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什么勝利可言
——電影《七武士》的悲劇性

2018-02-26 08:23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8年46期
關鍵詞:山賊火槍武俠片

陳 陽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學 吉林集安 134200)

電影《七武士》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代表作品。本文將從武器、人物性格以及與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的對比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部電影。

一、刀與槍的對峙

從電影類型來看,《七武士》是一部動作片。影片沒有通過武士與山賊的打斗來表現武士的精湛劍術,而是設置了三個場景。第一個場景,勘兵衛讓勝四郎躲在門后,用木棍敲擊進門的武士。一個武士進門后迅速奪走了勝四郎的木棍,而五郎兵衛走到門口則停了下來,豁然一笑,說了句:“真是愛開玩笑啊?!钡诙€場景是久藏比武。第三個場景,久藏孤身一人殺山賊奪火槍,他從晨霧中走來,身影若隱若現,當他清晰地出現在畫面中時,只是把火槍遞出去,一個人走到別處閉目休息。對他完成這一任務的具體情況只字未提。這三處情節在表現武藝精湛的同時,更增加了武士的神秘感。

然而武士與山賊的比拼本質上并不在劍術的層面,更不在七個武士與四十個山賊的數量懸殊上,而是武士刀與火槍的對峙。在日本戰國時代,即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火槍具有相當大的破壞力和殺傷力,在戰斗中很容易取勝?;饦屩赶蚪Y果,而武士刀指向人本身。這種對峙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方式、價值觀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信仰上的選擇。影片中,武士奪走了山賊的兩支火槍,但從未使用火槍去殺山賊。而犧牲的武士無一例外死于火槍,而不是山賊的刀下。使用武士刀是武士對尊嚴的維護,對信仰的堅守,而死于火槍則是武士不可化解的悲劇。武士的這種兩難處境使整部影片具有了精神內核,從而超越了對電影的類型劃分。

反觀中國的武俠片,不是故事,更像晚會,有的只是熱鬧,而缺少對價值觀的討論與辨析。中國武俠片在處理“武功與槍”這個問題上,往往努力解決“武功如何戰勝槍”?!翱謶挚萍贾皇潜砻娆F象,科技掩蓋的是種族自卑感”。而《七武士》傳達的則是“七武士能夠戰勝山賊,但卻無法戰勝火槍”,在這樣殘酷而無奈的境遇下,“你”將如何選擇。與這部拍攝于1954年的日本電影相比,中國的武俠片問題不在于商業化,而是缺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絕望又豪邁的精神內核。

二、性格決定命運

《七武士》刻畫了三種類型的人生。一種以久藏為代表,武藝高強、沉默寡言;一種以菊千代為代表,好大喜功、個性張揚;一種是岡本勝四郎,無能、軟弱、善良。大部分人,在人生中的大部分時候,都像岡本勝四郎一樣活著,而久藏和菊千代則往往是我們終此一生想要活成的樣子,卻求而不得。

久藏頗像中國武俠小說中的世外高人,他幫助農民打山賊,又仿佛總在遠遠的地方看著蕓蕓眾生。整部電影中,久藏的臺詞只有十幾句,甚至“久藏”這個名字都是在電影后半部分才由勘兵衛一帶而過。但他與別人比劍時的自信、決定幫助農民時的果斷、殺賊奪槍歸來時的淡然、在花叢里伏擊山賊時的從容不迫都使這個人物形象個性鮮明,深刻飽滿。

久藏與菊千代表面看來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實際上是同一個根底生發出的兩種狀態,這個根就是對自己內心始終如一的誠實。他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對方,但也難以完全剝離。林田平八、片山五郎兵衛分別死于兩次戰斗,而久藏和菊千代則死于同一次戰斗。

岡本勝四郎中規中矩,有能力而無大才,善良但是顧慮多。他與久藏和菊千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他不能徹底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以他與志乃的愛情為例,喜歡不敢爭取,得到了不敢承擔。設想一下,如果是久藏遇到志乃,他不會讓“愛情”開始;如果是菊千代遇見志乃,事情發生后,他可能會說:“老子就是喜歡她!”勝四郎的軟弱是他那飄飄蕩蕩的價值觀的直接反映。

然而電影的結局告訴你,久藏和菊千代這樣的人都死了,只有像岡本勝四郎這樣的人才能活得長。在打敗山賊后,島田勘兵衛對伙伴七郎次說:“我們又還活著?!边@個“又”里有幾分慶幸,又有幾分面對命運的無力感。從七個武士的不同結局,我們看見的是黑澤明對人生最無望的逼視。

三、與《鬼子來了》的比較

《鬼子來了》是姜文執導的電影,發行于2000年,但至今未在大陸上映。如果說《七武士》留給觀眾的是武士的蒼涼背影,那么《鬼子來了》展現的則是人間生死場的荒涼。將《七武士》中的武士精神剖離出來,就是《鬼子來了》。

《七武士》是武士的悲劇,或者說是黑澤明心中拯救者的悲劇。黑澤明將同情給予武士,而非農民,同情農民的是劇中的七武士,而非導演。七武士的高尚的行為被全部消解了,而武士的犧牲就顯得極其荒誕,所以島田勘兵衛說:“這也是敗仗吧,贏的是農民?!本拖瘛渡倌關i的奇幻漂流》里,Pi看著孟加拉虎遠去時,心里想:“其實它從未把我當成朋友?!逼呶涫康谋瘎『苋菀鬃屛覀兟撓氲紧斞腹P下的啟蒙者被被啟蒙者“吃掉”的殘酷現實。

《鬼子來了》對農民的理解與《七武士》有著驚人的相似,農民膽小、懦弱、麻木、狡猾、“窩里橫”。木心說:“人害怕寂寞,害怕到了無恥的程度?!笨赐辍豆碜觼砹恕?,我想可以化用這句話,“人害怕死亡,害怕到了無恥的程度”。中國傳統文化規避悲劇、規避死亡,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樣的文化經過歷代傳承,成為了一種集體無意識植根于中華民族根底。魯迅發現了傳統文化的“吃人”本質,看到了民族劣根性,所以他強調啟蒙的重要性,但同時他也感到啟蒙道路的絕望處境?!豆碜觼砹恕防锏霓r民與魯迅筆下的農民相比,仍舊麻木、愚昧,甚至將自己的軟弱、狡猾變成了一種“生存智慧”。這種民族劣根性是造成農民悲慘境遇的根本原因。最為荒誕的是,他以為自己照顧了花屋小三郎半年,應該得到兩車的糧食作為報答,但整個村莊卻因此被屠殺,而覺醒了的馬大三以他的死亡提出了一個問題,妥協軟弱是死,反抗是死,“復仇”是死,“你”將如何選擇。

當武士在農民的歡笑中漸行漸遠,我忽然想到里爾克的那句詩:“有什么勝利可言,挺住意味一切?!弊屑毾雭?,又有什么失敗可言呢?生命是一片荒原,所作所為沒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猜你喜歡
山賊火槍武俠片
千萬別當火槍兵
前裝槍時期的打火槍槍機(下)
民間傳說兩則
道義與中和
城郭烽煙又起武俠死灰復燃?《繡春刀2》能不能給武俠電影帶來出路?
境生象外:“意境”觀下的《刺客聶隱娘》
雨水
雨水
原始部落火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①——岜沙苗族人類學田野調查
一個叫呆瓜的山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