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厭學原因分析及補救措施研究

2018-02-22 03:38王陽米春橋
新一代 2018年18期
關鍵詞:補救措施

王陽 米春橋

摘 要:改革開放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也顯而易見。二十一世紀屬于信息知識爆炸的時代,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要求不斷提高,而在大學校園這個本應該充分學習知識掌握技巧的地方,卻出現了一批不學習甚至是厭惡學習的學生,而這種厭學風氣,也成為了一種類似于“傳染病”的現象,同時這一不良思潮侵蝕了大學生的思想?,F在,我們將對這種厭學的現象作出一定的原因分析,并針對該現象提出一些合適的補救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厭學;原因分析;補救措施

如今的時代雖是個人才倍出的時代,而在大學校園這樣一個盛產人才地方卻有很多學生不學習,甚至厭惡學習。而這種厭學風氣,也成為了一種類似于“傳染病”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們自身素質的提高,破壞了大學的辦學理念。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隨著全國各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招收比例也在不斷上升,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但這種原因也造成了大學生生源質量較差,從而間接引發了部分大學生厭學、懶散、放任自流等弊端。學習本身是一個勞心勞力的過程,如今的大學生主力集中在2000年上下浮動,他們從小吃苦不多,甚至是嬌生慣養,導致部分學生受不了學習的枯燥乏味,由初期的對課程不理解逐漸演變為在課堂上的知識空缺,進而造成大學校園屢見不鮮的厭學風氣[1]。

二、原因分析

大學生厭學只是一種表象.而且在它背后有著種種深刻的成因,新時期大學生厭學的成因是由一系列富有時代特點的因素所導致[2]?,F在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了解大學生厭學心理。

(一)主觀因素

1.很多大學生自己自制力不好,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對學習只有三分鐘熱度,導致無法將學的東西掌握,產生不耐煩心理,對學習喪失了興趣,最終放棄學習,甚至是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

2.2000年上下浮動的大學生主們,有些學生基本沒吃過苦,從小被寵溺,嚴重的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覺得“這門課程很無聊”或“這門課程太難了”然后就有“不想學了,好煩”的想法,有著我行我素的觀念。同時,這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加脆弱。他們進人大學后,在學習上出現一點小事或遇到一些挫折,便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而這些部分厭學嚴重的學生甚至有些扭曲了自我的人生價值觀[3]。

3.我國的高中采取的是應試教育,很多高中學校對學生灌輸的思想便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并沒有對學生的身心和為人處世方面做過任何相關教育,只是一味地追求“考大學”,導致很多學生在高中時死命讀書考大學,來到大學后面對寬松的學習氛圍反而松懈了很多,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學習或理想。在大學生涯里隨波逐流,有些甚至是無所事事,對學習毫無興趣。

4.高中時代和大學時代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教學方式,是迥然不同的。大學生以自學為主,老師只是對課程進行大致的輔導和疏導,學生通過老師上課講述的內容做好筆記,課后自己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或網上查閱、私底下研究討論再逐步消化。導致很多學生因為不適應新的學習方法而厭學[4]。

(二)客觀因素

1.大學生是這個社會群體的一部分,他們會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各種誘惑和影響。如社會中的讀書無用、金錢萬能、裙帶關系等各種因素,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因為遠離了家庭,父母無法再對他們進行約束,大學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比起以前都較為寬松,學校對于學生的監督管理以及同學之間的競爭壓力遠低于中學時代,因此,大學生不能根據社會和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而做出適應性變化。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大學生們有更多的途徑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通過互聯網等電子設備能了解到比課堂上更為豐富全面的信息。他們過分的依賴這些電子設備,而且多用于娛樂、消遣。時間久了,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慢慢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厭學情緒日益增加。[5]

2.教學方式的弊端。大學比起高中多了一定的難度,但教學方式還是和高中的教學方式大相徑庭,理論多側重于實踐,盲目的“填鴨式教學”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導致學生對課本的知識無法理解通透,甚至認為學習枯燥無聊,無法提起興趣??荚嚪绞匠碎_卷考試就是閉卷考試,但由于上課教學方式本身存在的問題,以至于考試的內容也是傾向于課本理論知識,老師也只是大致對于書上的內容進行疏通,期末考試再劃重點,讓大部分人養成了一定的惰性。

3.家庭的關注度不高。很多家庭在學生還沒有考上大學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嚴格督促自己的孩子學習。但是當自己的孩子讀了大學后,很多家長松了一口氣,開心自己孩子考上大學。而步入大學生活的孩子們大多都是已經開始成年了,家長認為孩子已經成年了,就完全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學校。對自己孩子的學習關心程度不再像以前那么高了。孩子們因為家長的態度對學習的重視也不高,久而久之失去興趣,厭學心理逐漸體現。

三、補救措施

(一)建立良好風氣,樹立正確價值觀。良好的社會風氣,正確的主流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和踐行,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社會的角度講,各級黨政部門和新聞宣傳部門應引導大眾傳媒宣傳積極、健康的主流旋律,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方向正確、內容健康的精神食糧。只有具備正確價值觀的學生,才能體會學習的真正意義,能更清楚地認識到付出與回報的關系,也就是對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作出正確的歸因。一旦認識清晰了,對于學習就從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鉆研。

(二)建立并完善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理想。大多數學生步入大學沒有奮斗目標,終日無所事事,導致他們學習無法提起興趣,每天不感興趣導致最后的厭學,所以我認為建立學習目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建立了學習目標,他們才能對學習重拾信心,在奮斗中過得更充實,才不至于喪失自我,甚至還能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并且得到滿足。

(三)塑造好的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在學習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記筆記,認真聽課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久而久之對學習的興趣也就上來了。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習而言,興趣的存在也占關鍵因素之一,培養學習的興趣,這樣對于學習更能得心應手。同時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厭學情緒的產生,就要改變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僵化教學方式,在課堂上采用啟發、思考、討論等互動式教學方式更加生動,媒體課件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的輔體。

(四)注重家庭教育,建立完好家風。家長要努力為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保持家庭成員的和睦相處,經常與學校保持聯系.多關心子女在校期間的學習與生活狀態,及時幫助子女調節心理問題,鼓勵子女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配合學校,促使子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多要關心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關注他們的情感問題,在大學生遇到挫折磨難時,提供必要的鼓勵和幫助,充分發揮親情的感染力,使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并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最后,給孩子的金錢應該要適度,除了必要的學習和生活費用外,不必給的太多,對孩子也不要過分溺愛,應該讓孩子們磨煉出堅強的意志,學會獨立生活。

(五)完善教學機制,重視學校教育。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整合、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老師們需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的吸引力。首先,要加強專業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責任感,集中精力提高教學質量,做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通過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榜樣。其次,健全輔導員職責體系,使其主要精力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轉移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來,使其了解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幫助學生解除學習上的思想困惑。

幫助學生克服消極的學習心態,塑造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件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事情。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并完善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對心理的自我調適,正確認識挫折;老師和家長都要一起配合,多多鼓勵孩子們的進步,幫助他們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讓孩子們能盡快從厭學的情緒中掙脫出來,對學習不再厭惡害怕。

參考文獻:

[1]胡志海.當前高校部分大學生厭學原因的調查與分析[J].黃山學院學報,2009,11(6):124-127.

[2]解瑞紅.大學生厭學現象的調查、歸因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0(11):78-81.

[3]蔡卡寧.大學生厭學的分析與應對措施[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8(2):179-181.

[4]劉詠菊.大學生厭學現象的分析及應對措施[J].才智,2011(26):246.

[5]王林婷.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分析及應對策略[J].知識經濟,2017(21):119-120.

猜你喜歡
補救措施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術及滲漏補救措施分析
嫁給馬云
極端天氣對潮州單叢茶樹及單叢茶加工的影響和預防補救措施
作物遭受藥害的補救措施
淺談如何克服小學生體育學習困難
農村學校數學后進生成因分析及轉化措施
試論室內裝修過程的常見問題與補救措施
乙草胺在玉米田除草產生藥害的成因及預防措施
水工建筑工程泵送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
小麥苗期、拔節期凍害診斷與防御補救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