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物細無聲,立德以樹人

2018-02-25 07:59楊維軍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樹人立德德育

楊維軍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山東 煙臺)

在新課改之下提出的核心素養,是我國實現學校教育價值和確立人才質量標準的基礎與核心,是在國家教育方針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學生發展必須達到的目標體系,體現了教育對以人為本的全面回歸,更具有內在性和終極性的意義。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被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唯物史觀是歷史學科諸素養中的靈魂,是諸素養得以達成的理論保證;第二,時空觀念是諸素養中學科本質的體現,是歷史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征;第三,史料實證是諸素養得以達成的途徑;第四,歷史解釋是諸素養中對歷史思維與表達能力的要求;第五,家國情懷體現了諸素養中的價值目標,旨在通過諸素養的培育,達到立德樹人的要求。

由此可見,歷史核心素養的終極目標便落在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上,而做好家國情懷的培養和傳承,充分地將其融入歷史課堂的教學實踐中,既是當代所培養人才應具備的精神風貌,也與國家大力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殊途同歸。

本文以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單元第14課《辛亥革命》為例,通過具體德育目標的實施,探索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凸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辛亥革命上承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運動,下啟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這一節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結合新課改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和立德樹人的要求,我對《辛亥革命》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重新進行了定義,并選擇了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人物”這一角度作為德育教學的途徑?,F以目標之一進行闡述:通過辛亥革命仁人志士不屈斗爭的精神,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學生“奉獻、奮斗、擔當、勇敢”等革命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不斷進取意識。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惫珰v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13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中國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即黃花崗起義。起義軍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留下72具尸體。參加黃花崗起義的72烈士平均年齡只有29歲。他們滿懷一腔熱血,在風華正茂之時為了救國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依然義無反顧地舉起了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的大旗,投身中國革命事業之中,以黃花崗72烈士之一林覺民的《與妻書》為例,與學生一起體味在國破家亡之下仁人志士的選擇與擔當。全書婉轉千余字,讀之斷腸、催人淚下,既傾訴了對妻子真摯的愛,更抒發了林覺民憂國憂民,為了中國的前途勇于奮斗、勇于犧牲的精神。

針對該節選,我做了如下安排: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熟讀該文,課堂上找朗誦較好的學生進行配樂朗誦,烘托課堂效果,提升情感價值,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課下繼續升華,讓學生來嘗試寫一份《與妻書》或《與君書》?,F將學生作品展示如下: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陳意映給林覺民的回信

吾夫意洞:

是夜,妾讀汝書,悲慟不已,亦不能自持。憶往昔,妾與汝春種翠柳,夏賞白蓮,秋拾金葉,冬折紅梅,相偎相依,誓永不相負。而今汝竟先死,獨留妾一人在世,一切過往皆不復也。

妾不能舍汝,故書此信以寄情思。

妾至愛汝!往昔,妾惟愿汝之平安。然妾亦知,今日之國,風雨飄搖,山河破碎。汝之大業,是為天下人謀永福。為成大業,必有犧牲,今汝慷慨就義,妾雖悲啼,亦為汝喜。吾夫一心報國,為民犧牲,豈不壯乎!

妾至思汝!往昔,妾惟愿與汝此生相依,永不分離。未料今天人永隔,不復相見。然妾亦知,汝之大志,在于興國安邦。汝之重任,在于天下黎民。汝非無情之人,只因吾輩處今日之中國,不可獨善其身,必將以身報國,為民謀生。妾亦樂犧牲妾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妾知汝之所掛,必奉養公姥,教導二子,定不負汝之所托。

安好,勿掛。

辛亥三月廿九夜 意映手書

短短三百余字的學生作品,讓人直覺她仿佛就是陳意映,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丈夫思念的悲痛之情,又能感到她的深明大義,“汝之大業,是為天下人謀永福。為成大業,必有犧牲,今汝慷慨就義,妾雖悲啼,亦為汝喜。吾夫一心報國,為民犧牲,豈不壯乎!”“她”對丈夫“為天下”的壯舉表示出了支持與贊成!學生的愛國之心在生動具體的歷史事件中得到升華,也達到了德育目標的效果。

德育教學目標的確立需要找尋歷史和現實的契合點,尋找能夠激發學生內動力的史料,讓課堂有血有肉,在基礎知識和能力之外,讓課堂真正為立德樹人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當下中國人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而早在一百多年前,辛亥仁人志士為了追求這樣的美好社會而前仆后繼、奮斗不息,他們為此付出的甚至是自己鮮活的生命。

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猜你喜歡
樹人立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圍繞六個“下功夫”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用關懷實現學校立德樹人的使命
又是開學季,再聊“樹人班”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