短短幾個月時間,原本活蹦亂跳的“強強”就無奈地坐在了輪椅上。當時,盡管醫生和家人都建議他回家休養,“強強”卻堅持上學,而且坐在輪椅上參加了中考。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為了讓他上學,媽媽每天都要來回推著他走上10公里,無奈之下,給大連交通廣播打來求助電話。在接到求助后,大連交通廣播通過節目面向社會招募愛心司機,短短幾天,近百位私家車主及路情報道員組成的愛心車隊成立,此后的三年時間里,風雨無阻,每天接送強強上下學。據統計,愛心司機累計行車1萬多公里,幫助“強強”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

2009年首屆交廣慈善日開播之際,欄目還專門為“強強”開辟了短信和網絡捐助平臺,一時間,社會各界的短信和祝福紛至沓來,為“強強”加油打氣,讓他更增強了希望和勇氣。2011年6月,堅強樂觀的“強強”如愿步入高考考場,并于當年順利升入大學。2012年,在團市委、市文明辦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俊”青年評選中,“強強”獲評首屆大連“俊”青年榮譽稱號。

有一歌中這樣唱道:“世界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苯粡V人不僅做到了,也做好了。并在公益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目睹了愛心車隊“接力幫”的堅持付出,見證了“強強”個人的辛勤汗水,分享了大家共同努力后那份收獲碩果的喜悅。

正是由于一直秉承服務交通、服務社會、公益先行、超越共享的理念,大連交通廣播不僅獲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也收獲了很多的榮譽、獎項。先后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全國希望工程25周年杰出貢獻獎”,被共青團大連市委員會、大連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大連市希望工程貢獻獎及最美希望集體榮譽稱號,被大連慈善基金會以及大連慈善總會授予“媒體慈善先鋒”“愛心廣播”“愛心傳播者”“大連榜樣”等榮譽稱號,在首屆全國交通廣播優秀公益活動評選中榮獲最佳公益創新力獎。

未來——慈善永遠在路上

今年的5月12日,大連市慈善總會、大連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聯合舉辦了第十屆交廣慈善日活動,當日上午9:00—10:40分,交通廣播FM100.8頻率播出了以“愛的力量——扶貧攻堅 慈善助力”為主題的特別節目,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周建新走進直播間,通過電波向聽眾介紹了總會的基本情況,并專門就慈善救助工作的基本情況、工作特點及申請救助的流程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日上午,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李叔禥走進了甘井子區兩位大病患者家庭,并為他們送去了慈善救助金。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政府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現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疾病導致貧窮,貧窮加劇疾病,兩者之間極易形成惡性的循環。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的突出社會問題。近年來,黨委和政府為解決這一難題做了大量工作,并通過不斷優化城鎮醫保、新農合制度等為重病患者報銷了70%以上的醫療費用支出,針對特殊困難的民政部門還設有臨時救助項目,這一切極大減輕了重病家庭的痛苦。但在慈善救助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仍然有部分群眾因患大病、遭遇突發事故等原因,由于家庭主要成員失去勞動能力和疾病的負擔,依舊貧困。

據統計,自2010年至今,僅市慈善總會緊急援助項目一項,就支出善款近千萬元,救助因患大病、遭遇突發事故困難群眾1376人次。

慈善救助離不開募捐,只有募集到足夠的善款,才能保證對更多貧困家庭給予強有力的救助,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慈善募捐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報道,只有宣傳到位,全社會對慈善的認識才會提高,才會了解到需要救助者的生存狀態,喚起更多愛心企業和市民參與進來?!洞笊坦娲壬茣r間》作為總會與媒體合作的常態公益慈善欄目,在慈善理念的傳播、慈善文化的普及和慈善活動的報道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今后的節目中將不忘初心,充分發揮平臺載體的宣傳作用,為大連慈善事業的宣傳助力。

慈善事業任重道遠、永遠在路上……

猜你喜歡
總會救助廣播
春天總會來
惠州惠東:多措并舉提升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實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責任
陳埭鎮同鄉總會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周四廣播電視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責任
畫與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