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磨損的豐碑

2018-02-23 19:30顧德希
中小學管理 2017年4期
關鍵詞:劉校長四中教研組

【編者按】

劉秀瑩,北京四中原校長,在上世紀80年代主政四中后,四中很快成為北京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劉秀瑩校長以其人格魅力和管理智慧,不僅贏得了四中人的愛戴,也成為今日校長之楷模。為深入介紹其辦學事跡及辦學思想,我刊擬選編兩篇有關劉秀瑩校長的文章,一篇是本期由北京四中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顧德希先生撰寫的飽含深情的回憶文章,一篇是將于近期推出的由北京教育學院梅汝莉先生撰寫的充滿理性的評論文章,敬請關注。

劉秀瑩校長離開我們已經三年多了。我和許多同事都時時懷念她。劉校長在教師心中占有不尋常的位置,絕非偶然。她的確是四中教師心中一座永不磨損的豐碑。

一位校長。讓教師們感到可敬可親就很不易。讓大家口服心服就更難。劉秀瑩校長,恰恰是既可敬可親又令人由衷佩服的。她平易近人。熱忱和藹,光明磊落。她口才未見得出眾,但說話有分量。老師們欽敬她,也并不在于她的“言”,而在于她的“行”。

有這樣一件小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是三十幾年前一個星期三的下午。地點就在語文教研組。那時。四中工會組織了各種教師興趣小組。每星期三下午四點以后是工會活動時間。我喜歡京劇。就參加了京劇組。語文教研組里戲迷多。于是京劇組活動場地就在語文教研組。不過當時組里京劇水平高的不是語文教師,掛“頭牌”的是歷史組戶老師。他擅“余派”老生、“楊派”武生。有登臺實力。既有這樣的高手帶動。工會就從京劇院請了一位退休琴師白老先生。屆時操琴助興。那天白老緊拉,老戶慢唱,正在興頭上,劉校長悄悄進來了。老戶一段唱畢。大家鼓掌,劉校長也連連夸贊。老戶見劉校長夸贊,十分高興。沒想到緊接著他卻單刀直入:“劉校長。您給大伙兒來一段怎么樣?”

大家一愣。覺得人家劉校長會不會唱京劇大家都不知道,哪有你老戶這樣跟人家叫板的。一時屋里靜了下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劉校長略一沉吟,竟讓老戶出題:“那你說,來哪段?”

見劉校長不怵,老戶就進一步“加碼”,要求和劉校長對唱:“那咱就來一段‘坐宮吧,我扮楊四郎,您扮鐵鏡公主,怎么樣?”劉校長不含糊,笑笑說:“行,萬一我忘了詞兒,你可提個醒兒啊?!庇谑前桌享懫疬^門,接著便是痛快淋漓的對唱。兩位在調門上各不相讓,又都字正腔圓。讓大家大飽了一番耳福。劉校長能唱京劇,還唱得這么好,大多數人,包括她的很多老同學,并不知道。據她說,是小時候聽唱片學的。喜歡而已。她只來過工會京劇組這一次。與老戶對壘也只是適逢其會。但卻充分反映出她與教師們的和諧相處。

密切聯系教師,是劉校長極看重的工作。但她很少把教師喊到校長室去談話。十多年里,她只喊我去過一次,是因為有件事上級部門急于征求意見。但她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與教師們交流、溝通,和大家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系。那些年,四中教工食堂地方小,多數教師把午餐拿回教研組去吃,劉校長也端著飯盒到各個教研組里,今天這組明天那組,和教師們一塊吃飯、聊天。當然,與教師更多的聯系,是去班里聽課,這也是她深入教學的主渠道。她每天要聽好門節課。哪一科都聽,語、數、外,理、化、生,史、地、政,音、體、美,她都內行,這在校領導中也是不多見的。她聽各科的課。都能從教材、教法上,從內容的科學性上,與教師們進行實質性交流、朋友式探討。教師們感受到的是尊重,是期許。

在深入教學的過程中,劉校長把大量時間用于了解學生。她住在學校,早上很早就到教學樓里去轉,看哪些學生來得早,來了后都干些什么,也會隨意地跟學生聊幾句。對許多學生情況的掌握,她甚至超過了班主任。許多教師的教學效果,她也是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取得深入了解的。有時候,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效果不一定很清楚,劉校長卻知道。我就有這方面的深刻體會。

那是1985年一個旭日初升的早晨,我在校園里被劉校長喊住。她說,學生對你的課反映挺好,你知道他們最滿意的地方在哪兒嗎?我有些茫然。學生不討厭我的課不就蠻好么,最滿意的地方在哪兒,我實在沒好好想過。于是劉校長向我轉述了她與袁立同學的談話。袁同學大意是說,上了十幾年語文課,沒聽老師這么講過,太有收獲了。袁同學指的是我對課文的解讀。在解讀課文時,我不介紹作者,不講述背景,不分段分層概括大意,而是和學生一樣,面對一段段文字。就從那些赫然在目、但并未引起學生關注的詞句上入手揣摩,于是作者要說的是什么意思、不是什么意思、一般意義之外還有什么特殊意義、明示信息之外還有哪些隱含信息,便大體明白了。如果要進一步弄清是不是確切把握了作者的本意,就再結合一些背景知識來印證。這樣解讀并不是我的發明。葉圣陶先生曾以《孔乙己》為例。給學員們實地這么“揣摩”過,還寫了篇名為《揣摩》的小文,記錄下了揣摩經過。我有時也這么做,覺得挺好,但備課費力,因此也是偶爾為之。經劉校長轉述學生意見后,我意識到。在語文前輩們浩如煙海的著述中,葉老的《揣摩》雖是篇小文。甚至多數文選都未曾收錄,但看來最貼近學生實際閱讀過程。這一觸發太重要了。從那以后。我便把模擬學生閱讀過程作為教學研究的方向。寫過不少篇有點兒影響的論文。如果說我在閱讀教學上有什么成果。那么這個旭日初升的早晨,我是絕不會忘記的。

劉校長教學素養高,但對教師的評估,沒有個人好惡,也不單純從教師怎么講課出發。而是把學生的切身感受放在第一位。有的教師。也許從來也沒“做”過什么令大家拍案叫絕的所謂好課,但水平高,受學生歡迎,劉校長同樣給予很好的評價。四中較早就制定了學生評價教師的標準,建立了全面評價機制。其中融入了劉校長大量心血。

教師工作很辛苦。遇到不懂教學還自以為是的領導。教師們很少頂撞。大多是敬而遠之。而劉校長卻深得“師”心。大家不僅欽佩她學識淵博,更欽佩她工作扎實深入。欽佩她公平、公正。劉校長既能給教師們切實幫助。又能與教師們零距離溝通。教師們的欽敬完全是發自內心的。

前面說到的老戶,才華橫溢,眼界也高。平時他若說某領導“人不壞”“有點意思”,就是難得的肯定了。而對劉校長,他卻幾乎是全面佩服,常感嘆:“劉校長可太不簡單了?!彼麑⑿iL有什么說什么,即使劉校長不同意他的見解,他也絲毫不改對劉校長的敬重之心。endprint

另一個典型例子。是我們組的老黃。這是位學問淵博、見解深刻、性情直率的老同志。我剛到四中就聽過黃老師的課,他的課給人的印象是很有深度,但缺乏吸引力。后來,我與老黃接觸多了才知道,他根本不屑在怎么“講”上琢磨,他的理由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是《論語》里的話。意思是強調學習貴在自得,教師舉其一,學習者當推知其三,自行思索有得,否則教師就不再一一告知。老黃的理由很有見地,但也未免有失偏頗。老黃一心希望四中能辦好。但這種個性使他很長時期被邊緣化。他對校領導素來口無遮攔,甚至多少年來都沒聽他對什么人(自然包括校領導)贊許過。他偶爾甩出句不滿的話,必一針見血,直擊要害:甚至會在校門口當面喊住某領導,直呼其名責問:“你說說,就憑你,能領導四中么?”這么不留余地,著實過分,但老黃也不是不占理的。

就是這樣一位幾乎沒法領導的老同志。對劉校長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尊重。在教研組每學期一次討論學校工作的會上,老黃通常是不發言。悶頭干別的事。若發言,不是措辭尖刻的質問,就是毀滅性的炮轟。但劉校長主持工作后。老黃破天荒以支持態度發言,而且不止一次。我曾戲問老黃:“怎么啦。讓人‘如聽仙樂耳暫明哩?”老黃鄭重地說:“少胡扯。人家真抓實干,咱當然得支持?!眲⑿iL抓工作內行、務實、深入。老黃非常認可。在教研組的備課、聽課、評課等活動中,他都表現出空前的認真與積極。那時老黃已近60歲,患糖尿病,領導要減少他的工作量,他卻堅持滿工作量,但終因突發嚴重心臟病,不得不提前退休。

劉校長不僅令桀驁鋒利的老教師折服,更為青年教師所愛戴。她常在星期天請青年教師去她家,親自做飯招待,聊家常,了解他們有什么困難,設法幫助其解決。這些青年教師們說,他們特別感謝的是,劉校長能針對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參謀規劃,沒半句空話套話。青年教師大多有一番抱負,但對自己怎樣提高,怎樣最能發揮自己的潛力,往往不清楚。他們有的在學科業務上潛力巨大,有的更擅長教學管理;有的長于抽象思維,有的善于情緒感染。他們各自優勢不同。發展傾向也應有別,能自覺意識到這些,就能成長得更快。但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往往不容易有清醒的自覺意識。而劉校長的啟示正是及時雨。劉校長常談到他們身邊某某老師有怎樣怎樣的突出優點。這些老教師雖然就在身邊,但青年教師們其實并不了解,甚至還有誤解。劉校長這些針對性很強的指點。讓青年教師感到非常解渴。當時的青年們,如今都已50來歲了,說起劉校長20年前的幫助,他們仍記憶猶新,感念不已。

這些年,人們常說“以人為本”。這句話。20年前還沒怎么流行,劉校長好像也沒怎么說過。不過,劉校長是把“以人為本”的精神。融匯在她的工作之中的。學校工作以學生為本,這無疑是以人為本:但是以教師為本卻是至今還常被一些人所忽略的。劉校長則是既以學生為本,又以教師為本,實在是“以人為本”的出色踐行者。

我國的傳統文化。對“本”的問題一直很看重。孟子的“民為邦本”。說得何其好啊。劉校長熟悉我國的文化傳統,不僅懂得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而且在工作中也深知學校工作必須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氨尽惫虅t校寧,教育就良性發展,“本”不固,教育就會滑坡,就會亂。十年“文革”破壞了教育,殷鑒不遠。劉校長在“文革”中深受迫害?!拔母铩苯Y束后在八十年代來到四中。以全副精力投入工作。牢牢抓住了根本。四中在撥亂反正后蒸蒸日上,不能不說這是個重要原因。

今天,人們普遍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這是國家振興的好兆頭。但文化的傳承,若僅掛在口頭上?;蛘咭詾橛枚牍诖笮涞墓糯棸b—下就傳承了。實在不妙。文化傳承不是搞嘩眾取寵的表演。而在于傳統文化精粹的“踐行”。記得有位領導的秘書,曾幾次三番來找劉校長。要為該領導子女上四中的事說情。劉校長始終拒之門外。不見!知道此事的教師莫不叫好。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么!應當說,四中領導中有這種骨氣的,不止劉秀瑩校長一位。傳統文化精粹在四中的傳承是有基礎的。但真正踐行。也是要頂住巨大壓力的。

有一次,學生們把自己編印的刊物拿給我看??澳贻啞?,兩個楷體大字,工穩不俗。我一問才知道。是他們請劉校長題的刊名。我從不知劉校長擅書法。但這兩個字,整體上有顏真卿的厚重。運筆間又有幾分趙孟頫的秀雅,這可不是誰下功夫都能練出來的。清初大學者傅青主說過:顏字難學,就像學正人君子,很難學得像:趙字易學,但弄不好就像“與匪人游”,日趨流俗了。文如其人,字也如其人。劉校長沉穩厚重,才氣很高,她的墨跡中便透露出這種寶貴品質。于是我向劉校長求字,但劉校長說太忙,擱下了。退休后,劉校長身體一直不好,我也不敢再提此事。

想不到20年過去了,劉校長竟始終記得我這個不情之請。那是2011年,農歷辛卯年。劉校長已經病得很重了,吃不下飯,嘴唇烏青,語音微弱,我去看望她也只敢簡單說幾句話。怕說多了她太累。醫生早就說她必須“透析”,但一透析,就得頻繁地煩勞別人送她去醫院,劉校長不愿給他人帶來太多麻煩,于是就靠藥物勉強“撐”著,堅持不透析。有一天,我忽然接到劉校長的電話,她說這幾天精神還可以,總算寫了張字,給我和我愛人留作紀念。劉校長寫的是蘇軾的《前赤壁賦》,全文536個字(見圖1),筆意貫通,一氣呵成。很難想象,如此俊逸的長篇書法作品。竟出自備受沉疴折磨的八旬老人之手。對此。我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劉校長寫這幅字的時候,全身心已融入蘇東坡文中的超脫境界——薪盡火傳,形逝神存,故“物與我皆無盡也”?,F在每展讀這幅作品。便令我感動不已。這里分明凝聚著劉校長對教師的尊重,對后來者的期許,浸透著她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體驗!

劉秀瑩校長沒有離去,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編輯 許麗艷)endprint

猜你喜歡
劉校長四中教研組
科學家制造奇異物質“四中子”
往事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勤著校史,善育新人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劉校長又來了
一個充滿活力的教研組
感謝詞
送頂官帽給你戴
對教研組長的選拔與培養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