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策略

2018-02-25 07:59陳開智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繪制動手知識點

陳開智

(福建泉州師范學院附屬鵬峰中學,福建 南安)

新頒布的高中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通過實踐、模擬實驗等方式培養學生行動能力與品質,順利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實現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推動綜合素質提升。本文詳細分析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措施。

一、戶外參觀,提供地理實踐平臺

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全面領會新課標精神,樹立牢固的教育使命感,根據教學情況靈活駕馭教學內容與課堂,選擇合適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春天萬物復蘇,激發學生融入與參與自然的興趣,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時機,組織學生進行戶外鍛煉,同時布置一些簡單的戶外體驗項目,實現學習與游戲的融合。

如,婺源油菜花作為有名的旅游景觀,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參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帶著問題考察與參考:(1)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2)當地大面積種植油菜花的區位因素;(3)油菜花適合種植的區域;(4)打造最美鄉村的措施。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利用地理綜合思維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并深入分析問題并表述自己的意見。最后提出問題“婺源發展模式能否在其他地方復制”,學生積極思考分析與研究,答案多樣化。此外生活中處處有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有心人,提高教學質量。

二、動手實踐,培養地理實踐能力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更強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動手實驗、數據收集、繪制圖表、制作教具等訓練,引領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建構知識、培養思維、形成品格。

以繪制地形剖面圖為例,在動手繪制恢復各等高線不同高程,用光滑的曲線把不同的點連接起來的瞬間,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山地陡坡緩坡的變化、凸坡凹坡的形態,并能輕松感受視線的遮擋情況,實現了平面與立體的轉換,“一圖到手行天下”,站在地形圖前指點江山、運籌帷幄,原始地貌眼前呈現,緩坡溝谷盡收眼底。此時,再讓學生來解高考題如“呈現堪察加半島地形圖,確定觀看拍攝熊出沒地方的最佳位置”以及中考題“給出等高線地形圖,要求確定水庫的選址、觀看瀑布的最佳位置”等題目,答案就會迎刃而解。真正的解題能力從提升實踐力中得到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在地理實踐力中得到鍛煉。

三、傳統教具,合理運用提高能力

(一)感性知識教學時的應用

地理學科基礎知識中感性知識反映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與聯系,這部分知識要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獲得,如山脈分布、地理環境演變等內容。

1.地理知識學習時必然會聯系到地理分布,如氣候分布、海洋分布等,講解地理分布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繪制簡單的板畫,一邊繪制一遍講解,逐漸深入,避免學生拿著地圖冊盲目尋找,難以找到目標逐漸喪失興趣。如,主要山脈知識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描繪中國輪廓圖的方式讓學生記住山脈走向。同時繪制時師生可以共同進行,加深記憶。

2.地理演變直接將地理事物與現象各階段發展變化表現出來。如,“地理知識”內容講解時,地球晝夜長短變化是因為公轉引起的,地軸是傾斜的,因此公轉時不同軌道位置受到太陽照射情況不同,可以利用過程畫表示地球表面受熱情況的轉變。

(二)理性知識教學時的應用

地理理性知識需要經過整理分析形成,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1.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關于自然地理的知識,如地區氣候特征、地形特征。如,教師講解西北地區地形特征時,可以將西北地區的范圍在中國地圖上繪制出來,并將山脈、盆地等因素標出來,引導學生總結我國西北地區的地形特征。通過觀察地圖學生可以總結西北地區地形主要為高原與盆地,這樣比直接告訴學生效果更好,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地理課程學習時可以發現很多知識存在規律性,教師要將這種規律傳授給學生,節省時間。如,經度遞變知識點學習時,向東度數增加是東經,反之為西經。教材上還有很多類似的內容,如,地球自轉知識點學習時,規律為自東向西,太陽照到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則是黑夜,地球不停自轉晝夜不斷交替??梢酝ㄟ^繪制地球、箭頭等讓學生掌握自轉規律。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可以顯著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經驗借鑒與參考,促進教學水平提升,幫助學生順利通過高考這一關卡。

猜你喜歡
繪制動手知識點
我也來動手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動手吧,把水“洗”干凈!
動手畫一畫
超萌小鹿課程表
放學后
動手演示找錯因
關于G20 的知識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